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坤  李伟 《民航科技》2006,(1):58-59
本文论述了对B737—300型和737NG飞机驾驶舱风挡玻璃的损伤判断和日常维护要求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产各型飞机舱盖玻璃所用的材料并进行了性能比较;介绍了飞机舱盖玻璃的主要故障模式并分别给予了故障原因分析;提出了提高飞机舱盖玻璃的抗故障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现代战争中,防空武器性能不断提升,对飞机造成的威胁越来越大,确定飞机受到打击时的杀伤状态及杀伤等级成为飞机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飞机被防空武器击中时,可能发生机翼脱离损伤,其质量、面积产生明显变化,将导致飞机的重心、气动特性的变化,严重危害飞机的稳定性。针对上述情况,以某型作战飞机为例,建立损伤情况下的飞机模型,综合分析机翼脱离损伤对飞机重量、重心和机翼面积带来的影响;建立损伤飞机的气动模型,计算损伤飞机气动特性的变化情况。基于这些变化,分析损伤对飞机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建立损伤状态下的动力学方程,计算损伤飞机的失控时间,依此确定飞机的杀伤等级。本文所做研究可用于在飞机设计过程中分析其杀伤状态及杀伤等级,为飞机设计时飞机杀伤的分析评估提供一种有效的解法。  相似文献   

4.
俄空军战斗机座舱玻璃的维修39001部队张德林俄罗斯空军部队一直很重视飞机座舱玻璃的维修。飞机座舱玻璃通常是利用软嵌固(用螺丝拉杆)、刚性螺栓嵌固或刚性无螺栓嵌固固定在座舱盖骨架上的,并且用密封胶沿整个骨架周边密封好。俄罗斯所使用的密封胶牌号有:y3...  相似文献   

5.
营运中的飞机,其结构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损伤.虽然飞机制造商给用户们提供了飞机结构修理手册,该手册是修理活动的行动指南,但由于实际损伤的部件、损伤的位置区域等诸多原因,相当一部分损伤是无法按照结构修理手册中的方法来处理,因此,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给这些损伤设计制定是一个科学的修理方案,从而迅速而正确地修复飞机结构上的损伤,使飞机尽早安全地投入运营无疑对航空公司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飞机发生非对称结构损伤时,飞机的质量、重心位置和气动特性都会发生突变,飞机机体的对称性遭到破坏,致使飞机的横纵向间运动产生强烈的耦合。针对飞机发生非对称结构损伤时导致的飞行控制问题,建立了非对称结构损伤飞机的损伤模型,并基于一种新型鲁棒容损控制策略,采用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和非线性动态逆相结合的方法,对飞机的姿态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兼顾了飞机系统的性能和对损伤的鲁棒性。最后,基于NASA的通用运输机模型,对所设计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姿态控制器有效地抑制了非对称结构损伤给飞机控制系统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扰动,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7.
民用运输机的座舱风挡玻璃是飞机上易于出现故障的部位。在中国民航每月下发的“各型飞机使用情况分析报告”中都会有不同公司和不同机型飞机的风挡玻璃出现炸裂现象的报告,而且这些炸裂又多在空中发生。这就要求飞机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这一问题,并在出现这种破损情况后能有措施保证飞机仍能安全飞行并完成飞行任务到达目的地。  相似文献   

8.
飞机结构的飞行安全与经济使用的矛盾迄今仍是一类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的世界性难题。作者通过飞机结构损伤研究发展历史的回顾,列举了近20年来国内外飞机结构发生的典型严重损伤与空中解体事故,总结指出:飞机结构的非线性损伤今后一个时期对飞行安全与经济使用所造成的威胁会更加严重。本文通过对飞机结构损伤复杂性的深刻认识,揭示了飞机结构损伤“非线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李戈岚  吴斌 《飞机设计》2007,27(5):24-30
在先进的复合材料飞机结构上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加筋板这种结构形式。因此,本文着重研究了复合材料变厚度加筋板后屈曲、冲击损伤与冲击损伤对承载能力的影响,以及复合材料变厚度加筋板冲击损伤、后屈曲、耐久性/损伤容限设计一体化综合试验方法。最后,作者根据多年从事飞机型号结构设计经验,并结合本文的研究结果,总结出15项复合材料变厚度加筋板后屈曲耐久性/损伤容限一体化设计技术,以期对我国预研新机的复合材料飞机结构设计,对已研飞机的复合材料飞机结构改进、评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深入解读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的结构适航要求基础上,明确了次要结构和主要结构失效对飞机适航的影响以及外场结构损伤处理要求,指出了允许损伤限制、临时修理和永久修理的适航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结构种类、损伤程度、损伤位置以及飞机许可停场时间等因素,提出了一种满足运输类飞机适航要求的外场结构损伤快速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