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机场碳排放认可(ACA)是由国际机场协会欧洲区(ACI Europe)于2009年发起的一个专门针对机场碳排放的认可计划,旨在评估机场在管理和减少碳排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在ACA发展的第五年,越来越多的机场加入了碳排放认可的行列。一、起源于欧洲的ACA近几十年来,欧洲机场一直致力于减少机场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噪音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的影响。而近十年,气候变化给全球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民航业也造成了新的冲击,温室气体减排压力正日趋增加。因此,整个民航领域乃至机场行业对于温室气体减排和减缓气候变化都极为重视。  相似文献   

2.
<正>机场碳排放认可计划(Airport Carbon Accreditation,ACA)是一项严格按照ISO 14064-3(温室气体声明审定与核查的规范及指南)进行的认可活动。它的认可对象是机场根据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依据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编制而成的机场碳足迹报告。作为一项专业与复杂的工作,机场碳排放认可的完成,通常需要有资质的专业认可机构、机场以及咨询服务公司的共同参与和合作。一、机场碳排放源的分类与定义根据GHG Protocol的定义,结合《机场碳排放认可指南》,机场碳排放源分为3类:直接排放、能源间接排放、其他间接排放,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民航系统的碳排放问题主要集中在航空器和地面保障车辆的燃油排放,机场需要减少航空器地面滑行和等待时间,提升地面保障服务的响应速度来降低碳排放,而地面保障资源集约化就是实现机场低碳运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数据,航空运输业碳排放量约占交通运输行业的10%,约占全球总碳排放总量的3%。航空运输业碳排放主要有三大来源:航空器航空燃油燃烧、与航空器相关的地面排放和航空相关的电力使用等,其中航空器排放占93%,机场相关设施、设备地面排放占7%。从2013年到2019年,全球民航运输业碳排放量已超过国际民航组织预测数值的70%。气候行动追踪组织将航空业碳中和发展目标进展评为“严重不足”,如果不加控制,  相似文献   

5.
媒体集萃     
《中国民用航空》2009,(11):8-8,10
政府放弃中小机场 不利于机场业健康发展;空铁“窝里斗”有助消除垄断激发竞争;航空与高铁 强强竞争更利于自身发展;碳排放收费渐近 国内航空尚无应对之策;非航业务或能拯救航空公司;  相似文献   

6.
航空减排进行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所有飞往欧盟的航空公司已经开始第一年的航班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涉及欧盟机场的航班吨公里和排放数据。各航空公司今年的吨公里数据将作为2012年开始的碳交易的免费配额的分配基础。至此,欧盟航空碳排放交易已箭在弦上,距离2012年欧盟航空碳排放交易执行还有不到一年半时间,欧盟的步伐在一天天前进,全球航空业也在以不同方式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上,机场特许经营是机场运营管理的主要方式,也是机场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国际民航组织在机场收费体系中认为:机场应充分利用设施,尽可能地开发非航空商业活动以取得特许经营收入。我国机场业企业化运营较晚,机场特许经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还处于探索起步的初期阶段,但是机场特许经营在民航总局和各大机场中受到关注的程度却是与日俱增,普遍实施特许经营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8.
机场航班时刻优化是机场需求和容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一直是空中交通领域的研究重点。现有研究主要考虑机场容量和航班运行等约束,对单个机场的进离场航班时刻进行优化分配,目标是在尽可能地满足航空公司需求的前提下最大化利用机场容量。随着我国机场群的建设,机场群内各机场竞争关键空域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单独优化每个机场的时刻可能会导致不同机场的航班在关键空域点发生拥挤,造成航班延误。综合考虑机场和空域资源优化航班时刻是提升机场群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之一。特别是,考虑机场之间的公平性合理配置航班时刻至关重要,但鲜有相关工作开展。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考虑机场容量和空域容量的多目标航班时刻优化模型,实现对机场群系统资源的优化利用;然后,综合考虑了各机场在潜在离场冲突点的需求,构建了基于高峰时刻需求的机场公平性指标和整体度量,兼顾了机场群内各成员机场的功能定位。最后,通过粤港澳大湾区五机场实际航班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扩展性,为机场群层面各利益相关方的公平性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疆域辽阔,东低西高的地形分布,使我国目前17个高原机场(其中6个高高原机场)全部集中在西部地区。高原机场分为两类,一类为一般高原机场:海拔高度在1500米(4922英尺)及以上,但低于2438米(8000英尺)的机场;另一类为高高原机场:海拔高度在2438米(8000英尺)及以上的机场。高原机场海拔高,大气压力低,气象条件多变,地形复杂等特点,增加了机场、航空承运人的运行管理成本和运行难度。  相似文献   

10.
AReviewoftheAirport’s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SysteminEuropeandHongKong1999年11月24日-12月7日,我们分别对英国伦敦、挪威奥斯陆、法国巴黎及中国香港等地的5个机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间接走访了西班牙巴塞罗那新机场。笔者认为他们在机场建设和管理体制方面有许多地方都值得国内同行借鉴。一、机场总体规划1.高度重视总体规划在所考察的6个机场,无论是新建的还是改扩建的,也无论是大型机场还是中小型机场,机场管理部门对机场建设的总体规划都非常重视,无一例外地把总体规划作为机场建设最重要的前期工作,投入大量时间和…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高原机场建设进入迅猛发展阶段。根据国家中、长期交通规划,今后5年内将在西部地区新建、迁建28个支线机场,改扩建27个干线、支线机场,到2020年,西部地区机场数将达到100个。其中,近年兴建扩建的有广元机场、九寨黄龙机场、攀枝花机场、文山机场、万州机场、黎平机场、兴义机场、荔波机场、龙洞堡机场、贡嘎机场、邦达机场等,在建或拟建的有康定机场、乐山机场、阿里机场、  相似文献   

12.
AnAnalysisoftheConstructionofChineseAviationTown目前在我国多数大型机场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营的背景下,我国航空城建设随之方兴未艾。不少地方利用新建机场的契机,在机场邻近地区进行不同形式的航空城建设,有的航空城已初具雏形,如厦门航空城、珠海航空城等。严格意义上的航空城是指以航空运输为中心,依托大型机场而形成的卫星城镇,它所依托的机场为国际机场或国内主要干线机场,所依附的城市为特大城市或大城市。机场是航空城存在的基础,也是航空城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反过来的航空城的建设也将促进机场综合效益的提高,使机场…  相似文献   

13.
机场有着自然垄断性是机场规制的理论基础,也是处理机场与航空公司问战略协作关系的重要背景。虽然机场存存自然垄断性,但多数机场的垄断是不完全的,由此而形成了不同机场间的非充分性竞争。在构建机场管理体制和自身发展战略时,对这种竞争属性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据有关资料,“九五”期间的机场建设项目中,除一些迁建和改扩建工程外,大多数为支线机场。到2010年有近50个支线机场新建和复航。使得新建机场将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扩展,从沿海城市向内陆城市扩展,从而将在我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空中运输网络。支线机场指分布在各省、自治区,地面交通不太方便,空运量较少,年旅客吞吐量十万人次以下的地方机场。在交通不便的省(区),支线机场较为集中。如新疆有15个机场,四川有8个,内蒙古7个,云南7个。这些省(区)巴基本形成以省会干线机场为中心的与地区支线机场之间的辐射网络。以我国支线…  相似文献   

15.
中小机场在我国现有机场中占绝大部 分。这些机场的生产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民航事业的长远发展。最近,我们调查了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地区民航直属和地方管理的中小机场,并对另外一些中小机场近年来的生产经营情况作了初步分析。通过调查分析,了解了中小机场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促进中小机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中小机场的生产经营状况 中小机场是指年旅客吞吐量为 100万人次以下的机场。据统计,2000年我国有航班运营的机场139个(含军民合用机场),其中旅客吞吐量在100万人次以上的28个,100 万人次…  相似文献   

16.
中美机场管理模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机场属地化改革的实施,我国机场的管理模式和经济效益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机场如何面对新的发展机遇,调整好自身的发展策略,形成良性的发展机制,对我国民航整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深入研究和学习国外的机场管理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机场属地化改革的过程中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机场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机场管理模式与我国的机场管理模式进行了对比,并提出了改进机场管理的政策建议。我国机场现状和与航空发达国家的比较2001年我国共有定期航班运输机场…  相似文献   

17.
机场市场定位与运营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场作为民航运输市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民航运输市场供给和需求间的纽带。但长期以来,机场与航空公司相比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同时,机场的市场地位界定不甚清晰,使得机场的建设投资、经营管理、政府监管等往往出现偏差。 随着航空运输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对机场的运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认识机场的经济特性,明确机场的市场定位是机场经营运作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对提高机场的经营效益,加强民航业政府监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机场的经济特性机场属于基础设施领域,具有准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8.
机场枢纽化是航空公司建立枢纽航线 结构的前提和基础,其运作的最终目的是为航空公司实行枢纽化运营和形成枢纽航线结构(HSS)提供先机,它以航空公司在机场实现枢纽化的成功运营为标志,而得以成为名副其实的枢纽机场。从国外成功的经验来看,目前形成综合性的国际枢纽机场主要有三种途径: (1)不断挖掘现有机场改扩建的潜能,通过改扩建方式来逐步强化和奠定其枢纽职能,如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和芝加哥奥黑尔机场等。 (2)主要机场进行有限度扩建,由辅助机场承担部分次要功能,各机场在区域内进行分工和协作,形成区域性的机…  相似文献   

19.
一、机场的发展之路 随着航空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中地位的不断改变,机场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功能也在不断地演进。系统地来看,机场的发展遵循由功能单一向功能综合又向功能分离转变,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从机场群的角度来看待单个机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截至2012年,全国民用机场共183个,其中干线机场44个,支线机场139个。干线机场指各直辖市、省会、自治区首府以及一些重要城市的机场,其余为支线机场。根据民航十二五规划,2015年民用机场数量将增加到230个以上,新增的机场绝大部分为支线机场。未来支线机场数量的增长速度远远高过干线机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