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姿控发动机推力测量系统的动态建模与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姿控发动机的瞬态推力测量中,推力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是影响推力准确测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根据姿控发动机推力测量的特点,针对某型号姿控发动机设计了专用的试车台架,采用了动态标定、动态补偿和计算机仿真有机结合的方法,对推力测量系统动态特性的改善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在改善推力测量系统动态性能方面是行之有效的,可将其进一步推广到其它动态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2.
作为实现导弹快速机动响应的关键部件,固体姿轨控发动机的性能需要通过动态多分力测试评价,但由于推力测试台结构复杂,对测试数据补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采用双模态阻尼补偿法开展固体姿轨控发动机推力补偿研究,通过脉冲激励试验获得了主要模态参数,并对脉冲激励和发动机冷流试验数据进行补偿,验证了双模态阻尼补偿方法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双模态阻尼补偿效果优于单模态补偿,可以有效恢复动态推力信号。所建立的双模态阻尼补偿,在姿轨控发动机研制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3.
大推力姿控发动机推进剂控制阀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姿控发动机控制阀内部流场进行分析.数值计算与试验数据相吻合,可以认为数值分析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控制阀的内部流动特性.对流场参数的分析表明:来流撞击阀芯和阀口收缩节流,是控制阀内流动能量损失的两个主要环节,在结构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另外,流道截面的连续性及流动空间的充分性也是控制阀内部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基于FIG-SVR的姿控发动机推力校准斜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某型号姿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推力现场校准斜率进行趋势预测,提出了一种模糊信息粒化(fuzzy information granulation,FIG)和支持向量回归机(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相结合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借助模糊信息粒化方法将推力现场校准的斜率映射为包含区间最小值Low、中值R和最大值Up 3个参数的模糊信息粒,以降低样本的维数,并以其为输入构建SVR回归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基于模糊信息粒化SVR确定的预测区间较好地反映了推力现场校准斜率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姿控发动机试验热流参数测量系统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姿控发动机试验热流参数测试需求,在分析热流测量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DT800的高性价比热流参数测试方案。着重论述了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热流传感器安装工艺、数据记录仪选型、软件设计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系统校准方法及系统调试工作。经多次试车验证:系统操作简便,性能稳定,测量数据完整可靠。  相似文献   

6.
文摘分析了我国目前在研的各种用途的姿控发动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研究和探讨了姿控发动机推力室推力量级系列化方案,并提出了几点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比例式变推力固体姿控发动机的内流场非稳态特性,建立了比例针栓推力器的二维轴对称计算模型,基于动网格技术模拟入口压强随喉部面积变化而变化的推力器工作模式,得到了内流场各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非稳态工作过程中,内流场会出现典型的亚音速回流区、斜激波和流动分离等特征,入口压强、针栓壁面及喷管壁面压强均随针栓靠近喉部而增大,推力器推力逐渐上升,实现了推力连续调节。开关频率会加剧针栓前进过程中头部压强波动。针栓头部收敛角越大,其头部回流区越小。当喉部面积一定时,燃速压强指数越高,发动机压强与推力变化范围越大,为实现预设的推力调节范围,需要选择合适的燃速压强指数。  相似文献   

8.
姿控发动机静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瑾  辛坤 《火箭推进》2003,29(4):24-29
通过建立液体火箭姿控发动机静态数学模型,计算了典型双组元液体姿控发动机的静态特性,包括各干扰因素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发动机的极限推力和整机试车推进剂耗量.并以热试车为例,将计算结果与试车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用该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试验值偏差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姿控发动机热防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忠利 《火箭推进》2008,34(3):17-22
经分析,某运载火箭定向姿控发动机所在环境的主要热源为游机喷管辐射、游机燃气羽流辐射、涡轮废气管辐射等。计算得出各受热危险部位所接受的辐射热流,依据热流值提出了对辐射热流较大的地方采取隔热材料包覆的热防护方案,并对热防护方案进行数值仿真和试验验证,试验值与仿真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10.
控制系统在试车过程中发出指令信号,使发动机和试车台各工艺系统按照预定的程序完成规定试车任务。为了适应某型号姿轨控发动机试验对控制精度要求的提高,需要对现有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高速固态继电器设计了一种新的控制系统,其控制模块用于操作人员对试验系统上的各路电磁阀进行手动与自动控制,其复记模块可以实时记录系统状态以便于指挥人员了解系统工作状况,并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判断。该系统建成后可以满足该型号姿轨控发动机试验的要求,控制精度为0.1 ms。  相似文献   

11.
基于AMESim模块化仿真软件,建立了姿控发动机仿真模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推进剂黏度、集液腔容积、燃烧时滞、喷注压降和阀门间隔时间等因素对姿控发动机起动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动响应特性指标主要影响因素为燃烧时滞、喷注压降和阀门间隔时间,且对阀门间隔时间敏感性最高。室压超调量对推进剂黏性敏感性最低,响应时间对喷注压降敏感性最低。燃烧时滞越大,喷注压降越小,阀门间隔时间越大,发动机响应性能越差。优化喷嘴雾化性能以缩短燃烧时滞,适当提高喷注压降都有助于缩短姿控发动机响应时间。阀门作动时间则尽量保持一致,以缩短起动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某型号末修姿控发动机上使用的一种正向卸荷减压阀,阐述了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设计方法,以及研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并对其静态特性及影响调节精度的各种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试验研究。研制的正向卸荷减压阀采用了正向卸荷结构,解决了关键部位的密封问题,该阀调节精度高、稳定性好,常温下出口压力调节精度达到-1.1%~+3%,考虑高低温等各种环境条件下出口压力精度达到-1.6%~+5.4%,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本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某型号末修姿控发动机上,参加了各项地面大型试验及上天飞行试验的考核,对保证末修姿控发动机系统调节精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长二丁运载火箭二级姿控发动机热控设计及其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长二丁运载火箭姿控发动机的热环境条件和系统对各组件的温控要求,初步制定了姿控发动机主要组件的热防护设计方案。以贮箱和电磁阀为主要热分析对象,用I-DEA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仿真计算获得各组件不同时间的温度。计算结果与贮箱和机组组件的地面模拟热辐射环境的热流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对设计作改进。最终给出了满足系统设计要求的二级姿控发动机热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国内姿控发动机的研究伴随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历程。本文概述了我国在姿控发动机领域的研制成就,总结了多年来11所在姿控火箭发动机及其组合件方面的研制经验,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姿控火箭发动机的称谓与所交付产品的一致性及其归属划分问题,介绍了国内外出版物中的定义。  相似文献   

16.
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测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推力剂测量系统的分析,并根据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特点,采用减轻试验系统活动部份的质量,并对传感器施加预紧力,增强试验系统的刚性等技术措施,在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测量中有效地抑制了二阶振荡,文中还对传感器加预紧力的几个问题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任何测力装置都能用一个质量弹簧系统来描述,最简单地说:即通过一个具有刚度 K 和质量 M 的简单弹簧来描述,其中它的阻尼为 c,位移为 x,于是有M(d~2x/dt~2) c(dx/dt) kx=T,这里 T 为外加力。而大多数系统只测量 kx 项,这对低频情况是足够的。为了精确地记录推力的变化,从而要提高装置的固有频率,使之相对于推力变化的频率来说足够高,有时这是不现实的。为克服这一困难有两种可采用的途径。第一种方法是把运动方程的所有项合并到远远超过装置的固有频率所给定外力上。第二种方法是一个质量块在沿轴向作用的轴承上被发动机自由加速,加速度计给出推力/时间曲线。通过使质量块停止所需要的力对所预定时间内的积分而得到总冲。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概念固体姿控发动机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要介绍了目前卫星姿控发动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以光化学分解为基础的工作过程可控的固体资控发动机新概念。  相似文献   

19.
液体火箭发动机是卫星姿态控制等项轨道操作中的主要动力装置,由于这类发动机的设计特点、工作环境及使用要求,为保证它能可靠工作并完成预定的任务,在研制过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统介绍了高档图形工作站和大型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航天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为以后新型号的设计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