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锡焊     
为了使航空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尽快适应时代的要求,配合航空电子产品”电装工艺通用规范”的实施,培训工艺人员和操作技工,使电子装配技术上一个新台阶并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本刊从1993年第1期起开辟“电装工艺讲座”专栏,分期介绍锡焊、清洗、涂覆、检测等关键电装工艺技术,交流经验,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2.
焊膏喷印技术是一种不需要钢网工装,直接将焊料按照设定的形状和厚度喷到印制板对应焊盘上的 工艺方法。焊膏喷印的位置及喷印量可灵活编程控制,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研发生产。在航空电子产品组 装过程中,片式贴装元器件在回流焊后出现较多锡珠的问题影响了焊膏喷印工艺的推广应用,经过工艺分析和 DOE 试验,在不降低锡量,甚至增加锡量的情况下,将锡珠产生率降低85%,满足IPC-A-610 的3 级高性能 电子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三化”的概念及其作用,分析了航空电子产品在研制生产的各个阶段如何推行“三化”工作,提出了开展“三化”工作的原则和基本思路。在航空电子产品设计中认真做好“三化”工作,可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提升科研人员的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4.
ICT测试技术在航空电子产品PCBA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航空电子产品印刷电路板组件(PCBA)日益复杂、测试需求量与日俱增的问题,分析了印刷电路板组件测试技术现状,阐述了自动在线测试即所谓ICT测试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指出了其适用场合和条件。结合航空电子产品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从几个维度思考了ICT测试技术在航空电子产品制造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ROSE/SEC法测试航空电子产品印制板组件(PCBA)的离子污染度,以测试结果反映水清洗效果,通过工序能力指数Cpk对工艺参数进行评价,同时运用统计过程控制(SPC)对清洗工序进行监控,实现对航空电子产品水清洗工艺清洗质量的提升.试验结果表明,降低PCBA相互遮挡面积可有效降低离子污染度.结合Xbar-S控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航空电子经历了分立式、联合式和综合式航空电子发展阶段,开放式、综合化、模块化航空电子是未来航空电子发展方向。在航空电子产品中大量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可编程元器件等复杂电子元器件。针对在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下航空电子产品生产制造过程和特点,分析了航空电子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影响质量的风险因素,提出了航空电子产品生产制造中防范质量风险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航空电子产品研制特点以及过程管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一表一图一文”的质量管理体 系正向改进策略,识别了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过程的不足,形成了相应的程序、规范和指南,明确了改进的方向。 同时,基于改进的成果形成了面向航空电子产品企业相关岗位角色的体系培训和认证平台。还提供了一种日常 管理过程改进的方法,有效推动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8.
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中心电子、火控系统技术委员会于1992年7月14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了航空电子产品制造技术研讨会. 会议听取了各单位试行“机载设备电子产品电装工艺通用规范”的情况,以及配套的电装工具应用意见;讨论了航空机载电子产品工艺技改方向;进一步落实了国产化电装工具计划。会议期间,香港宝隆洋行介绍了美国PACE制造的CREFT-25E表面安装器件组装维修系统和  相似文献   

9.
为了量化地评价航空紧固件生产流水线的平衡性并对其进行改善,对一种典型的航空紧固件生产流水线进行了分析,结合流水线平衡的概念和航空紧固件生产流水线的特点,通过公式推导建立了一套可以从不同角度量化评价流水线平衡性的指标体系,阐述了其应用的方法和可行性;通过对比几种当前主要的研究流水线平衡的方法,指出航空紧固件生产流水线的平衡更适合采用工业工程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了平衡性改进问题的解决思路,指出瓶颈工序对流水线的平衡性有重要影响,通过缩短瓶颈工序的加工时间可使整条流水线的平衡性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也使流水线上各工序的加工效率获得显著提升。最后通过实例计算对以上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应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10.
航宇薄壳结构的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满足航空、航天薄壳焊接结构在制造过程中对几何型面的严格技术要求,研究开发了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新技术。此项技术保证了在焊接过程中对变形积极主动的控制,达到了焊后完全无变形的要求,取消了焊后矫形工序,已成功地应用于航空发动机耐热合金薄壁机匣和运载火箭铝合金燃料贮箱的焊接。用“静态”控制方法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动态”控制新方法均可定量地控制焊缝区的不协调应变量,获得焊后低应力无变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航空电整机产品装配线的生产效率,应对航电整机产品装配工艺复杂,批量小、品种多的特点, 应用精益生产理论对航电整机产品装配产线进行优化研究。本文以航电整机产品装配工艺为分析依据,以装配 工艺、空间占地、人员数量为约束条件,通过运用价值流分析定位产线改善目标;通过工时平衡分析和操作标 准化方法改进装配工艺;在改善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物料传送线、设计流转料箱等方式,重新布局产线和 改进装配设备,使得产线产能提高60% 以上,对航电整机产品的现代化生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SMT器件的生产和管理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当前的制造业形势、背景及航空微电子制造技术的发展特点出发,结合我所新产品开发和制造流程分析了当前的生产管理状况,对航空业进一步发展表面组装技术及其流水线规划和生产管理流程再造提出了建设性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综合航电系统飞机燃油量指示故障,从油量系统的结构、原理、功能、走线、软件及配置等方面分析油量采集、信号处理和输出显示子系统,按故障树的方法重点对综合航电系统的硬件、软件及配置和线路,最后查找出故障原因并针对该机群5年来该组件的故障次数及原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航空电子研发企业产品型谱不收敛、新技术应用风险高等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一种用于支撑产品线统标统型的新型研发模式,通过构建支撑产品线统标统型的产品技术研发体系,推进平台CBB在产品线各层级中的广泛共享复用,实现产品的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研制。实践结果表明,该研发模式可有效促进企业研发成本、质量、进度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直接维修成本(DMC)是衡量飞机维修经济性的关键指标。整架机的DMC可以分解为各部件的DMC。介绍了航空电子设备DMC分析和控制系统,阐述了国内航电设备供应商DMC预计方面的问题,针对经验数据匮乏的问题,根据产品可靠性、维修性参数,结合航电设备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航电设备DMC预计方法。实验证明,方法不依赖于经验数据,可以较准确的预测实际DMC,适用于DMC系统运行的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Arinc 661规范的解决方案,它采用VapsXT为工具,针对座舱显示应用,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符合规范的座舱显示系统标准部件库框架,为研发航电显示产品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平台.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本文提出的座舱显示系统内核标准部件库框架,可以方便地对部件库进行扩展.  相似文献   

17.
根据未来飞机航电系统的拓扑结构以及机载各类数据特征,提出了一种高性能、高吞吐量和高可靠性的机载网络存储系统设计方法,从而满足了未来飞机对高性能存储系统的需求,允许机载各个设备客户端对服务器进行透明的文件访问,实现了跨平台的数据共享,为网络存储系统关键技术在航空产品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High performance communications, navig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CNI) functions on modern military aircraft are increasingly required for mission readiness. The operation of simultaneous waveforms through an integrated avionics rack of shared resources becomes a test in moving data rapidly from one signal processing stage to the next. The IEEE 1394, or Firewire, is a commercial high bandwidth bus whose 64-bit addressing and maximum 400 Mbits/second throughput satisfies this demanding military avionics interconnect need. The challenge in applying this commercial product to integrated avionics is the requirement to seamlessly add message priority encoding. By having message priorities, the slower strategic communications links will not impair the performance of higher data rate tactical communications, thereby avoiding potentially life-threatening bottlenecks. The flight environment imposes additional challenges to ruggedize the cabling between integrated avionics racks and to utilize the full capabilities of the Firewire bus. A discussion of the physical, data link, network, and transport layers, as used in avionics applications will be done. Additionally, the versatility of 1394 in military avionics with its variable channel sizes, bandwidth on demand, hierarchical addressing, and upgrade to 800 and 1600 Mbps with a 64-bit wide data path, is emphasized. Finally, system maintenance advantages of 1394's hot pluggable features are discussed, with an eye toward cost reduction on the flight line and total operational time of the aircraft avionics systems  相似文献   

19.
以焊接无铅BGA器件为目的,在三种主要焊接工艺方法中选择有铅焊料焊无铅BGA的工艺方法.通过调整回流焊炉各温区参数,得到适用于这种工艺方法的温度曲线,并通过外观、X射线、染色与渗透、剪切力、金相剖切对焊接质量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方法焊接的无铅BGA焊点外观符合目检要求;X射线下没有发现焊点的明显缺陷;环境试验后,焊点的剪切力符合标准要求;染色试验未发现被染色的焊球;焊点的金相图显示结合处焊接良好,且满足合格焊点的金属间化合物厚度要求(0.5~50 μm),这种工艺方法能够较好的完成无铅BGA器件的焊接,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Open systems architecture solutions for military avionics test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aytheon makes extensive use of open systems architecture methods in developing special test equipment (STE) for testing military avionics equipment. Such use ha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cost and schedule saving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test equipment for radar and infrared systems. With open systems architectures, a test system can be assembled using COTS products. This brings economies of scale to test equipment, which is normally built in very low quantities. Therefore, the potential cost savings due to COTS usage is proportionately greater in STE than in the higher volume avionics systems that are tested. A second major benefit of using COTS products is that test system development schedule cycle time is greatly reduce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Open Systems Architectures (OSA) to avionics testing. The following major architectures are surveyed: VME bus, VXI bus, IEEE GPIB, IEEE 1149.1 JTAG test bus, 1553 Military Bus, Fibre Channel, and COTS Test Applications Software. We describe how the benefits of OSA have been extended at Raytheon into achieving vertical test commonalities. The flexibility of OSA can be exploited to provide an overall optimum test solution, taking all levels of test into account. For example, test systems can be tailored with COTS products to provide integrated methods for avionics tests at the module, unit, and system levels. Test systems can be configured to maximize the reuse of COTS hardware over all test levels. Test software can also be programmed to optimize such reuse over levels of test. Additional test verticality synergies derived from such OSA usage are described, including: test false alarm avoidance; test cones of tolerance optimization; and efficient test of field retur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