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德国人赫尔曼·奥伯特是与齐奥尔科夫斯基和戈达德齐名的宇航事业先驱者。奥伯特出生于罗马尼亚,后在德国成为一名数学和物理学教授。1923年,他出版了《飞往星际空间的火箭》一书,确立了火箭在宇宙空间推进的基本原理并对液体燃料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奥伯特的理论引起了广泛反响,激发了当时许多青年进行太空探索的兴趣。许多国家开始出现火箭和航天爱好者的研究组织。1927年,德国宇宙航行协会成立,  相似文献   

2.
正在V-2基础上,苏联的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和他的团队研制的火箭,把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从而开启了人类航天的新时代。1906年12月30日,科罗廖夫出生在乌克兰的一个农民家庭。18岁考入基辅工学院空气动力学专业,两年后转学到莫斯科鲍曼高等工艺学院学习。30年代初,他结识了著名的火箭理论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开始研究大型火箭,很快取得火箭研究和试验的许多成果。1936年,他成功地设计出苏联的第一代火箭飞机,还相继出版了《火箭发动机》和《火箭飞行》等著作。  相似文献   

3.
挖一条通向中国的隧道 说来非常巧合,美国的火箭之父哥达德和俄国的火箭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齐奥尔科夫斯基因病,从小两耳失聪,哥达德也从小体弱多病,有时连上学都坚持不了,只能在家中自学,但他与齐奥尔科夫斯基一样富有想象力和为实现幻想而奋斗的精神。哥达德的生命似乎就是疾病和想象力组成的。  相似文献   

4.
正齐奥尔科夫斯基阐述了火箭飞行和火箭发动机的基本原理,但是他自己并没有试制和发射过一枚火箭。真正将火箭变成实物的是美国人罗伯特·戈达德。1926年3月16日,在马萨诸塞州新兰格一个租来的农场,41岁的戈达德在世界上第一次进行了液体火箭试验。这枚火箭高约1.2米、直径约0.15米,用液态氧和汽油为推进剂,并且携带了简单的仪器进行高空研究。点火后  相似文献   

5.
正提起航天,有一个人的名字不能不提,那就是创建了现代火箭基本原理和宇宙航行学理论的俄罗斯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1857年9月17日,齐奥尔科夫斯基出生在俄国梁赞地区一个林业官员的家庭里。10岁时,他因为患猩红热丧失了听力,从此辍学在家,刻苦自学。他善于思考,还喜欢自己动手做各种各样的实验,幻想有一天能像鸟一样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16岁那年,他只身来到了莫斯科。  相似文献   

6.
被我们称之为飞机的东西在大气层中间飞行,叫做航空;穿过地球大气层飞入太空,就叫做航天了。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技术火箭,是现代人类航天事业的主要基础。说起来火箭最初还是由我们中国人发明的呢。而提起现代火箭,就不得不从前苏联的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起了。齐奥...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为А.Б.热列兹尼亚科夫先生。他出生于1957年1月28日,是俄罗斯火箭航天技术专家,曾于2007年-2014年期间担任"能源"火箭航天集团公司总裁顾问,现为俄罗斯齐奥尔科夫斯基宇航科学院院士。作为著名的俄罗斯航天科普作家、记者,他发表了大量的航天科普作品。本文摘自其撰写的《世界各国2014年航天活动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8.
李龙臣 《太空探索》2003,(4):F002-F002
2003年是康·爱·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火箭公式100周年的日子。这个被誉为“宇宙航行第一公式”的火箭公式将人类古老的飞天幻想,变成了宇宙航行的理想,进而又变成了今天活生生的航天现实。  相似文献   

9.
1990年10月7日德国工业界和政府初步同意为苏联制造3颗通信卫星作为对苏联从东德迅速撤军的回报。苏联用质子火箭发射德国造的这3颗Ku波段通信卫星,并由德国在苏联领土内装备高技术地球站网络,以此使苏联落后的国内通信来一次“革命”。作为回应德国的提议,苏联同意不按规定方案,保证迅速撤出在东德的红军。  相似文献   

10.
<正>提起苏联的火箭,人们或许会立刻想到属于R-7火箭系列的联盟火箭,或者是苏联屡败屡战的带有浓厚传奇色彩的N-1重型运载火箭,亦或是用来运载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能源"号火箭。但是,冷战后期,苏联放弃了能够将100吨载荷送入近地轨道的"能源"号火箭。解体后的苏联,留给新生的俄罗斯的能力最强的火箭,不是R-7系列的联盟,也不是"能源"号,而是一开始并没有被当做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1.
正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俄罗斯、美国以及德国的科学家各自寻找着打开现代火箭之门的钥匙,也分别为现代火箭的诞生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在现代火箭史上,德国V-2火箭的诞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正如一把菜刀既可用作烹饪工具也可当做杀人武器,20世纪30年代,还没有诞生为实物、尚在孕育中的火箭已经被德国军方高度关注。当然,他们考虑的不是怎样探索宇宙,而是火箭作为长距离攻击性武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正##从火箭小组、北豪森研究所到88超秘科研所1944年,苏联成功地得到了德国的超级秘密武器——V-2导弹的个别组件。根据曾遭受到V-2密集射击的英国人所提供的资料,以及苏联专家得出的初步  相似文献   

13.
正阿列克谢·列昂诺夫,1934年出生于俄罗斯克麦罗沃州,1953年参军。他很喜欢科幻著作,尤其喜欢苏联火箭专家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地球之外》,这本书中对外太空的描写勾起了他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当苏联宇航部门再次招募航天员人选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由于自身条件优秀,1960年,列昂诺夫正式成了一名光荣的航天员。1961年,苏联著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首次成功进入太空。这极大鼓舞了  相似文献   

14.
张京辉 《太空探索》2006,(11):50-51
这枚钱币是苏联1987年为纪念宇航学之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K·E·Tsiolkovsky)诞辰130周年发行的1卢布镍质纪念币,发行量三百八十三万八千枚。钱币正面为苏联国徽、俄文苏联、1卢布及1987字样;背面为齐奥尔科夫斯基  相似文献   

15.
<正>1961年,在苏联获得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的崔国良学成归国。那一年,他恰好30岁。三十而立,这一年,他加入了国防部五院联合开发固体火箭技术的队伍。那时,国内固体火箭推进剂的研究正在艰难起步。固体火箭也叫固体燃料火箭,是火箭的一种。与液体火箭相比,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可靠性高、机动灵活等特点。要使固体火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6.
心榕 《太空探索》2012,(9):39-41
自从人类依靠运载火箭进入太空以来,运载火箭的"个头"随着有效载荷重量的增加越来越大,其中一些大型火箭,例如美国的土星5号、俄罗斯/苏联的联盟号等被隆重推出,精彩亮相,在重大航天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太空这个大舞台上的"主角"、"名角"并因此家喻户晓,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可是你知道吗,火箭科学家们在研制大型火箭的同时还研制过一些小火箭,目的不是为了发射有效载荷,而是为研制大型火箭进行必要的工程试验。它们就像舞台上的配角一样,虽然不为观众注意却又不可或缺。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种鲜为人知的"配角"火箭——小乔。  相似文献   

17.
<正>70年前,1944年9月8日,"二战"中的英国首都伦敦受到一种新式武器的攻击。刺耳的呼啸声,巨大的爆炸声和冲击波,惨重的伤亡,在民众中制造了新的恐慌。这种新式武器便是纳粹德国制造的V-2火箭。在现代火箭史上,V-2的诞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后来的导弹和火箭几乎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算它的"后代"。正如菜刀既可用作烹饪工具也可当做杀人武器,火箭也具有两面特性。20世纪30年代,德国军方研制火箭,考虑的当然不是探索宇宙,而是其作为长距离攻击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时间2018年2月7日凌晨4时45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研制的猎鹰重型火箭发射成功,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强大的运载火箭。此前,只有专门用于登月的土星5号火箭,以及苏联的能源号火箭可以与之比肩而立。这一天,几乎所有航天从业者都在热议这条新闻。就连一些原来对航天一点都不关心的人,或者那些原来认为航天和科幻没有区别的人,都在疯传这个热点  相似文献   

19.
美国贾丁·格兰维尔公司的马克·拉盖特1987年11月参观了苏联拜克努尔发射场,之后,他说:“苏联质子号运载火箭每年只有2~3次商用发射”。随后,美国空间商业公司的阿尔特·杜拉也参观了该发射场的发射设施,目睹了1987年11月26日用质子号火箭发射宇宙-1897的实况。这两家美国公司参观的目的是了解情况,以便帮助苏联推销质子号火箭,打入西方市场。拉盖特及其工作组细致参观了那里的质子号火箭发射台。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就是从那里发射的。从火箭总装厂到发射台有一条12  相似文献   

20.
<正>该用什么来代表逝去的那个苏联的航天科技水平呢?有人说用"斯普特尼克",人类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有人说用"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而笔者认为:那些都已经属于过去了,不如用RD-170火箭发动机来体现那个曾经的苏联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达到的一个技术高度。RD-170火箭发动机是人类有史以来研制的推力最大的多燃烧室液体火箭发动机。这款拥有4个燃烧室,1台涡轮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