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太空探索》2013,(6):46-47
1963年6月16日,世界第一位女航天员、苏联的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驾驶"东方"6号飞船升空,在太空遨游70小时50分钟。迄今为止,她仍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在太空单独飞行3天的女性。时隔50年,浩瀚太空,将第2次迎来中国女性靓丽的身影。今年76岁的捷列什科娃,已不能再从事航天飞行了,但她仍活跃在俄罗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4月24日是第二个"中国航天日",主题为"航天创造美好生活"。"中国航天日"前后,全国各地举办了科学讲堂、航天展览等200余项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其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联合昌平区政府在北京农业嘉年华太空家园馆共同主办的航天主题日庆祝活动尤为引人关注。在太空家园馆内,观众不仅可以亲眼看到太空穿心莲、太空芽苗菜、太空叶菜,了解太空育种知识,还可  相似文献   

3.
正斯皮策太空望远镜作为NASA的四大空间望远镜之一,于2003年8月25日发射升空,以观测天体红外波段的方式研究充满无限未知的宇宙,是人类送入太空的最大的红外望远镜。2020年1月30日,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正式"退役"。它在太空中工作的16年间,拍摄了大量惊为天人的图像,揭示了红外宇宙的美丽景象。斯皮策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天体物理学家莱曼·斯皮策。他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把望远镜放入太空以消除地球大气层遮蔽效应的建议,曾直接造就了"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诞生。  相似文献   

4.
<正>9月26日,首颗"天基太空监视系统"(SBSS)卫星由"米诺陶"4火箭发射升空。这种卫星可以在太空中观察到其他各国侦察卫星的一举一动,也可帮助民用卫星规避太空碎片。这将是太空态势感知的革命。  相似文献   

5.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好奇"号火星车将于2012年8月5日在太空起重机的帮助下在火星表面着陆。在太空起重机利用绳索和制动火箭让"好奇"号慢慢降落盖尔陨石坑之前,制动降落伞将首先打开,使"好奇"号以及太空起重机的速度降  相似文献   

6.
<正>10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将首次评选出的"空间科学奖章"授予包括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在内的4名航天员,以表彰其对推动空间科学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与杨利伟一起获得此项殊荣的还有:世界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苏联航天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古巴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阿纳尔多·塔马约·门德斯以及国际空间站首位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颁奖仪式上,高度赞赏所有获奖者为推进人类空间探索事业而付出的勇气与努  相似文献   

7.
正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铺设太空宽带网络,相当于为这些国家架设"太空丝路"。支撑并保卫这条"太空丝路"的是数颗中国制造的卫星,由它们构筑起的太空信息走廊,与蜿蜒的"海上丝绸之路"遥相辉映,一起把中国和东盟及世界各国紧密连接在一起。2015年11月21日凌晨,"太空丝路"上又迎来了一颗新星——老挝一号。由于它更快、更强、更聪慧的特点,航天专家给它起了个爱称:"太空钢铁  相似文献   

8.
周武 《太空探索》2010,(8):12-15
<正>6月19日,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中午迎来了该馆的第100万名游客,来自江苏无锡的朱丽燕女士成为了幸运者。太空家园馆馆长王秋玉向幸运游客颁发了太空家园馆的吉祥物"飞天吉猴"、"太空豆豆"以及精美的纪念品大礼包。异型的支柱、魔幻的盒子,上海世博园区"太空家园馆"穿越时空,降临在观众面前。这个位于浦西D片区的建  相似文献   

9.
声音·圆桌     
正中国航天科工发布"太空材料商业开发计划"2017年12月5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湖南航天有限责任公司在2017军民融合新材料新工艺高峰会议上首次发布"太空材料商业开发计划"。  相似文献   

10.
星瀚浩渺,宇宙无穷。自1961年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实现太空邀游之梦。但能够连续2次进入太空且在著名的和平号及国际空间站工作过的女性,却是屈指可数。克劳迪·艾涅尔就是这样一位幸运儿,这位法国女性凭借着自身不懈的努力,成为法国乃至欧洲在太空工作时间最长的女性。  相似文献   

11.
<正>特殊航天员瓦列里·波利亚科夫:在太空连续生活与工作时间最长的航天员至今为止,在太空连续生活与工作时间最长的是俄罗斯航天员波利亚科夫,他于1994年1月8日乘坐"联盟"TM-18飞船进入"和平"号空间站,一直到1995年3月22日才返回地面,在太空连续飞行了437天17小时58分17秒。之前他还于1988年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工作了241天。  相似文献   

12.
之浩 《国际太空》2013,(11):59-66
2013年8月4日,日本将世界首个会说话的机器人送上太空,以陪伴其他航天员,免得他们在寂寥的太空中感到孤独寂寞。这个机器人将成为日本航天员若田光一的"搭档"。若田光一于2013年11月开始其太空之旅,在2013年年底将接任"国际空间站"站长。  相似文献   

13.
<正>9月26日,俄"联盟"TMA-14M载人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女航天员叶连娜·谢洛娃进入空间站,成为驻站的第一位俄罗斯女性。这也是17年来首次有俄罗斯女航天员进入太空。上一次是在1997年,航天员叶连娜·孔达科娃飞赴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此次发射的"联盟"TMA-14M飞船搭乘"联盟FG"运载火箭,于26日0时25分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升空。除叶连娜·谢洛娃外,飞船内还有俄罗斯航天员亚历  相似文献   

14.
正1月28日至31日,2018太空技术和平利用国际研讨会在海南文昌成功举行。来自中美俄三国的航天员、航天科学家、太空医学专家和学者,围绕"和平利用太空技术,发展人类健康医疗事业"的主题进行深入交流。本次会议由中国航天基金会主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支持,中实(集团)公司承办,旨在搭建太空技术和平利用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平台。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吴志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太空家园"全国少年儿童绘画活动颁奖仪式9月27日在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内召开. 本次大赛自7月9日开幕以来反响热烈,吸引了约9千多名小朋友报名参加,参赛作品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16.
<正>发动机完成"大脑"测试8月30日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完成RS-25发动机飞行控制器的热点火测试。该发动机将为新的太空发射系统提供动力,以实现最终的火星任务。据最新消息,美国宇航局的太空发射系统(SLS)首发猎户座"勘探任务-1"(EM-1)的日期确定为不早于2019年12月15日,"勘探任务-2"将不早于2022年6月1日。根据目前的安排,四个RS-25发动机将被整合到"太空发射系统"的核心部件,在2018年5月15日前交付米秋德装配厂安装。  相似文献   

17.
正体积之大前所未有,辅之以灵动的艺术创作……在中国首届太空南瓜大赛举办场地,这些霸气十足的"太空南瓜君"成为当之无愧的人气王。别说萌娃们对这些"庞然大物"好奇十足,就连大人们对"天外来客"也是新奇不已。中国首届太空南瓜创意种植大赛于2015年1月1日至11月30日举办,旨在给社会提供一个创意农业的示范,给政府提供一个展示区域品牌推广的机会,给农业企业提供一个优质农产  相似文献   

18.
<正>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联合主办的"香港中学生太空搭载实验方案设计比赛",10月14日下午在香港正式启动,比赛获奖的实验设计方案将有机会在"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进行实验示范。全港中学均可组队参赛,设计适合于太空环境进行的科学实验。本次比赛将根据初赛实验方案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9.
幻棠 《太空探索》2023,(1):74-75
<正>乘坐飞船遨游过太空的地球人,因为数量稀少,所以无论是哪一个国家的人,都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1963年6月16日,苏联航天员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在3天72小时的太空飞行中,完成了绕地球48圈的任务,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性能和男性一样在太空中飞行。通往英雄的路上往往荆棘重生。  相似文献   

20.
据媒体报道,美国空军将在9月1日关闭其卫星和轨道碎片跟踪网络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空间监视系统"(即"太空篱笆"),并腾空所有场站。"太空篱笆"由分布在美国南部的一系列甚高频雷达组成,其一个升级换代项目眼下已被搁置,正等待涉及整个国防部的一次评审的结果。甚高频"太空篱笆"部署于上世纪60年代,现包括3座发射机场站和6座接收站,承担着美空军"空间监视网"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