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美国宇航局已把火星上曾存在河湖三角洲的一座名为杰泽罗(Jezero)环形山选定为火星2020漫游车任务的着陆地点。"火星2020"定于2020年7月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将在次年2月落到直径45公里的这座环形山内。该探测器将把所采集的样品储放起来,供后续任务提取并发射到火星轨道,然后收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是中国航天活动的"大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天问一号任务的目标是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并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进行精细巡视勘查。天问一号是我国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过程复杂,却又精彩纷呈。可是,在不同的阶段到底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正3月12日,欧空局局长沃纳宣布,虽然质子号火箭、着陆平台和漫游车本身都可如期发射,但由于缺少时间来对有问题的火星进入、下降和着陆所需的两部降落伞和关键电子设备进行测试和鉴定,欧俄合作"外空火星"计划下的"罗莎琳德·富兰克林"漫游车任务将不会在今年发射。去年5月和8月,作为这项  相似文献   

4.
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任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北京时间2020年7月20日,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任务—"阿联酋火星任务"(EMM)起航,名为希望号(Hope)的火星探测器搭乘日本H-2A火箭发射升空。探测器计划于2021年2月,即阿联酋成立50周年抵达火星,将研究火星天气的每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沙尘暴等低层大气中的天气事件,以及火星不同区域的天气变化。如果探测器成功抵达火星,阿联酋将成为首个访问火星的西亚国家。  相似文献   

5.
正"火星2020"(Mars2020)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项火星巡视探测任务,于北京时间2020年7月30日19:50由宇宙神-5-541(Atlas-5-541)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该任务的科学探测目的为探寻火星过去的宜居条件,探索火星表面远古的生命痕迹,并采集火星岩石和土壤样品,将其存储在容器中,供未来的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带回地球。"火星2020"探测器携带毅力号(Perseverance)火星车,将于2021年2月18日着陆火星表面,工作时间为至少1个火星年(687个地球日)。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前后,是全球火星探测任务相对密集的一个时期。美国、欧洲、俄罗斯、中国都将独自或联合发射火星探测器。考虑到平均每两年才有一次从地球奔向火星的时间窗口,2020年前只有2018年5月适合发射火星探测器,之后便是2020年7月。因此,在这两个窗口内集中了6次发射、10个探测器,堪称人类有史以来探索火星最为密集的时期。"洞察""洞察"是一台火星着陆探测器,它原本打算在2016年发射,但是由于法国宇航局负责研制的主要载荷——地震分析仪在2015年总装时发生了漏气事故,只能推迟到下一个时间窗口,也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5月,时隔26个月之后火星探测窗口再度开启,延期2年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洞察"(InSi ght)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将实施首次"火星体检",对火星内部进行深入研究,包括火星地壳、地幔和地核。"洞察"是第一个从美国西海岸发射的深空探测器,此次发射还首次携带了立方体卫星——"火星立方一"(Mar CO)开展深空任务,任务对西海岸发射能力以及立方体卫星深空探测能力进行验证,将为未来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4日,美航宇局称其“火星科学实验室”的发射时间将推迟到2011年秋,比原定的2009年10月晚了两年。这项探测任务将把一辆下一代漫游车送上火星。车上载有一些前所未有的研究工具,用于研究火星的早期环境史。无法按原计划发射是因为探测器在测试和硬件方面遇到难题。  相似文献   

9.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是中国通过一次发射,实现对火星"绕、落、巡"的探测任务.火星探测任务的进入、下降及着陆段(Entry,Descent and Landing,EDL)是整个任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基于该过程中继通信任务特点,介绍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为适应EDL段通信任务时序复杂、高自主性、黑障现象以及...  相似文献   

10.
1 任务基本情况 "阿联酋火星任务"(EMM)是阿联酋的首个火星探测任务,任务探测器名为希望号.任务的科学目标是研究火星大气和气候,提供对火星大气的全面了解. 希望号探测器发射质量约为1350kg,宽度约2.37m,高约2.9m.探测器的有效载荷包括用于获得高分辨率彩色图像的"阿联酋探索成像仪"(EXI),用于监测大气...  相似文献   

11.
1 项目背景 "火星生物学"是ESA寻找现在或过去生命痕迹的火星探测项目,也是"曙光"(Aurora)计划的旗舰级项目.它不仅将探测火星环境,还将验证ESA未来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所需的新型技术.该项目共包括两次火星探测任务,都将通过与俄罗斯的合作实施,其中"火星生物学-2016"包括1个轨道器和1个"进入、下降和着陆演示模块"(EDM);2018年发射的任务简称为"火星生物学-2018",包括1辆火星车和1个火星表面平台.  相似文献   

12.
正1引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包括进入舱和祝融号火星车)组成,通过一次任务实现了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1]。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2021年2月10日进入火星环绕轨道,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区,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3.
美国"双胞胎"寿命长 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是一对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各自长1.6米、宽2.3米、高1.5米,重174千克,大小与高尔夫球场的小车相似,于2003年6月10日和7月8日分别发射.它们主要完成的探测任务是判断火星上是否有过生物,明确火星气候特征,掌握火星地质特征;为人类探索打下基石.经过约半年的飞行,勇气号和机遇号分别在2004年的1月3日和24日经历了惊心动魄的6分钟降落过程之后在火星表面安全着陆.它们着陆方式采用与1997年在火星上着陆的"火星探路者"一样的弹跳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宇航局将为日本的火星取样任务出资研制一台中子与伽马射线谱仪,助力相关部门确定探测器采样位置。日本的"火星卫星探测任务"(MMX)探测器定于2024年发射,将首次把火卫一样品送回地球。MMX是日本继"隼鸟"和"隼鸟"2小行星取样回送任务后又一项大胆的任务,配备强力推进模块、着陆支腿和样品容器的探测器将首先进入绕火星  相似文献   

15.
韩淋 《空间科学学报》2018,38(4):431-431
正ESA网站2018年4月26日报道,ESA和NASA签署意向声明,将合作研究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概念。计划于2019年召开的ESA部长级理事会将基于任务研究结果确定是否继续任务开发。双方计划通过至少三项从地球发射的任务以及首次开展火星发射实现火星采样返回。第一项任务是NASA拟于2020年发射的Mars 2020漫游器。Mars 2020将采集火星表面样本,分别放入31个钢笔  相似文献   

16.
太空新航线     
<正>美欧签订火星探测协议NASA和欧空局局长最近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开展火星探测的"意向书",为双方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始共同规划相关任务开了绿灯。双方2016年将发射一个由欧洲牵头的轨道器,2018年将发射分别由欧美双方提供的火星表面漫游车,两次  相似文献   

17.
正4月24日,由阿联酋出资研制的名为"酋长国火星任务"(又称"希望号")探测器运抵日本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场,将开始开展最终的测试、加注和其它准备工作。该探测器将在7月14日开始的一个三周的窗口期内由日本H-2A火箭发射。"希望号"探测器由阿联酋迪拜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和美国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是火星探测任务发射大年,多项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包括阿联酋的希望号(Hope)、中国的天问一号(Tianwen-1)和美国的"火星2020"(Mars 2020)。一直以来,火星探测都是空间探测的热点之一。自苏联1960年发射人类首个火星探测器、揭开火星探测的序幕开始,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和印度等航天国家/地区陆续开展了火星探测活动,取得了大量的探测成果和重大发现。近年来,韩国、阿联酋等国家也开始涉足空间探测领域,提出月球和火星探测计划。  相似文献   

19.
“火星漫游者”将给人类带来哪些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点 《国际太空》2003,(8):8-11
□□1997年7月4日,美国“火星探路者”在火星着陆,实现了对火星较大范围的移动考察,代表了火星探测的重要阶段。时过6年,与“火星探路者”类似的火星探测方式于今年实施。美国于2003年6~7月分别发射了2个“火星漫游者”(以下简称“漫游者”)探测器。这两个“漫游者”也是自动探测车,但性能远高于昔日的“火星探路者”。其中漫游者-A于2003年6月10日发射,定于2004年1月4日到达火星,目前选择的着陆点是Gusev陨石坑,它位于火星赤道南15°;漫游者-B于2003年7月8日发射,定于2004年2月8日到达火星,着陆点是位于火星赤道以南2°的Meridiani 平原…  相似文献   

20.
正在"洞察号"发射成功之际,有人可能会问:美国近期还有什么火星探测计划?恰好,就在不久前,美国宇航局宣布: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火星车——"火星2020"的建造取得重大进展,将会顺利赶上2020年7月的发射窗口。由于火星与地球在太阳系的相对关系,二者拥有一个780天的会合周期,也就意味着从地球探测火星的窗口每26个月才出现一次,如果错过就要额外等待两年多。按照以往的惯例,在发射前美国宇航局估计又将举办小学生作文大赛,为这部火星车征名,不知道会是哪位小朋友得到这个殊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