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齐锐 《太空探索》1999,(3):22-23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在这颗美丽的行星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那么其它类似太阳这样的恒星周围,是否会存在行星呢?如果存在行星会不会有一颗行星的环境与地球近似,而适于生命的形成呢?近一时期,各国天文学家都在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利用迅速发展的空间技术,搜索太阳系外的行星。其中,哈勃太空望远镜带给我们一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行星和生命     
宇宙中有无穷的奥秘,其中最大的奥秘是生命现象。组成生命的元素虽然是恒星的核灰烬,但生命的形成和发展却是在行星上,所以我们把行星和生命放在一起来介绍。 行星的形成 恒星死亡时抛洒在太空的氢、氦和重元素,形成星际气体和尘埃云团,它们在收缩形成恒星时旋转速度加快,离心力增大。离心力最大的是云团赤道区,它对云团向内收缩起阻碍作用,就是说使引力变弱,收缩率比其它区域小,结果使收缩  相似文献   

3.
光帆     
宇宙中竟然有大量的行星,天文学家的这一发现使得科幻小说中我们对于星系外的世界的梦想慢慢在实现。研究这些遥远的行星能告诉我们地球究竟有多神奇,而且也会使我们对太空中我们的居所有更多的了解。这样的想法促使美国航空航天局开始对星星进行观测。但是观测是一回事,要对它们进行实地探索是非常困难的。如果  相似文献   

4.
晓东 《飞碟探索》2009,(12):41-41
天文学家利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观察到土星拥有前所未有的巨大行星环.这个无法用肉眼望见的行星环,从距离土星数百万千米处往太空延伸,覆盖的空间足足可以塞入10亿颗地球。  相似文献   

5.
新闻左右看     
《飞碟探索》2012,(1):5-5
太空“新地球” 美国航空航天局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首颗类似地球的、适合居住的行星。美国航空航天局发言人约书亚·巴克说,此次发现的“开普勒-22b”是从2000余颗候选行星中证实的首颗太阳系外最类似地球的行星,位于天体“宜居带”的正中位置。  相似文献   

6.
太空中有颗最亮的星星,除了灿烂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以外,就数它的光辉最明亮,它有时闪耀在东方地平线上,有时镶嵌在西边的半空中。它就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著名的一颗行星——金星。在我国,我们的祖先把金星称作“太白金星”,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太白金星被描写成为一位慈祥  相似文献   

7.
正广袤无垠的太空中飘浮着无数尘埃。它们极其微小,肉眼根本看不见;它们以每秒400千米的速度穿行于太空,比子弹快好几百倍。最为重要的是,它们隐藏着来自遥远太空的大量信息。这就是天文学家萨沙·科恩普夫在2004年变得越来越兴奋的缘故。那一年,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在飞临土星时遇到了尘埃云。当时,科恩普夫是科罗拉多大学的行星科学家,也参与了  相似文献   

8.
张元国 《飞碟探索》2012,(12):32-34
时至今日,人类虽已将探索宇宙的触角伸向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系统,但对太阳系家园里的一些奥秘都仍然知之甚少。不过,凭借各路探测器在太空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太阳系小心翼翼守护着的那些秘密也许就要被我们一一揭开了!  相似文献   

9.
理解时间     
理·解·时·间李万成不明飞行物现象以及许多神秘的人类遗迹留给人们太多的悬念,放眼太空不知坐标何处才有存在生命的行星。在探索外星乘具抵达地球的可能性上,技术问题虽远未解决,但总可理喻,那属发现和利用的问题,至于时间,我们应怎样理解?也寄托着发现和利用吗...  相似文献   

10.
我不想在旅游旺季去人山人海的火星和金星凑热闹,就选择了土卫六作为太空度假韵目的地。土卫六像行星一样呈圆形。像行星一样拥有大气层,却又不是行星。它是土星众多的卫星中最大的一颗。首先,它拥有绝佳的视野!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光环围绕的美丽土星。  相似文献   

11.
太空中有颗最亮的星星,除了灿烂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以外,就数它的光辉最明亮,它有时闪耀在东方地平线上,有时镶嵌在西边的半空中.它就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著名的一颗行星--金星.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飞得最快的航天器、人类发射的第一个冥王星探测器——"新视野号",经过约9年的行星际旅行,于2015年1月15日抵达距地球约47亿千米的冥王星附近,开始探测冥王星、冥卫、以及它们所处的柯伊柏带其他天体。柯伊柏带是1992年才发现的太阳系新大陆,虽然冥王星已被重新定义为矮行星,却从一颗颇具争议的行星成为数千颗冰冻小天体的"领头羊"。本文介绍了"新视野号"的科学目标和有效载荷,分析了"新视野号"采用的探测器长期休眠、木星借力、太空核能等关键技术,探讨了冥王星和柯伊柏带探测的意义。作为太阳系的冷库,柯伊伯带天体保留着太阳系形成时的原始状态,对它的探测,有助于揭示太阳系行星形成时的关键环节。"新视野号"也可能发现新的太阳系行星,其成果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太阳系。  相似文献   

13.
文青 《国际太空》2005,(1):14-14
美国航宇局近期表示,他们正在试验一项新的太空技术,建立一种以激光为传输介质的行星间的数据传输系统。如果这项试验最终获得成功的话,在未来太空探索中,将会使数据传输速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齐郁 《飞碟探索》2012,(3):47-47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已经发现了新的证据,表明行星也许能够从死亡恒星的灰烬中产生。这台红外望远镜对一颗脉冲星,即恒星爆炸后留下的残骸的周围进行了扫描,发现了一个围绕其旋转的物质盘,它是由恒星在垂死挣扎时抛出的碎片所组  相似文献   

15.
朱毅麟 《太空探索》2006,(12):20-21
第十二节 揭开金星之谜 太空中有颗最亮的星星,除了灿烂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以外,就数它的光辉最明亮,它有时闪耀在东方地平线上,有时镶嵌在西边的半空中。它就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著名的一颗行星——金星。  相似文献   

16.
地球是在太阳系早期由于岩石间相互碰撞 ,形成各个行星时诞生的。地球在形成之初是由液态岩石构成的 ,直到今天它的内部仍是液态的、流动的。而在引力极小的太空 ,液态物质会自动聚合成球形。地球就是这样在太空运行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圆形。太空中较小的天体由于自身引力较弱 ,所以即使形成固态星体也无法形成圆形。地球由于体积大 ,它的引力也足以使之变圆。实际上 ,如果不是因地震板块运动使山峰变高 ,引力作用会使地球越来越圆。地球为什么是圆的?@阿因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布了DART任务的最新进展,计划发射一艘太空飞船高速碰撞具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并改变它的运行轨迹。美国航空航天局行星防御官员林德利·约翰逊说,DART是美国航空航天局证实“动能撞击器技术”的第一项太空任务,届时,太空飞船碰撞小行星的速度是5.9千米/秒,是子弹速度的9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
自50年前首次进入太空以来,人类已经向外迈出了一大步,而未来10年我们将更进一步。从行星到其他目标,让我们一一数来:水星:美国航宇局信使号探测器于2010年3月18日抵达。金星:欧洲空间局的"金星快车"正在轨道上研究金星大气;日本2010年发  相似文献   

19.
地球诞生记     
奇迹 《飞碟探索》2006,(8):49-51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从太空中望去,今天的地球是一个充满着生机与希望的大家庭,人类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将我们共同的家园细心装扮,但是,你知道最初我们的家园--地球是什么样的吗?她又是如何在浩瀚的宇宙中形成的呢?本文讲述了这一天早些时候发生的一系列惊人事件,这些事件把一颗狂暴恐怖的行星变成了我们熟知的地球.  相似文献   

20.
长久以来,人类一直致力于探寻宇宙中是否存在另一颗地球.时至今日,凭着智慧和毅力,人类终于发现了第一颗太阳系外的行星--飞马座51号,而后陆陆续续又找到了20颗以上的外太阳系行星.然而,这些新发现的行星,是否和地球以同样的方式形成?在它们之中是否也存在着另一个文明世界?这些都是我们急欲寻求解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