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989年10月18日升空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伽利略木星探测器后,美航宇局就有了金星和木星的新型探测器,从而大大提高了美国空间科学探测能力。伽利略探测器是继1989年5月4日发射的麦哲伦金星探测器之后,由航天飞机成功发射的第2颗行星探测器。该探测器在前往木星的过程中也将飞经金星。伽利略探测器完成部署后,航天飞机的5名宇航员进行了大量地球观测、材料加工和大气臭氧测量工作。 NASA主管空间科学的副局长伦纳德菲斯克说,这颗探测器的发射时间推迟了7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美国航宇局的先驱者金星探测器发现:金星大气层所含有的氪和氙要比地球的含量大三倍左右。探测器是在1978年12月下降穿过了金星大气层,其探测结果是密执安大学的分析工作发现的。航宇局认为,这个发现是首次对金星大气氪含量的测量。早期的先驱者金星探测结果还发现:金星的氩要比地球的含量大75倍。综合结果表明,金星含有的氩/氪比例大约是700:1,而地球和火星则是30:1,太阳是2000:1。因此,金星大气层要比火星或地球更与太阳相似一些。密执安大学通过假设解释这个现象时说:这是金星50万年演变的结果,以前从太阳来  相似文献   

3.
金星火山和气候探测任务(Venus Volcano Imaging and Climate Explorer,VOICE)聚焦金星火山与热演化历史、水与板块运动、内部结构和动力学、气候演化和生命信息探索等重大科学问题,提出采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 、下视与临边结合的微波辐射探测仪(Microwave Radiometric Sounder,MWRS)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多光谱成像仪(Ultraviolet-Visible-Near Infrared Multispectral Imager,UVN-MSI)等三个先进的有效载荷,在350 km圆轨道上对金星全球表面和大气联合探测。 PolSAR将对金星全球表面进行高分辨多极化雷达成像;MWRS将对金星全球云下大气的热力结构和化学组成,云中可能的宜居环境及与生命相关大气成分进行探测;UVN-MSI则实现大气全貌成像、表面光谱成像和闪电检测。通过多种先进探测载荷和技术手段的结合,VOICE任务将揭示金星构造热演化历史和超温室效应机理,探索其宜居性和生命信息。VOICE任务的实施将实现国际金星研究探索中许多“零”的突破,为理解行星宜居性和太阳系演化提供极为关键的观测支持,对提升中国在国际深空探测与空间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全球空间探测活动经历半个世纪的发展,正日益步入稳步和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主要航天国家继续在空间探测技术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全球共进行了2次新的空间探测器发射,另有1个空间探测器结束任务使命.目前,全球共有32个空间探测器在轨工作或在飞行之中.按照探测目标的不同,分别是火星探测器8个、月球探测器4个、小行星探测器5个、金星探测器1个、木星探测器1个、土星探测器1个、冥王星探测器1个、太阳探测器6个、行星际探测器2个、深空技术试验器1个以及地球以远深空望远镜2个.按所属国家划分,32个在轨飞行的空间探测器分别是美国20个、欧洲5个、日本4个、中国2个和印度1个.  相似文献   

5.
1989年5月4日,美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于东部夏令时间下午2:47(比预定时间晚59分)发射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在5天的飞行任务中,在绕地球5周后从阿特兰蒂斯号上成功地投放了“麦哲伦”金星探测器,该探测器顺利地向金星飞行。从航天飞机上投放耗资总额为715亿日元的“麦哲伦”金星探测器,这是停止发射行星探测器11年之久恢复发射后的第一个行星探测器,它将向距离2.55亿公里的金星作15个月的长期旅行。  相似文献   

6.
近日,金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这是因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张铁龙等与奥地利、美国科学家合作,利用欧洲"金星快车"探测器的磁场探测数据,首次在金星的诱发磁层中发现了磁场重联现象,研究成果发表在2012年4月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上。这一发现对金星大气演化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它象一把大铁锹,头朝下在大气中运动,更确切的名字叫冲浪板,事实上它是空间飞行器的实验室设计品——声波飞行器(Waverider)。目前在太阳系内飞行的飞行器,是借助行星引力场助推的方法,提高其飞行速度。例如伽利略探测器,先绕地球飞行,经地球引力场助推,飞向金星,绕飞金星,又经过金星引力场助推,再飞向地球,再获得地球引力场助推。这三次引力场助推——三次提高探测器的飞行速度,使探测器穿过小行星带(目前正在这一段飞行),飞回地球,最后一次借助地球引力场助推,飞向木星,时间长达6年。  相似文献   

8.
摘要: 金星探测需要超长距离低码率传输,因而金星探测器需要保持其数传天线指向地球.相对于地球轨道飞行器来说,金星探测器距离太阳更近,需要固定散热面来维持探测器内的温度.提供一种基于在金星探测器偏置安装天线的姿态指向设计,能够保证从金星向地球传输数据并且维持散热面远离太阳.而此设计旨在减少数传天线的数量至一根同时将两个固定平面作为散热面.还提供两种详细方案来控制姿态机动来保证在数传天线始终指向地球的同时在特定节点切换散热面.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6月12日是苏联发射"金星"4号探测器50周年纪念日。在太空探索的历史上,"金星"4号是人类首次成功地实现既对金星大气进行探测又坠毁在金星表面的航天器,因而值得纪念。天空中最亮的星星金星是处于水星和地球之间的一颗行星,被看作是地球的孪生星球。自古以来人们通常把它称作太白金星或太白星。除了太阳和月球以外,它是人的肉眼能够看到的最为明亮的天体。由于金星被浓密的大气层所包围,所以给地面上的天文观测带来很多困  相似文献   

10.
正金星探测(下)金星,这颗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气等浓密气体覆盖的星球依旧神秘,现有研究表明,数十亿年前的金星大气与现在的地球大气相仿,但现在的金星表面却是炼狱般的存在。对金星的进一步探测与研究将展现的不仅仅是金星的过去,还关系到我们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1月1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采用宇宙神-5(Atlas-5)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变”(MAVEN,音译为“马文”)探测器。目前,探测器太阳翼已成功展开,飞向火星,预计2014年9月到达火星。
  “马文”探测器是全球第一个专门研究火星上层大气的探测器,预计工作时间为1年,探测目的是研究火星上层大气、电离层以及与太阳和太阳风的相互作用;研究长期以来某些从火星大气挥发到太空中的易挥发物质的作用,例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等,从而研究火星大气、气候、液态水和火星的可居住性等。
  “马文”项目由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管理,整个项目耗资6.7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美国预定1989年4月28日发射“麦哲伦”金星探测器,同年11月发射“伽利略”木星探测器,这是美国相隔11年之久又重新恢复发射探测器。连续航行10年以上的“旅行者”探测器于1988年8月接近海王星。“麦哲伦”探测器在航天飞机上绕地球轨道飞行后,加速飞行脱离地球引力,在大约进行240天旅行后到达金星。金星与地球相邻,其大  相似文献   

13.
金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距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所以人类对太阳系行星的探测首先是从金星开始的.人类已向金星发射了31个空间探测器,其中22个成功,9个失败.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日本在空间探测方面一扫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失踪的阴霾,连续成功发射了3个别具一格的空间探测器。其中月亮女神月球探测器和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已出色完成了任务,在全球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而日本首个金星探测器——黎明号正在飞往金星轨道的途中,此举使日本成为继苏联、美国、欧洲空间局之后,世界第4个发射金星探测器的国家或组织。这些都无疑给日本航天事业注射了一针强心剂。  相似文献   

15.
日本环境观测技术卫星(APEOS-2),是对其地球观测平台技术卫星(ADEOS)大面积观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人类共同关心的地球环境问题,日本拟从弄清全球规模的水、能量循环的机理入手,通过ADEOS-2卫星获得大量珍贵的地球科学数据。该卫星拟于1998年用H-2火箭发射。为达到上述目标,ADEOS-2卫星上应该搭载能提供下列数据集的探测器,其中最为核心的探测器有高性能微波扫描辐射计(AMSR)和全球成像器(GLI),此外,还搭载其它机构的探测器,如环境厅的改进型大气边缘红外分光计(ILAS-2…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8日8点45分,通过借助地球、金星和水星引力飞行6年半的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器,经过15分钟的近水星制动,以1.6千米/秒的速度进入水星轨道,成为世界第1颗水星探测卫星。它将对水星进行为期1年的科学考  相似文献   

17.
刘嘉宁 《国际太空》2014,(11):18-23
在连续工作超过8年,圆满完成了所有预定的科学任务之后,欧洲航天局(E S A)的"金星快车"(V e n u s Express)探测器于2014年6月18日-7月11日执行了本次探索的最后一个实验—气动减速(aerobreaking)。在此期间,"金星快车"利用大气摩擦降低了探测器的速度,使其近地点高度从250km降低至131~135km。幸运的是,"金星快车"经受住了考验,并被重新拉回到近地点高度450km的椭圆轨道继续观测,直到耗尽最后的燃料。  相似文献   

18.
根据科学家研究认为,宇宙其它星球上将可能有跟地球人类一样的生命,称之为“外星人”或“宇宙人”.火星与金星跟人类地球邻近的星体,科学家对火星、金星的研究,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地球上天气的变化情况.因此,火星与金星向来就被科学家看成是两座自然的实验室,人们可以从中研究出有关行星大气的总体理  相似文献   

19.
小光 《国际太空》2005,(10):9-14
2005年10月26日,欧洲将使用俄罗斯火箭发射“金星快车”探测器,本文将对该探测器的科学仪器及一些分系统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正>除了太阳和月球以外,金星是人的肉眼能够看到的最为明亮的天体。由于金星被浓密的大气层所包围,从地面上进行天文观测不容易看清它的真实面目,所以在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以后,发射航天器探测金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除地球之外,第一个被航天探测的就是金星。今年6月,美国和欧洲研究人员分析"金星快车"探测器传回的数据,发现金星上存在着活跃的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