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岁末年初,火箭实验室公司的"电子"低成本小火箭在历经坎坷之后,终于在第二次飞行试验中获得成功。与此同时,我国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实施首次纯商业发射,开启商业发射市场博奕之旅;日本艾普斯隆火箭、欧洲织女火箭也都在尝试优化火箭性能并力争商业发射订单……这让大家不禁感觉商业小火箭的春天似乎来临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健全的行业不仅仅能够得到发展或获得创新,同时还能发现市场发展的机会并巧妙利用。在小卫星蓬勃发展的同时,国际上掀起一股商业小型运载火箭的热潮。日前,国外多家小型卫星发射公司就很好地证明了这点。商业航天发射小卫星的需求牵引着小型运载的研制和生产,"快速、机动、灵活、廉价"正成为商业小型运载火箭新的发展趋势,诸如萤火虫空间系统公司(FSS)、英国维珍银河公司(Virgin Galactic)、美国火箭实验室公司(Rocket Lab)等私人航天公司,正是凭借其低成本、快速响应的商业运作模式获得了小卫星发射市场的青睐。  相似文献   

3.
正总部设在洛杉矶的火箭实验室公司建在新西兰一个偏远半岛上的1号发射设施已经竣工。该发射场号称全球首座供轨道航天飞行用的私营发射设施,拟用于发射火箭实验室公司的"电子"小型运载火箭。公司首席执行官说,该设施获准每72小时就发射一次,但公司预计将每月实施大概4次~5次发射。公司的主要目标是要实现更经济和更频繁的航天发射,尤其  相似文献   

4.
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黑马-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4月,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成功实现其猎鹰-9(Falcon-9)火箭一级的海上平台回收试验,验证了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关键技术,在探索大幅降低航天发射成本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013年以来,该公司以0.56亿~0.62亿美元的低地球轨道(LEO)载荷单次发射价格进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远低于传统发射服务商1亿~2亿美元的价格,打破了原有由欧洲阿里安空间公司(Arianespace)、俄罗斯国际发射服务公司(ILS)形成的垄断局面,成为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一匹强劲黑马。据该公司CEO伊隆·马斯克预测,猎鹰-9实现火箭一级的海上平台回收并重复使用后,其发射成本将成数量级下降,有望彻底颠覆商业发射市场传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航天商业发射市场是宇航活动中一个潜力和盈利很大的领域。现在凡是一次性使用的火箭、在弹道导弹基础上研制的运载火箭和载人运输系统,都能够用来发射各种用途的有效载荷,进入商业服务市场。80年代以前,世界商业发射市场均由美国所垄断。从1982年起,欧洲阿里安...  相似文献   

6.
美国小型火箭商业市场发展缓慢□□在美国,期待中的小型运载火箭的商业市场尚未真正形成,因而美国政府仍是美国小型运载火箭发射业的最大用户。轨道科学公司经营“飞马座”、“金牛座”火箭和一种部分由剩余导弹硬件制成的小型火箭。该公司同航宇局(NASA)和国防部签订了延续多年的多次发射合同,从而成为美国小型火箭发射业中的佼佼者。轨道科学公司的竞争对手洛马公司却仍在为寻找用户而奋斗。洛马公司经营的雅典娜-1、2两种火箭只签订了2个发射合同。在1999年4月27日的发射中,雅典娜-2火箭发生故障,未能把世界上第…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在美国宇航局的扶持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快速成长,其年度火箭发射次数已经超过美国传统老牌航天企业的火箭发射次数之和。考虑到SpaceX公司只是一家成立仅仅十几年的私营企业,这一数据无论如何都是令人震惊的。那么,这一切是怎样发生又为什么会发生呢?2017年,世界各国共完成91次运载火箭发射,美国完成29次发射,其中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9火箭完成18次。2017年6月5日,SpaceX公司发射猎鹰9火箭,执行“CRS-11”任务,将龙货运飞船送入太空,这次发射的猎鹰9火箭和“龙”飞船都是回收利用的火箭和飞船,成为航天发射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相似文献   

8.
美国     
正心宿二火箭发射货运飞船2017年11月12日,轨道·ATK公司的心宿二230型运载火箭在位于美国宇航局沃洛普斯飞行设施的中大西洋地区航天港发射了一艘天鹅座货运飞船。这是该局"商业补给服务"(CRS)计划下的一次国际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是轨道·ATK在CRS计划下开展的第8次货运补给任务。心宿二火箭2014  相似文献   

9.
金兑 《太空探索》2001,(7):22-25
1986年,在世界航天发射流年不利的情况下,为了适应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需求和推进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中国把研制大推力捆绑式火箭提上日程。1988年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美同休斯公司草签了用长征二号E火箭发射美国制造的澳大利亚通信卫星的发射合同,同年12月这种新型运载火箭进入研制阶段。 长征二号E火箭的最大特点是首次采用先进的捆绑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长征火箭的运载能力,并  相似文献   

10.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的德尔他运载火箭现在已有了第一批商业订货单。这些订单中,有传统的德尔他运载火箭,也有1986年底决定生产的德尔他-2型火箭。根据该公司7月15曰、30日和8月11日宣布的情况看,固定订货或者选择订货的德尔他-2型火箭有21枚,其中20枚是由美国空军订购,用以发射其实用型导航卫星—Navstar;1枚为休斯公司订购,用以发射英国广播卫星公司的UK-DBS-2卫星,这是一颗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2月6日-2019年6月25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猎鹰重型"(Falcon Heavy)火箭先后实现了3次成功飞行,为商业用户和美国空军运送卫星载荷,可靠性不断提升,回收和重复使用技术也得到进一步验证。"猎鹰重型"火箭的连续成功发射,对世界商业航天发射市场格局、重复使用技术乃至运载火箭发展路线,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17年5月25日,美国火箭实验室公司(Rocket Lab)自主研制的"电子"(Electron)专用小卫星运载火箭进行了首次发射试验,火箭未能进入预定轨道,但本次试飞成功验证了多项火箭性能指标,标志着该火箭向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航天发射次数创20年来新高2014年全球航天发射总次数创下了近20年来的新高,达到92次。俄罗斯2014年的发射次数仍是首屈一指,全年在由其经营的拜科努尔、普列谢茨克和亚斯内发射场进行了32次发射。此外,俄制"联盟"火箭还在法属圭亚那开展了4次由阿里安航天公司经营的发射任务。美国进行了23次发射,其中14次采用的是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出产的宇宙神和德尔它火箭。太空探索公司进行了6次"猎鹰"9火箭发射,而轨道科学公司的"心宿二"火箭则发射了3次,其中包括10月28日的发射失败。中国长征和快舟系列运载火箭2014年  相似文献   

14.
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ELV),减少了地面保障方面的要求,达到低成本利用空间的目的。美国轨道科学公司(OSC)正利用可空中发射的、用固体燃料的飞马座(Pegasus)火箭技术,为政府和商业用户提供一种高性能的一次性运载火箭,现场工作人员只需20人左右。根据合同规定,OSC公司将在1993年年中用“和平保卫者”战略导弹第一级飞行它的金牛座(TAURUS)火箭;并于1995年3月用锡奥科(Thiokol)公司的Castor-120的第一级发射一个优选的飞行器。金牛座火箭使OSC公司、Thio-kol公司和飞马座火箭公司成为合资经营的伙伴,也为海格拉斯航宇公司(Hercu-les)提供了开拓小型有效载荷发射市场的新机遇。地面发射的金牛座运载火箭的上面级是去掉了机翼和尾翼的飞马座火箭的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  相似文献   

15.
空间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上,1990年发射了24颗大型商业卫星,1991年有18颗,1993年将有18次发射,1994年13次,1995年仅5次,估计1996~1998年有18~25颗卫星要发射,1999~2002年在20~26颗之间。1992~1995年有22颗卫星尚未确定选用哪种运载火箭。但是,不要把商业市场和提供商业发射火箭公司的总市场混淆,因为后者还有国家和国防部的用户。如果把美国军用卫星和苏联卫星考虑在内,商业市场仅占总市场的  相似文献   

16.
预测国际公司在其最近完成的《一次性运载火箭市场》预测报告中说,今后10年,全球运载火箭供应商共将生产636枚一次性运载火箭,价值480亿美元。所生产的火箭将既包括欧洲的“维加”等小型火箭,也包括美国的“渐进一次性运载器”等重型火箭。报告称,政府仍是运载工业的最主要用户,占2007年全球总发射次数的66%。这一趋势今后10年不会改变。商业发射收入自2005年起一直在稳步增长,其中欧洲在全球市场上所占份额最大。美国2007年商业发射收入估计为1.5亿美元,而欧洲约为8.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阿影 《国际太空》2003,(6):24-25
□□2002年全球共发射了64个运载器(不包括没有携带有效载荷的韩国亚轨道火箭发射任务),将80多个航天器送入了太空。 在这64个运载器中,24枚运载火箭用来发射商业卫星,商业发射数量占全年发射总数量的37.5%。虽然2002年的航天发射任务数量不如前几年,但却比2001年有所好转。199  相似文献   

18.
全球商业航天发展新趋势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国际商业航天产业迅速发展,关键技术不断突破,诞生多项里程碑式节点,火箭复用次数屡创新高,多个大型星座快速启动,空基发射液体运载火箭实现突破,太空亚轨道旅游迈入实际载人飞行阶段,推动全球航天事业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商业航天领域已日益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重要前沿阵地。2021年5月,猎鹰-9 (Falcon-9)火箭首次实现"一箭十发",迈过火箭重复利用常态化的关键一步,给全球航天发射市场带来巨大冲击。而"星链"(Starlink)卫星的密集发射,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千颗以上规模卫星的快速部署。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运载火箭以其型号齐全、安全性能高和发射价格低廉而闻名于世。但俄罗斯的火箭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要想在国际航天发射市场上占据应有的份额也极不容易。现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运载火箭都实施有偿的商业发射 ,而在过去 ,只有前苏联的运载火箭进行“免费”发射。它们在通用机械制造部的企业中制造 ,并根据这些部门的规划来发射自己的航天器。在这种情况下 ,甚至缺少部门之间的相互结算 ,也就无法将其称为“商业”发射。为其它部门 (如国防部 )发射的航天器 ,需要部门之间的相互结算 ,因此可将其称为“商业”发射。到目前为止 ,前苏联…  相似文献   

20.
<正> 1990年7月16日北京夏令时9时40分,我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助推火箭和一、二级火箭正常飞行,将模拟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 这枚火箭是由我国新建的大型航天发射设施发射升空的,同时还为巴基斯坦搭载发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