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季明 《飞碟探索》2007,(6):46-47
在民智未开的时代,日食被认为是不祥之兆,是上天警告人类的一种动作;而民间则说是天狗要吃掉太阳,所以要敲打碗盆把天狗吓走.其实,日食只是一种掩蔽现象而已.日食的主角是太阳,但实际上最关键的角色是月球,而地球只是一名刚好路过的观众而已.日食是月球遮住了太阳,影子落在地球上,所以地球上某些地区的人看不到太阳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2.
土星.距离太阳最近的第六颗行星。它位于木星与天王星之间,是太阳系的第二大行星。土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9.4倍,质量是地球的95倍。土星的密度是太阳系中最小的,只有水密度的70%。土星与太阳的距离大约是9~10个天文单位,每29.46个地球年围绕太阳公转一周。  相似文献   

3.
闻新  陆信乾 《太空探索》2014,(11):60-61
<正>金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金星是太阳系的第二个行星,轨道位于地球与水星的轨道之间。与火星轨道比较,金星轨道更靠近地球轨道。金星是环绕太阳运转的内行星,大约每19个月,金星会接近地球一次。最近时,距离地球大约3800万千米。最远时,距离地球大约26000万千米。平均而言,金星轨道距离太阳大约10800万千米。比地球距离太阳近了4200万千米,比水星距离太阳远了5000万千米。  相似文献   

4.
地面应用系统是月球探测数据传回地球的唯一通道. 我国航天工业的历史已有50多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已为各种不同的应用卫星建立了地面数据接收站,但这些地面接收设备都是针对人造地球卫星建立的,多是针对1000千米以下的应用卫星,或大约4万千米高度的通信卫星设计的数据接收设备和地面站,天线口径较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有40万千米之遥,比人造地球卫星远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太阳离地球多远?宇宙中有许多恒星,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距离地球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假如太阳以每秒299792千米的速度飞向地球,大约需要8分钟就可以到达地球。众所周知,太阳是一个巨大的光球,它位于我们太阳系的中心,也是太阳系唯一的一颗恒星。地球和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运转,还有一些小行星和彗星也围绕太阳运行。  相似文献   

6.
金星是处于水星和地球之间的1颗行星。自古以来人们通常把它称作“太白金星”或“太白星”。除了太阳和月球以外,它是人的肉眼能够看到的最为明亮的天体。 逆向自转的行星 从距离大小来说,金星是最靠近地球的行星。两者围绕太阳运动处于最近位置时仅仅相差0.277个天文单  相似文献   

7.
星际旅行是人类永恒的梦想。然而,即使距地球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距离地球也有4.2光年——这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距离的20万倍,或者相当于人类乘坐太空船往返月球5000万次的距离。假如乘坐人类迄今为止最快的星际探测器——美国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以每秒17千米的速度离开太阳系,人类将在7.4万年后才能到达比邻星。  相似文献   

8.
田野 《飞碟探索》2012,(12):19-21
12.当太阳和地球排列在银河系平面上,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是否会引发某些事情?如果考虑到黑洞有强大的吸引力。 在银河系中心的确存在巨大的黑洞,像其他高质量密度的黑洞一样能够对其他星系产生引力作用。但是.银河系中心距离我们非常遥远,大约30000光年,所以黑洞对太阳系和地球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银河系平面及银河系中心没有什么特殊的能量,能对地球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太阳和月球的引力。  相似文献   

9.
正火星探测(上)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距离地球轨道第二近的行星。火星自转轴倾角为25.19°,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都与地球相近。大约每26个月就会发生一次的火星冲日,是将探测器送往火星的绝佳时机,此时地火距离通常只有不到1亿公里,而在火星大冲时,这一距离甚至只有5500万公里。迄今为止,人类发往火星的探测器数量超过40个,是除了月球之外人类探测最多的太阳系天体。  相似文献   

10.
<正>尽管学界普遍认为:由于月球的体积相对较小,所以比地球和火星的冷却速度快许多;甚至认为早在20亿年前,月球上成规模的火成活动已经停止。然而,多年来的探测和研究结果以及目前仍然发生在月球上的动力学活动,如:频度不低的不同深度的月震、月球激光测距揭示的月球自转不均匀变化以及内部炽热的核幔边界存在的巨大的潮汐加热和耗散,这些动力学过程有力地支持了月球仍然活着这一观点。并且对于月球而言,来自地球和太阳的潮  相似文献   

11.
天空画廊     
正1大红斑的特写2017年7月11日,“朱诺”号飞到了木星大红斑的正上方,在不到10 000千米的距离上拍下了这幅特写影像。这个太阳系最大的风暴系统,目前直径是16 350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1.3倍。  相似文献   

12.
最近,美国宇航员正在完成这样的设想:“我们把卫星拿在手中,修理它,再把它送入轨道。”今年4月11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成功地对卫星进行了修复工作,并使其重新进入轨道,在距地球308英里的太空中绕地球运行。一种与强大的太阳耀斑有关的阻力,不断地作用于“太阳峰年”卫星;因此,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卫星轨道会变得越来越靠近地球。倘若它距地球的距离减少到大约230英  相似文献   

13.
前言太阳的辐射能是地球上主要的能量源泉,太阳一年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大约为6×10~(17)千瓦·小时,相当于全世界所用的各种能量总和的二万倍。太阳能是一种无穷无尽的、廉价而洁净的能源,它不会象利用矿物燃料那样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太阳能电池,就是利用光生伏打效应把太阳能转变成电能的半导体器件,它不需要中间运转设备成本,而且单位重量提供的功率高。  相似文献   

14.
25年来,苏美在优先发展太阳电池系统的同时,对空间核动力系统也很重视。虽说也出过多次挫折,遭到世界舆论的谴责,但还是一如既往地从事这方面的技术发展。有许多原因促使这项技术的发展。因为太阳电池系统虽然是一种理想的空间动力系统,但在阳光稀少或没有阳光的地方,太阳电池的应用就受到限制。例如火星离太阳的距离比地球远1.5倍,太阳光强减少到只是地球上的1/4。在登月飞行中,由于月球上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6月9日傍晚飞离月球,开始奔向距离地球150万千米的深空开展拓展性试验任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表示,“嫦娥二号”奔向更遥远深空肩负有两项科学目标,一是在深空开展地球远磁尾带电粒子探测,二是对可能的太阳X射线爆和宇宙伽玛爆进行观测。  相似文献   

16.
天鲁 《国际太空》2007,(12):13-21
中国已经发射过各种轨道的人造地球卫星,但是还没有发射过人造月球卫星.从地球到月球不但距离遥远,将近4×105km,而且月球自身还在围绕地球进行公转,平均运动速度为1.023km/s.因此,如何让嫦娥-1月球探测卫星与运动着的月球精确交会,并按绕月的工作轨道运行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在世界探月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探测器距离月球很远飞过,与月球"失之交臂",也曾发生过探测器未能进入环月轨道而撞到月球表面上"粉身碎骨".由此可见,嫦娥-1飞行轨道的设计是整个工程中一项必须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色彩宇宙     
龙夫 《飞碟探索》2005,(5):47-47
在浩瀚无际的太空里,星球的颜色五光十色,如同一座金碧辉煌、绚丽多彩的奇妙宫殿。我们的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海洋的面积为地球面积的70.8%,而海洋是蓝色的,另一方面陆地上的大部分植物又是绿色的。因此,在月球和宇宙飞船上看地球,它就像一颗蓝色的珍珠。地球上的一昼夜是23小时56分4秒,月球上的一昼夜则长达27.32个地球日。夜晚,在太空看月球,它是一轮硕大无朋的银白色的“明月”——反射着太阳的光亮.比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要大出80倍。  相似文献   

18.
星球的色彩     
在浩瀚无际的太空中.星球的颜色神奇各异,是一座金碧辉煌、绮丽多彩的奇妙宫殿.我们的地球可以称为是颗蓝色的星球.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海洋的面积占地球面积的70.8%.而海洋是蓝色的.加上陆地上大部分植物地带又是绿色的,因此,在月球上和宇宙飞船上看地球,它就像一颗蓝色的珍珠.地球上的一昼夜是23小时56分04秒,月球上的“一昼夜”则长达27.32天.夜晚,在太空中看月球,它是一轮硕大无比的银白色的“明月”——反射着太阳的光亮,比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要大出80倍.  相似文献   

19.
小行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类天体.与地球、火星这样的大行星相比,小行星的体积相当小.目前,在已经发现的约100万颗小行星中,最大的小行星谷神星的直径只有约1000千米,大约相当于地球的十三分之一,而大部分小行星的直径均在10千米以下.小行星可能出现的位置从地球轨道内侧一直延伸到太阳系的边缘,但绝大部分小行星分布在火星和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嫦娥一号高能粒子数据的地球磁层屏蔽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约有1/4位于地球磁层内,因此,地球磁层是否会为月球轨道附近高能粒子提供足够的磁场屏蔽对于探索月球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嫦娥一号是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其绕月飞行的工作轨道距离月球表面200 km.通过对嫦娥一号高能粒子探测器(HPD)的探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了当月球位于地球磁层内外6个不同能道(能量范围4~400 MeV)时质子通量的变化,发现当月球位于地球磁层内时,这些能道的质子通量并没有发生显著减少,结果表明地球磁层不能为月球轨道附近高能粒子提供显著的磁屏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