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外动态"一网"组网发射恢复,"联盟"火箭送36颗卫星上天2020年12月18日,联盟-2.1b火箭发射了一网公司(OneWeb)的36颗组网卫星。这是"一网"低轨宽带互联网星座的第三次全面组网发射,也是"一网"发射任务首次在俄罗斯东方航天发射场进行。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接入服务需求急剧增加。众多低轨小卫星星座的兴起引发业界广泛关注。其中",一网"(OneWeb)星座计划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该计划旨在利用大规模低轨卫星提供全球宽带通信服务,其在卫星设计、业务布局、服务理念、批量研制等途径上具有很多与传统卫星通信企业迥异的特质。2019年,一网公司(ONEWEB)提出的"一网"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2019年2月发射的首批6颗卫星的发射升空,一网公司已经稳步开启了超大规模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部署的序幕。2020年2月7日,一网公司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34颗组网卫星,加上之前的6颗,在轨卫星数量达到了40颗。  相似文献   

3.
<正>2月27日,阿里安航天公司使用联盟STB/"弗雷盖特"MT型运载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的圭亚那航天中心发射了一网公司的首批6颗原型卫星。一网公司计划建设由数百颗卫星组网的低时延低轨宽带互联网星座,让地球上所有人在任何地方都能无缝上网,将在2020年启动用户  相似文献   

4.
正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星链"(Starlink)计划组网发射启动以来,已成功发射"星链"卫星千余颗。本文通过分析Space X公司在低轨通信卫星星座领域申请的专利文献,对"星链"星座构型技术方案和星箭分离核心技术理念进行解析,形成低轨通信卫星星座的相关技术启示;同时阐述宏观专利技术分析和深度专利技术分析的方法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全球星"(Globalstar)低轨道卫星移动电话星座,于1999年11月22日成功地进行了最后一次组网发射,使在轨工作卫星的总数达到48颗.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太空飞行工业公司下属黑色天空公司遥感星座项目的首颗实用型卫星现已建造完成,将在今年晩些时候发射。这颗名为"全球"1的卫星重55千克,是太空飞行公司计划在一年内发射的4颗卫星之一。这些卫星以2016年9月发射的"探路者"试验卫星为基础,图像分辨率  相似文献   

7.
正3月9日19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三号系统的倒数第二颗组网卫星,也是第二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卫星,昵称"吉星")。今年内再发射一颗"吉星"后,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将全面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投入应用以来,已广泛应用于诸多重要领域。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抗疫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一线提供了时空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6月15日,一网公司宣布,欧洲的空中客车防务与航天公司中标,将承担一网星座900颗小卫星(其中工作卫星648颗)的制造合同。但其中多数卫星都将在美国制造。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真正进入工程建设的、规模最大的星座。无论航天界还是通信界都对此非常关注。美国产业界所关心的问题有这样一些:为什么一定要在美国建厂?卫星单价会是多少?一网公司选好发射服务商了吗?卫星退役后要不要降低  相似文献   

9.
正为降低"星链"卫星的亮度,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希望在"星链"宽带大星座下次组网发射时试验一项新办法。届时将发射的实验性"罩星"(VisorSat),加上卫星升轨时将采用新的指向办法,应该能消除天文学家对"星链"星座会干扰其观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天空盒子公司于2013和2014年分别发射两颗微型对地观测实验卫星"天空卫星"(SkySat-1、2),实验成功后,2016年发射5颗实用卫星(SkySat-3~7),计划在2017年9月发射6颗卫星,最后在2018和2019年发射13颗,总共24颗卫星,组成星座。该星座具有"两高两新一轻一低"六大特点:高空间分辨率,全色分辨率0.8~0.9米,多谱2米;高时间分辨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东部时间1月11日10时31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2型火箭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铱通信公司的第8批10颗下一代铱低轨移动通信卫星,完成了"下一代铱"星座的组网发射工作。火箭点火起飞约72分钟后卫星全部部署入轨。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猎鹰9火箭采用了曾在去年9月参加"电信星"18V发射的旧第一级,编号1049.2。这是"铱"公司第4次用旧箭进行"下一代铱"组网发射。火箭第一级在海上平台上再次被成功回收。  相似文献   

12.
赵爽 《国际太空》2014,(9):16-19
1发射延迟打乱"伽利略"部署计划"伽利略"系统是欧洲独立发展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用于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服务。"伽利略"系统计划由30颗卫星组成,其中27颗工作星,3颗备份星。这些卫星分布在3个中地球轨道(MEO)上,每个轨道上部署9颗工作星和1颗备份星。目前,欧洲已经发射了2颗试验卫星和4颗在轨组网验证卫星。其中,4颗在轨验证卫星也是未来"伽利略"星座的组网卫星的前4颗。  相似文献   

13.
徐菁 《国际太空》2015,(2):50-55
<正>2014年,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和"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均有新的卫星发射。中国正在加紧研制"北斗"卫星,将于2015年进行全球系统卫星的首次发射。欧洲"伽利略"(Galileo)系统建设遭遇重大挫折,或将无法按期完成星座组网。1 GPS系统现代化进程受阻截至2014年年底,美国GPS星座有32颗卫星在轨,其中工作星31颗,分别是GPS-2A卫星4颗、GPS-2R卫星12颗、GPS-2RM卫星7颗、GPS-2F卫星8颗。  相似文献   

14.
正新闻:2019年12月16日15时22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五十二、五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至此,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解读:北斗三号卫星星座是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系统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3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组成。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2月15日印度运载火箭PSVL-C37,一箭104颗卫星发射成功,创一箭多星世界记录,其中有88颗"羊群"立方体星。"羊群"立方体星由美国私营公司"行星实验室"(以下简称"行星公司")研制,从2014年到目前3年时间共成功发射"羊群"立方体星227颗,计划今年夏季再发射48颗,总共达到275颗,成为全球第一个超大型星座。若一切顺利,该星座具有对全球任何地区仅需几分钟重访时间,而且是高分辨率观测。整个星座费用仅需2亿~3亿美元,相当一颗普通中等卫星费用。"羊群"星座基本上实现人类多年对地  相似文献   

16.
星座的发射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卫星的组网发射规划就是确定从地面把多颗卫星发射到所需求的轨道平面的适当时间问题.在保证组网卫星之间相位要求和发射单颗卫星限制条件的情况下,给出了一个轨道高度为800km、轨道倾角为45°的12颗星Wallker星座的发射窗口.其研究思路可为确定卫星群发射窗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6月13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使用旗下猎鹰9火箭执行第九次"星链"发射。不同以往的是,此次发射整流罩内除星链组网星外,还有3颗美国行星实验室公司的天星遥感卫星"搭车"发射。因为火箭整流罩内空间限制,加之天星遥感卫星单星重120千克,运力触限的火箭只得将载荷中的星链组网星从以往60颗缩减为58颗。"行星实验室"称此次搭车合同签订后仅6个月就执行了发射。  相似文献   

18.
正"一网"(OneWeb)星座是一网公司(ONEWEB)于2012年提出的低轨宽带卫星星座项目,旨在利用大规模小卫星,实现全球范围无缝宽带服务。One Web星座项目于2019年启动部署,目前已发射288颗卫星。2020年,由于资金链断裂,一网公司曾经历了破产重组,后终被英国政府及印度财团联合竞购,并获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入股,项目得以延续,卫星部署工作也重新进入高频次节奏。  相似文献   

19.
9月19日凌晨,我国第14、15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改1型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升空,并被准确送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2万多千米的中圆转移轨道。这是我国第2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表示,"一箭双星"对于加快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进程、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意义重大。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也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建设顺利进入收官阶段。2007年4月14日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此后,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阶段的5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GEO)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和2颗中圆轨道(MEO)卫星的发射。  相似文献   

20.
<正>10月31日,轨道·ATK公司的人牛怪C-XL-3210型运载火箭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行星公司的"天星"8~13商业遥感卫星,并搭载了该公司4颗"星群"遥感立方星。"人牛怪C"火箭在原来的"金牛座"火箭基础上,换用了"人牛怪"系列的宇航电子设备。"天星"原本是谷歌旗下特拉贝拉公司(曾称天盒成像公司)的一个遥感星座项目,拟由24颗卫星组网,今年4月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