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自国务院发布《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以后,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开始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商业微小SAR卫星星座、低轨互联网卫星、商业运载火箭等为代表的商业航天各领域迅速发展,推动我国航天产业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在航天技术进步的驱动下,商业航天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发展商业航天产业,提升航天技术水平,对支撑我国成为航天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商业卫星产业是现代航天产业发展的时代所需,引领了一种全新的卫星研制生产和运营模式:(1)卫星研制周期短;(2)多星组网运行,快速部署,需求量大;(3)成本可控。电源系统是航天器的主要系统之一,为航天器的工作提供能量,是航天器的“心脏”,随着商业卫星有效载荷能力不断提升,电源分系统技术发展和生产更要适应新模式[1-3]。  相似文献   

2.
3月30日,美国航天基金会发表了《2009年航天报告》,称尽管2008年全球经济出现动荡,但航天工业却经历了非凡的事件和经济增长,诞生了航天领域的多项第一,2008年全球航天收入达到2570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了60亿美元。航天经济中最大的两个部门是商业基础设施和商业卫星服务,共占收入的67%,政府航天支出所占比重约为32%。增长最快的部门是航天产品与服务,  相似文献   

3.
当前,美国商业航天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其业务范围正从传统的商业卫星发射、商业卫星应用,扩展到政府从私营企业购买商业发射服务和发展商业载人航天飞行等领域,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轨道科学公司(OSC,现更名为轨道-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简称轨道-ATK公司)、天空盒子成像公司(Skybox Imaging)等为代表的新兴航天企业快速崛起,以谷歌公司(Google)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也开始进军航天。商业航天发展的新思维、新理念与新模式对传统航天产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时间2018年4月14日,中墨航天合作交流会在墨西哥城成功举行。中国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应墨西哥航天局局长邀请带队访墨,双方在遥感卫星及应用、通信卫星及数据、航天教育培训、航天生物医药、商业航天企业对接、构建中墨航天联合基金会等多个领域达成合作意向,并细化了合作步骤和行动事项。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6月6日,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GLEX)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上千名世界航天精英齐聚北京,围绕航天热点议题,探讨太空探索未来发展方向。6月8日,以此次大会的召开为契机,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主办了以"中国小卫星的发展与展望"为主题的全球网络论坛,吸引了国内外航天机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共计300余人参加。  相似文献   

6.
<正>4月23日至24日,2019年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论坛以"中国航天日"为契机,由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基金会、国防科工局经济技术发展中心联合主办,未来宇航研究院承办,网易科技、远望智库协办,国内外有关机构领导、商业航天企业领导者和代表300余人参加了论坛。商业航天涉及商业运载、商业卫  相似文献   

7.
正长期以来,俄罗斯和美国在航天领域一直保持合作,两国在"国际空间站"(ISS)任务、航天发射服务以及航天零部件进出口等方面的合作都较为频繁。但自美国2019年5月禁止俄罗斯参与美国商业卫星发射开始,俄罗斯的航天发射服务市场逐渐受到制约。美国和欧洲联合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制裁,其中多项内容涉及航天相关物项,对俄罗斯航天发射服务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1引言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我国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目标,将建设航天强国上升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目前已推进至深入发展阶段。商业航天是我国航天强国的必经阶段。我国商业航天涵盖卫星制造、运载火箭发射、卫星运营及服务、地面设备制造等环节。运载  相似文献   

9.
小光 《国际太空》2009,(5):29-29
在美国2009年3月30日举办的第25届国家航天研讨会上,航天基金会发布了《2009年航天报告》。该报告指出,2008年全球航天业收益为2570亿美元,比2007年的增长了2.5%。其中:商业卫星业务的收益为910亿美元,占总额的35%,比2007年的824亿美元增长了10.4%;商业基础设施的收益为819.7亿美元,占总额的32%。在商业卫星业务收益中,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现状如何?商业航天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太空经济将带动哪些产业的兴起?全球航天发射场区的运行模式有什么门道?2019年12月13日,一场关于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亦庄经济开发区的会场外是北京清冷的冬天,会场内却高朋满座,温暖如春。在"分享商业航天创新之道,共享太空经济发展机遇"的主题下,来自航天基金会、航天两大集团的领导、专家,政府有关部门领导,智库、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民营商业航天公司的企业家,银行界、保险界的专家等百余人欢聚一堂,共同勾勒商业航天发展蓝图,共享太空经济市场蓝海。本次会议由中国航天基金会提供指导和支持,宁波航天智慧科技城管委会、中国航天报社主办,《太空探索》杂志社、宁波航天科技城有限公司承办。  相似文献   

11.
回眸1997年世界航天□□据美国1997年12月8日至14日的《空间新闻》报道,1997年,世界许多国家的航天局都遇到了预算紧缩的问题,但商业航天市场却欣欣向荣。各大洲的公司都宣布了雄心勃勃的新商业卫星计划,商业发射公司发射卫星的数量达到了创记录的水...  相似文献   

12.
张曼倩 《国际太空》2016,(12):83-83
2016年12月9日,第四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创新创见,融合融通,筑梦空间,智联全球”为主题,围绕新形势下航天国际化发展模式、技术和应用创新、资本协同和跨界融合、需求与应用对接等热点问题,从多层面、多维度展开研讨互动,探讨航天国际化发展趋势和商业航天新业态。  相似文献   

13.
全球商业航天发展新趋势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国际商业航天产业迅速发展,关键技术不断突破,诞生多项里程碑式节点,火箭复用次数屡创新高,多个大型星座快速启动,空基发射液体运载火箭实现突破,太空亚轨道旅游迈入实际载人飞行阶段,推动全球航天事业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商业航天领域已日益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重要前沿阵地。2021年5月,猎鹰-9 (Falcon-9)火箭首次实现"一箭十发",迈过火箭重复利用常态化的关键一步,给全球航天发射市场带来巨大冲击。而"星链"(Starlink)卫星的密集发射,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千颗以上规模卫星的快速部署。  相似文献   

14.
<正>10月30日,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市举办。这个由中国航天两大集团公司,武汉市人民政府,中国宇航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论坛,被有关专家称为"中国商业航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站在发展潮头谋划战略布局与蓝图的一个里程碑"。够不够得上这样高的评价,暂且不论,能够在当前世界商业航天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聚合各方专家资源,为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把脉,还是非常必要的。商业航天是以市场为主导,具有商业盈利模式的  相似文献   

15.
正9月18日,太空探索与人类未来主题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论坛是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的重要分论坛之一,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宇航学会承办,旨在通过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航天主题演讲,让人们了解中国航天以及世界航天文化,提升公众航天科学素养,同时探索普及航天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会上,来自国内外的多位航天领域知名专家作了精彩演讲,他们围绕航天未来发展展望、商业航天发展应用与  相似文献   

16.
<正>8月30日,来自全球商业航天领域的各界精英聚首灵秀荆楚,第三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此助力国内外商业航天产业交流融汇。本次论坛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宇航学会等单位和机构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众议院科学委员会主席拉马尔·史密斯(Lamar Smith)认为本法案是改进商业航天器监管现状的一种"常识性方法"2017年6月8日,美国众议院科学委员会批准了《美国航天商业自由企业法案》,对商业遥感卫星和其他商业航天器的监管进行改革。法案由众议院科学委员会主席拉马尔·史密斯和8个共同提案人正式提出。本文将对法案的提出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并提出几点结论。1法案提出背景现行商业航天监管制度美国的商业航天与管理制度发展较早并根据实  相似文献   

18.
美国航天工业协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马里恩·布莱克,在2009年4月2日召开的卫星管制听证会上表示,卫星出口管制条例正在妨碍美国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必须进行修正,以保护美国航天业基础。布莱克表示,如果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美国出口管制体系现代化,并且增强与盟国的航天贸易,美国很可能失去航天业领导地位和参与全球航天业竞争的能力。自1998年商业卫星出口管制条例实施以来,  相似文献   

19.
正9月12日,第二届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举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主办方之一,携多项航天成果闪耀论坛。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孙为钢在作大会主题报告时透露,近年来,集团公司在持续稳定提供通信卫星运营服务的同时,着力拓展商业卫星遥感领域,于去年正式启动"16+4+4+X"商业遥感卫星业务。年底前,集团公司将首发两颗卫星,构建我国空间高分辨率商业  相似文献   

20.
商业航天是指以商业为目的并用市场化的模式运行的航天活动。实际上,在应用卫星领域,如通信卫星和遥感卫星等,早就开始了市场化过程,并取得了很大成效。在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个进程并未引起人们的过度关注。当一个行业的技术和产品已足够成熟,把它推向市场和进行商业运作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最近几年,商业航天的话题再次引起国际航天界的关注,则是因为美国在载人航天领域首先引入了商业和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