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高机动无人机具有过载大、机动多变的特性,其过载可以远超出现代有人战斗机的最大过载水平,应根据无人机的用途及需求选取可靠的疲劳分析方法。为满足无人机高可靠度下的使用寿命,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本文对无人机与有人战斗机在结构、使用方式、可靠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从无人机机体材料、受载情况及载荷特点出发,利用高机动无人机不同安全系数下的结构疲劳试验寿命研究结果,总结出高机动无人机结构裂纹扩展寿命的特点和结构破坏模式,给出了满足高机动无人机使用条件下的结构寿命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缩比为28%、遥控X-36飞机的技术验证方法,特别是对达到验证目的减少费用的那些决策。介绍了由此而引起的飞机、地面站和试验的方案。评审了X-36的试验计划,重点集中在允许快速的系统验证和包线扩展的试验技术上。最后讨论了试验计划的结果及其对研究机未来的影响。评审了遥控飞机优缺点。讨论了所选择的设计、研制和验证的工具。评价了试飞中使用的新技术及仍然使用的老经验。 相似文献
4.
飞机的飞行性能与重心(CG)位置密切相关,尤其是后掠式无尾飞机的重心位置对其飞行性能影响更甚,如果重心位置发生变化,升力分布随之改变,进而影响飞机航时。针对这个问题,从气动布局和设计方法两方面,设计了一种航时对重心位置不敏感的无尾无人机(UAV)。气动布局上,提出了利用螺旋桨动力配平纵向力矩的鸥翼(GW)布局,以减小重心位置变化对升阻特性的影响;设计方法上,采用稳健性优化设计(RDO)理论,分析重心位置不确定时的航时低敏感度问题。以一架小型电动无人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无尾无人机稳健性优化设计环境,包括总体设计、代理模型构造以及稳健性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螺旋桨动力配平的鸥翼布局使重心可用范围增加了5%;静安定裕度在5%~15%变化时,该布局可以有效提高航时稳健性。采用稳健性优化得到的无人机几何参数,大幅度降低了重心位置对航时的影响,显著提升了满足约束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6.
操纵面作动对无尾布局无人机纵向气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风洞测力实验,研究了不同操纵面作动对某无尾布局无人机纵向气动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升降副翼以及襟副翼正向偏转都会使全机升力系数、阻力系数以及低头力矩增加。升降副翼作动引起的增量要高于襟副翼,并且舵偏角度越大增量越大。全动翼尖作动对全机纵向气动特性基本没有影响。在线性段,鸭翼作动对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影响不大;线性段之外,鸭翼作动使得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减小。迎角α〈16°以及α〉38°时,鸭翼正向作动使得低头力矩减小,负向作动使得低头力矩增加。操纵面作动对低头力矩的控制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升降副翼、襟副翼、鸭翼和全动翼尖。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操纵面的控制效率与舵容量系数具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高机动导弹气动/运动/控制耦合的风洞虚拟飞行试验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决先进飞行器大迎角高机动飞行时的气动/运动非线性耦合问题,需要发展基于非线性理论的风洞试验技术,即风洞虚拟飞行试验技术。该试验能够实现较为逼真的模拟飞行器机动运动过程,气动和运动参数的实时同步测量,以及飞行控制律的集成验证与优化,从而达到探索气动/运动耦合特性和机理的目的。本文介绍了风洞虚拟飞行试验的模拟方法、关键技术及其解决措施,并针对典型导弹模型开展了虚拟飞行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目前已经初步具备适用于导弹模型跨声速气动/运动/飞行控制一体化研究的风洞虚拟飞行试验能力。 相似文献
8.
环量控制通过驱动压缩空气射流产生虚拟舵面实现无舵面飞行控制,显著提高低可探测性。基于无尾飞翼布局无人机,提出基于激励器终端压力反馈的闭环控制策略,自主开发机载多通道闭环控制射流作动系统,并与飞行控制系统进行融合,实现基于主动射流的姿态闭环控制,通过60 m/s巡航速度下飞行试验,定量研究了环量控制用于俯仰和滚转姿态控制能力。结果表明:环量激励器通道组合产生双向连续、稳定的俯仰和滚转控制力矩;射流作动系统响应延迟小于0.02 s,射流作动无人机姿态角速度响应时间小于0.02 s;俯仰环量激励器压比-1.025与升降舵-2.5°舵偏角产生的俯仰力矩相当,滚转环量激励器压比1.050与副翼2.0°舵偏角产生的滚转力矩相当,并分别实现纵向和横向无舵面姿态控制。 相似文献
9.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2,(3):I0002-I0002
2012年7月,ARJ21-700飞机103架机在上海进行了高温高湿相关试验试飞。此次试验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地面快速冷却、稳态冷却的地面试验阶段和对高温天气空调系统和液压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验证的飞行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