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Kevlar/Nomex蜂窝夹层结构微带阵天线电气板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带天线广泛应用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天线.文章对Kevlar/Nomex蜂窝夹层结构微带天线的材料、制造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带天线采用Kevlar/Nomex蜂窝夹层结构制造工艺,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微带天线的阻抗频带窄的缺点,分析比较了扩展微带天线频带宽度的几种途径。通过采用双层结构的加寄生元的参差调谐技术,使微带天线元的阻抗频带宽度得到了显著地提高。并以此宽频带微带天线为阵元,设计了四元串馈阵和四元并馈阵两种形式的微带天线阵。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馈电形式的微带天线阵均能满足高分辨率微波遥感成像雷达对天线阵阻抗带宽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微带天线的基本电磁场理论为依据,对微带天线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建模仿真,设计频带为4.5GHz~5.0GHz的天线,要求在该频段天线的驻波比VSWR〈1.6,平均增益为28~29.5dB。在设计中采用微带U_Slot矩形贴片作为单元,引入π结构,采用近邻耦合方式进行馈电,组成天线阵列来实现。设计结果通过实验室提供的天线测量设备进行测试,软件仿真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用微波谐振腔模型理论对矩形和圆形微带天线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给出有关计算微带天线参量公式和几组曲线,供设计微带天线作参考.从分析结果可看出,仅考虑腔中基模,即用单模理论方法分析虽简单,但误差较大.因此,必须采用多模理论分析方法,才能取得较精确的结果.最后简要介绍国内外航天技术中应用微带天线概况.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优良的微带天线——交叉馈电微带天线阵,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6.
圆极化双层微带天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经验公式和软件仿真结合的方法分别设计 S波段、C波段的圆极化双层微带天线 ,在驻波比 VSWR小于 2的情况下 ,天线的阻抗带宽达到 1 8.2 %。对双层微带天线工作在不同频段时的圆极化特性进行研究 ,并对 C波段出现的轴比变差、方向图不对称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叠层双频圆极化微带天线 ,它有低剖面 ,重量轻 ,体积小等优点。这种双频微带天线利用圆形微带天线辐射贴片中心的谐振电阻为 0的特性 ,将两个频带的圆极化微带天线层叠放置 ,形成一个双频工作的圆极化微带天线  相似文献   

8.
文章设计了一种电容耦合四点馈电的宽带双层微带天线,该天线可以工作在北斗、GPS、GALILEO和GLONASS四大导航卫星工作频段,可以用作导航系统地面终端天线.天线单元采用电容耦合四点馈电的双层空气微带圆极化天线形式,在双点谐振特性的双层空气微带天线基础上,结合电容耦合馈电技术构成三点谐振特性,进一步展宽天线带宽.为了实现低剖面、小型化、微带形式的宽带馈电网络采用双层结构集成设计,由Wilkinson功分器和宽带Schiffman移相器实现相应的幅相配置.对提出的天线进行了仿真设计和优化,仿真设计结果表明,在四大卫星导航卫星系统1.1 GHz~1.6GHz工作频段内,天线电压驻波比小于1.4,增益方向图和圆极化轴比特性都满足设计要求,该天线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地面多模用户终端.  相似文献   

9.
张群  刘波 《空间电子技术》2009,6(4):88-90,98
迄今为止,多数文献只着眼于通过采用多层贴片结构来展宽微带天线的阻抗带宽,这使天线的可调参数多、结构安装复杂,对于带宽要求比较苛刻的情况可以通过多层贴片叠带来实现;对于带宽要求不太苛刻的情况,可以采用泪珠状探针来展宽微带天线的带宽。文章着重强调的是泪珠状探针可以减弱探针带来的电感效应,实现阻抗匹配,使得微带天线在满足VSWR≤1.3的条件下,带宽可以达到5%以上;满足VSWR≤1.5的条件下,带宽可以达到8%以上;满足VSWR≤2的条件下,带宽可以达到15%以上。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低剖面微带天线带宽窄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度仅为0.11λ0的双层贴片开槽微带天线,通过双贴片同时馈电的方式,展宽了微带天线的带宽,实现了驻波带宽达到17.9%。经过HFSS (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高频结构仿真器)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单元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特性,驻波带宽在17.9%,增益为5.89 d B,符合宽带天线的标准。将该天线单元组成6×6阵列,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天线在31.0 GHz~36.5 GHz频带范围内VSWR(电压驻波比)≤2,相对带宽达到16.4%,增益达到20.28 d B,-60°~60°扫描范围内具有良好辐射特性。该天线具有小型化、易于集成、制造简单等优点,可用于多种通信系统中,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机载、弹载等平台的空间有限,设计了一种双指数渐变结构的超宽带Vivaldi天线。天线由微带渐变线馈电,通过矩形共面带线阻抗变换器将小型的超宽带巴伦与天线集成,从而获得2~18GHz的带宽。仿真结果表明:在2~18GHz的工作频段内,天线的回波损耗小于-10dB,天线增益最高可达到10.5dB以上,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将所设计的Vivaldi天线放置于一金属腔体内,对金属腔体对天线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将天线单元放置于金属腔体后,辐射方向相对于原来的辐射方向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转,但随着频率增高,偏转角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2.
测向系统对于频带宽度、测角精度及测向范围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对于接收天线的频率响应、阻抗带宽特性进行了可重构设计,以达到测向系统对宽频带的要求。同时,在所设计天线元方向特性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比幅测向算法nABD进行研究,给出相应的天线元加权系数调整方法,以获得较优的测角精度和测向范围。由仿真结果可知,所设计天线具有较好的工作频率范围与可重构阻带特性,所提测向算法可以获得较高的角度分辨率和较大的测向范围。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了Vivaldi天线的散射特性,根据分析Vivaldi天线的工作特点,在不破坏辐射单元上电流分布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辐射贴片的外形,设计出了一种低RCS双指数Vivaldi天线。与常规Vivaldi天线相比,改进天线在2GHz-8GHz的宽频带范围内单站RCS得到了很好的减缩,而相对带宽基本不变,工作频带内增益最大损失0.4dB。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设计了在Ku频段窄边开缝的行波阵波导缝隙天线。首先设计了单根的开槽缝隙天线,其增益可达23.69dB以上,在方位面波束宽度为1.4°,副瓣电平均低于-15dB。64根开槽缝隙天线组阵后能够在4%的带宽内实现增益大于41.88dB,波束宽度在1.4°左右,副瓣电平均低于-13dB。仿真与测试结果均可以表明,该天线能够在Ku波段实现高增益和低副瓣、指向性好,并具有低剖面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颜剑  陈进辉 《遥测遥控》2020,41(3):61-64
研究设计一套遥测天线升降机构谐振频率的测试方法。经测试,遥测天线升降机构不会与天线发生共振,遥测天线谐振频率约为18Hz,升降机构垂直方向的最低谐振频率为12.82Hz,侧向方向的最低谐振频率为25.64Hz,前后方向的最低谐振频率为38.46Hz。  相似文献   

16.
该设计结合科研实际需求,研制了工作在C频段的“推扫式”卫星扫描天线。首先,从“推扫式”卫星扫描天线的原理出发,对所需要的环焦反射面进行了优化建模,提出一种新型扇形反射面圆角化的方案,并针对密集馈源阵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得到了馈源的位置坐标,在仿真软件GRASP中构造反射面天线的整体模型。为了使密集馈源阵的主波束满足设计指标,设计了遗传算法优化合成后的波束来实现对主波束的优化,通过改变馈源阵的幅相值以达到天线方向图的设计要求,利用仿真优化得到了C频段中心波束达到设计指标所需要的馈源阵规模。最后,对整体模型进行了加工组装。使用近场测量的方法在微波暗室中对天线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天线波束宽度为0.6°时,主波束效率为98.17%,大于98%,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附加寄生单元的方式扩展频段,设计一种新型的PIFA三频手机天线。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计算该天线的回波损耗和方向图。仿真结果表明,天线在相应的三个工作频带(GSM900/DCS1800/ISM2450)内回波损耗S11<7.5dB(VSWR<2.5),增益大于0dB i,满足了无线通信系统对频段和带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微带阵列天线的带内雷达散射截面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天线表面加载共面紧凑型光子晶体结构(UC‐EBG),通过散射对消,实现天线雷达散射截面(RCS)减缩的方法。分析了在不同参数下UC‐EBG结构同向反射相位带隙随频率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加载U C‐EBG结构后,阵列天线各个阵元的回波损耗基本保持不变,天线的增益有所增加,同时天线带内RCS最大减缩达到18dB。证实了U C‐EBG可以应用于阵列天线的带内隐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