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探索太空资源的重要意义 太空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它是发展商业航天的根本.从人类漫长的发展史来看,未来人类必将依赖太空资源生存和发展,这种赖以生存的太空资源为商业航天发展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同时它既是人类对未来资源的争夺、占有、利用的战略高地,也是商业航天发展的引爆点.因为人类社会进化过程和发展的历史始终是围绕...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2月5日,由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五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郭昭平主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际业务部部长胡忠民在会上致辞。政府相关部门、国内外智库、航天业界和新兴企业代表等300余人齐聚北京,共话商业航天发展新举措,共享发展新机遇。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开放发展新格局"的主题报告中谈到,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机遇,中国航天还将以更深层次的航天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商业航天正在与民用航天、军事航天一起,成为航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世界航天进入以全面商业化、大众创新和军民融合为特征的航天新时代—航天2.0(Space2.0)时代。世界商业航天发展有什么经验教训?中国商业航天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1世界航天进入Space2.0时代20世纪,美苏两个大国的冷战是推动航天技术最初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冷战结束和航天技术的逐  相似文献   

4.
<正>10月30日,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市举办。这个由中国航天两大集团公司,武汉市人民政府,中国宇航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论坛,被有关专家称为"中国商业航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站在发展潮头谋划战略布局与蓝图的一个里程碑"。够不够得上这样高的评价,暂且不论,能够在当前世界商业航天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聚合各方专家资源,为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把脉,还是非常必要的。商业航天是以市场为主导,具有商业盈利模式的  相似文献   

5.
正商业航天是指按照市场规则配置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以盈利为目的、独立的非政府航天活动。美国在太空发射与运输领域的立法基本反映了美国太空发射商业化历程,而美国太空发射与运输领域的商业化历程基本也可以反映美国整个商业航天的发展历程。在美国一系列促进太空商业化的法规政策支持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蓝色起源等商业公司的  相似文献   

6.
正10月19日,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未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将依托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开展商业航天活动,让航天服务走进大众生活,开创中国商业航天新篇章。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停止过对太空的探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航天已逐渐揭开神秘面纱,向大众化、商业化、生活化发展。开展商业航天,让太空项目惠及全人类,是每个航天人内心最深处的信念。时间回到1985年的10月26日,  相似文献   

7.
正世界商业航天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各国航天活动纷纷瞄准商业市场,航天活动的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民营化、私有化也开始出现。经过了50余年的发展,商业航天已经在经济总量上超过了政府航天和军事航天,并且在竞争力和技术进步性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一支重要的力量。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处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商业航天成为我国航天产业新热点、新载体、新机遇,成为众多企业布局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除主论坛外,还开设和举办了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卫星应用论坛、人工智能赋能航天控制发展论坛、中美商业航天研讨会等多个分论坛和研讨会,多位航天相关领域的专家在论坛和研讨会上,就热点和前沿问题发表权威论断或独到见解。未来5~10年,国内商业小卫星发射需求预计超4000颗  相似文献   

9.
正继备受关注的5型猎鹰9火箭首飞成功之后,6月4日,SpaceX公司的猎鹰9火箭成功将欧洲卫星公司的一颗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这是"猎鹰9"的第56次发射。显然,自2002年6月,埃隆·马斯克创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以来,他凭借"不按常理出牌"的个性及主导公司一系列航天"大动作",让商业航天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成为热门话题。那么,对于SpaceX来说,5型"猎鹰9"意味着什么?全球商业航天格局几何?从马斯克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美国商业航天的发展达到了历史新高度,呈现出技术创新强、商业模式新、发展速度快、覆盖领域广等特点,并且较好地契合了美军对航天系统"弹性"、太空威慑、太空作战、太空基础能力等的需求,客观上为美军提供了技术实力和力量储备。相应地,美国从加大政策扶持、设立专门机构、组建业务联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正>4月23日至24日,2019年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论坛以"中国航天日"为契机,由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基金会、国防科工局经济技术发展中心联合主办,未来宇航研究院承办,网易科技、远望智库协办,国内外有关机构领导、商业航天企业领导者和代表300余人参加了论坛。商业航天涉及商业运载、商业卫  相似文献   

12.
正当潮水退去,投资开始回归科技。资本寄希望于核心技术能够构筑起足够宽深的护城河,站位国家战略和政策,穿越周期,收获一份实业情怀和可持续的价值回报。商业航天是典型的高精尖领域,自强自主,星辰大海,符合当下投资界关于"硬科技"的一切幻想。资本加持和政策鼓励之下,商业航天方能搅动中国传统航天的市场。它能否引领航天产业的变革?能否印证市场之手的神奇?能否成就军民融合的愿景?能否承载科技崛起的雄心?本文结合投资视角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全球商业航天发展新趋势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国际商业航天产业迅速发展,关键技术不断突破,诞生多项里程碑式节点,火箭复用次数屡创新高,多个大型星座快速启动,空基发射液体运载火箭实现突破,太空亚轨道旅游迈入实际载人飞行阶段,推动全球航天事业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商业航天领域已日益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重要前沿阵地。2021年5月,猎鹰-9 (Falcon-9)火箭首次实现"一箭十发",迈过火箭重复利用常态化的关键一步,给全球航天发射市场带来巨大冲击。而"星链"(Starlink)卫星的密集发射,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千颗以上规模卫星的快速部署。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世界航天到了从发展航天运载技术、探索太空、保障国家安全,向全面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转折点。新兴的"太空经济",正在改变地球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太空经济"的蓬勃发展,给了众多创业者以机遇。他们采用各种创业模式,汇集成日益高涨的全球航天创业大潮。善于捕捉大机遇的马斯克模式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 X)公司创始人艾伦·马斯克(Elon Musk),1971年出生于南非,17岁时到加拿大上大学,后转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  相似文献   

15.
正从最近10年的发展态势来看,世界航天产业长期保持稳定增长,商业航天已经成为世界航天产业的主要构成和主导力量。随着低成本进入空间技术和低成本利用空间技术快速发展,航天产品与服务逐渐从政府高端用户向大众消费市场倾斜。商业资本纷纷涌向航天领域,带动大量技术和资源进入航天领域,商业航天整体向低成本、多样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技术更迭更快,创新效率更高,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16.
当前,美国商业航天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其业务范围正从传统的商业卫星发射、商业卫星应用,扩展到政府从私营企业购买商业发射服务和发展商业载人航天飞行等领域,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轨道科学公司(OSC,现更名为轨道-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简称轨道-ATK公司)、天空盒子成像公司(Skybox Imaging)等为代表的新兴航天企业快速崛起,以谷歌公司(Google)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也开始进军航天。商业航天发展的新思维、新理念与新模式对传统航天产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自国务院发布《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以后,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开始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商业微小SAR卫星星座、低轨互联网卫星、商业运载火箭等为代表的商业航天各领域迅速发展,推动我国航天产业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在航天技术进步的驱动下,商业航天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发展商业航天产业,提升航天技术水平,对支撑我国成为航天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商业卫星产业是现代航天产业发展的时代所需,引领了一种全新的卫星研制生产和运营模式:(1)卫星研制周期短;(2)多星组网运行,快速部署,需求量大;(3)成本可控。电源系统是航天器的主要系统之一,为航天器的工作提供能量,是航天器的“心脏”,随着商业卫星有效载荷能力不断提升,电源分系统技术发展和生产更要适应新模式[1-3]。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近地空间实现大规模设施的建造部署、人的长期驻留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可重复使用技术的快速发展,载人航天的商业化、产业化逐步具备条件。以美国商业公司为首的载人航天私营机构能力建设已初见成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轨道-ATK公司已实现近地轨道货物运输常态化;波音公司(Boeing)、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有望近期实现近地轨道商业乘员运输。以蓝源公司(Blue Origin)、XCOR宇航公司  相似文献   

19.
<正>新闻:2018年11月20日,由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太空经济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迈进太空经济新时代"为主题,吸引了业内外20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媒体人士等进行研讨交流。论坛上还发布了《致知商业航天》《世界航天发展年度报告(2018)》和《京津冀一体化卫星产业投资促进研究(2018)》等报告。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6月6日,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GLEX)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上千名世界航天精英齐聚北京,围绕航天热点议题,探讨太空探索未来发展方向。6月8日,以此次大会的召开为契机,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主办了以"中国小卫星的发展与展望"为主题的全球网络论坛,吸引了国内外航天机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共计300余人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