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贝皮-科伦布"(BepiColombo)水星探测器(以下简称"贝皮-科伦布")是欧洲和日本的合作项目,是继美国信使号之后的第2个水星探测器。该项目包括2个探测器,一个是由欧洲航天局(ESA)研制的"水星行星轨道器"(MPO),用于对水星进行测绘;另一个是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研制的"水星磁层轨道器"(MMO),用于研究水星的磁层。ESA认为,它将是迄今为止欧洲最复杂的科学任务之一,将对水星展开最全面细致的探测,以揭示这颗行星的构成以及太阳对它的影响等。该探测器准备在2015年发射,总耗资约6.65亿欧元。"贝皮-科伦布"的主要研究任务包括:水星的起源与演变;水星的形成、内部构成、结构、地质形态与成份,以及水星表面的坑;水星大气层的构成与动力学;水星磁场的形成与演变,包括结构与动力学的演变;水星两极沉积物的构成与起源;验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相似文献   

2.
欧日合作研制的水星探测器“贝皮-科伦布”(Bepi-Colombo)计划于2015年用阿里安-5火箭发射(该任务的发射时间多次推迟,这也是国际合作项目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该探测器计划飞行6年后飞抵水星,执行为期1年的探测任务。这也是继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水手-10(Mariner-10)探测器和“信使”(MESSENGER)水星探测器之后的又一项水星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3.
王存恩 《国际太空》2014,(10):76-81
欧日合作研制的水星探测器"贝皮-科伦布"(Bepi-Colombo)计划于2015年用阿里安-5火箭发射(该任务的发射时间多次推迟,这也是国际合作项目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该探测器计划飞行6年后飞抵水星,执行为期1年的探测任务。这也是继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水手-10(Mariner-10)探测器和"信使"(MESSENGER)水星探测器之后的又一项水星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贝皮-科伦坡"(BepiColombo)是欧洲与日本合作开展的大型科学探测任务,目标是将欧洲航天局(ESA)研制的"水星行星轨道器"(MPO)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研制的"水星磁气圈轨道器"(MMO)投入水星周围的互补轨道上,分别对水星进行科学探测。该航天器以意大利科学家朱塞佩·科伦坡命名,他解释了水星的自旋轨道共振现象,并计算出了飞抵水星的途径和方式。ESA早在20世纪末就确立了水星探测计划。2008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加入ESA的水星探测计划。"贝皮-科伦坡"最初计划于2013年发射,后由于离子发动机等关键部件研制出现困难和更换火箭等问题,发射被  相似文献   

5.
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于4月13日格林威治时间13:38安全返回地面,结束其第11次飞行。这次飞行持续了6天23小时40分。由于天气不好,航天飞机再入机动之前10分钾,指令长克里平接到降落在  相似文献   

6.
7.
旋旋 《飞碟探索》2010,(11):1-2
<正>于2003年从火星上拍摄的一张地球照片显示:地球就像一个蓝色的球,悬挂在一片漆黑的永恒虚空中,比它小得多的月亮依伴在侧。一些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力的地球科学家称,如果这张照片拍摄在6亿年前,那么我们看到的景象可能会大不相同。那时的地球应该是一幅黑白图像,没有我们今天熟悉的蓝色海洋和绿色大地,只有一片白茫茫的冰雪覆盖在黑黝黝的土地上,地球看起来只是悬浮在太空中的一颗毫无生命气息的白色"雪球"。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正弦指数函数的小推力借力飞行转移轨道初始设计方法。建立极坐标形式的正弦指数函数表达式,用于模拟小推力转移轨道,并用绕圈参数和飞行路径角对转移轨道的参数进行表征;在约束条件下对转移轨道参数进行离散化处理,求解转移轨道与目标星投射轨道在参考面内的交点,计算到达目标轨道时刻的极角,进而得出小推力转移轨道的初始设计参数;设计了地球—木星的火星借力小推力转移轨道,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小推力转移轨道初始设计中的快速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两颗卫星追航天飞机 “哥伦比亚”号1996年11月19日升空当晚,宇航员们成功释放了3.5吨、用于天文研究的紫外线望远镜,22日又释放了用于半导体薄膜生长试验的碟型卫星(见图)。 近3天来,“哥伦比亚”号领头、碟型卫星居中、紫外线望远镜断后,三个相距很近的航天器同时在离地面352公里的轨道围绕地球运行,形成了两颗卫星追随航天飞机的奇观,这在美国航天飞机飞行史上还是首次。 因担心两颗卫星有可能在太空相撞,只好比原计划提前3小时回收  相似文献   

10.
再造一个「地球」张友新不管你属何种人种,也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你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这个庞大而复杂的地球生物圈之中,它是养育人类的“天堂”,也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人类能否用人工的方法再创造一个“地球”呢?这是科学家们长期以来的追求。如果人类能够创造“地...  相似文献   

11.
联合防区外武器(JSOWC-1)是联合防区外武器的最新型,今年3月8BJSOwC-1完成了计划进行的三次系留飞行试验的第二次。它除了具有热成像末制导,还增加了Link-16武器数据链和移动海上目标打击能力。JSOWC-1可在明显降低风险的条件下提供最优的精度。对于这型武器,还将继续对其进行改进和提高,以更好地满足战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今年8月30日,几经挫折的美国第三架航天飞机“发现”号终于踏上了其首次航行的征途。这次发射日期原定于6月19日,但由于它的计算机和一台主发动机出故障而被推迟了三次。这次“发现”号的首航,也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12次飞行。它在为期6天的轨道飞行中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任务,于9月5日返航,并安全降落在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参加这次飞行的有6名宇航员,其中朱迪·雷斯尼克是美国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0月.美军在阿富汗展开“持久自由”(Enduring Freedom)反恐怖行动后.首度动用RQ-4A“全球磨”(Global Hawk)无人飞行载具担任侦察任务.这是有史以来人类首度在实战中使用高空长期滞空(HALE)无人飞行载具。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2月18日,美国航宇局发布了"月球勘测轨道器"拍摄的图片,从卫星角度看,地球似乎正在从月球水平线上"升起"。这是"月球勘测轨道器"去年10月在月面康普顿陨石坑上空134千米处拍摄的,图上大片棕褐色区域是撒哈拉沙漠和沙特阿拉伯,也可看到南美洲、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拍摄此图相当不易,"月球勘测轨道器"运行速度为  相似文献   

15.
文清 《飞碟探索》2010,(2):18-19
<正>近几十年来,人类在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获得各种资源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全球的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和环境因此急剧变化。统计表明: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最暖的13个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20世纪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灾  相似文献   

16.
“飞碟年”由来已久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德伯特·圣托斯博士,用计算机对以往三十多年来的五万多份世界各地的UFO目击报告进行了分析,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从著名的肯尼斯·阿诺德事件开始,UFO“访问”地球似乎有着一个4年为1次高峰值的周期。依次为:1947年,1951年,1955年,1959年,1963年,1967年,1971年,1975年和1979年。这些年份,即被称之为“飞碟年”。以后发生的事实———至少是来自中国方面的UFO目击报告,似乎也应验了德伯特·圣托斯…  相似文献   

17.
<正>《流浪地球》中,人类要带着地球飞往哪里呢?当然是越近的地方越好了。我们知道,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只有4.2光年。当然,4.2光年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巨大的空间尺度了,要知道1光年大约等于9.5万亿公里。目前,飞往外太空的最快探测器  相似文献   

18.
《太空探索》2003,(5):47-47
2003年1月,美国航宇局用德尔它Ⅱ型运载火箭,将“冰星”和“宇宙星际热质增计”两颗卫星送土太空。  相似文献   

19.
去年的“挑战者”号事故影响了行星探测计划,原来“伽里略”(Galileo)木星探测器的飞行计划是1986年5月由航天飞机/人马座上面级发射,1986年12月穿过小行星Amphitrite,1988年12月到达木星,开始为期20个月的探测。现在航天飞机推迟到1988年飞行,人马座上面级火箭又被取消,因而不可能再使用现有推进系统将探测器直  相似文献   

20.
1979年3月29日,美航宇局局长和欧洲空间局局长签署了一项在1983年双方联合承担国际太阳极区飞行(lspm)的备忘录协议。参加国共13个:美国、加拿大和11个ESA成员国。这是首次由探测器直接飞经太阳极区进行探测。苏联也有可能参加。下图表示了国际太阳极区飞行轨道示意图(太阳没按实际比例)。两个探测器(NASA和ESA各自研制一个)首先由航天飞机同时置入低轨道,然后由临时末级助推器推向木星。在半途中,两个飞行器分离。一个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