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针对民机正向设计中存在的建模对象复杂耦合程度高、建模理论支撑不足、利益相关方需求缺乏模型描述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视角的民机正向设计建模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民机正向设计流程和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方法论,明确民机正向设计自顶向下的映射和关联关系;然后,引入多视角对民机设计流程进行多方位解耦与描述,分析各视角下的建模元素及其逻辑关系,将设计领域知识流与各视角下建模流程相结合,通过建模语言SysML对多个视角下的民机正向设计模型进行抽象建模描述;最后,通过舱压控制系统建模实例验证了本方法能够有效契合民用飞机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针对Java业务流程管理(JBMP)工作流引擎模型(PDBPM)中处理多路节点路由决策标准实现简单、扩展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JBMP支持优先级决策的PDBPM,通过增加控制因素和改进流程路由算法,在流程状态迁移时可根据当前流程状态和后继节点优先级进行唯一性决策。将PDBPM应用于多型号技术文件系统(MMTFMS)中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流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信息化手段对试飞组织过程中的试飞计划管理、试飞现场管理、飞行参数管理、试飞安全管理等试飞组织的全程流程管理,将试飞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显性化,实现试飞相关数据集中管理、分析和利用,实现管理有流程、工作有标准、执行有表单,提升试飞组织与实施工作效率和试飞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4.
基于通用民机产品研制流程和ARP 4754A标准建立航电系统开发APQP过程模型;参考ARP4754A标准对安全性分析的要求通过综合分析,将先期产品质量策划(APQP)及相关质量工具应用于民机航电系统开发项目。明确质量工具与各开发阶段的对应关系,为航电系统开发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可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机涡轮叶片测具使用周期的合格率较低的问题, 运用精益"6σ"管理理念,通过对该类测具流程状况的具体分析,利用"6σ"工具按照其中的精益思想将一些工具串联组合起来,统计各类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有效地改善了流程过程中所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通过提高叶片测具的使用周期合格率,从而控制了该产品的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6.
Minitab作为现代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工具,具有强大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为工序质量控制和改进奠定了基础。以提高某型航空用螺栓镀锌一次提交合格率为实例,利用Minitab工具功能模块,通过采集生产现场零件加工数据和建立测量标准,开展测量系统分析,确定流程能力与流程目标;通过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手段找出影响螺栓镀锌厚度的关键因素为电流密度与电镀时间,进而确定控制与改进措施,最终将该螺栓因镀锌厚度原因返工的DPMO从237500降低到约为0,改善度100%。  相似文献   

7.
航站楼旅客流程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仿真能够准确、形象地预知系统未来发生的情况,尤其在航站楼旅客流程这类环节多、不易更改的系统中,可以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以及给旅客带来的不便。文章提出了使用仿真优化航站楼旅客流程的方案,并使用实例说明。首先给出了ProModel仿真模型在航站楼旅客流程研究中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实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同时,针对旅客流程耗时长的问题,使用SimRunner优化工具,通过两次优化,得出航站楼旅客流程的最佳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8.
飞行品质标准对耦合现象有着明确的限制和评定,为了实现飞机的解耦控制,本文基于模型跟踪技术进行了解耦控制律的设计。首先构建了非耦合的目标模型,其次利用模型跟踪对非耦合模型完满复现,实现了解耦目的,最后分析了模型反馈增益和舵回路对解耦控制律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模型跟踪控制技术可实现飞机通道之间的解耦,且该方法简单明了,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9.
罗斌  丁水汀  李果 《航空动力学报》2013,28(9):2083-2089
针对一种轻量化涡轮盘结构的特点,分析了参数化CAD/CAE集成过程的文件与输入参数的关联性.编写C/C++程序,利用UG/OPEN API实现参数化建模,通过修改脚本并基于单向流固耦合算法有序调用CAE软件执行脚本的方式实现关联文件与输入参数关联,从而实现参数化涡轮盘CAD/CAE过程自动集成.程序运行效果显示,相比人工执行同样的一次CAD/CAE流程,该方法至少要快54min,说明了该方法有效提高了轻量化涡轮盘的设计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以飞机作动器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条目化需求分析,将产品设计过程进行逐级分解。利用AMESim、AN-SYS系列软件等仿真工具,建立从部件到产品的各级仿真模型,并开展仿真分析工作,通过对仿真分析过程和结果的分析,探索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的工作流程,总结了飞机液压作动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的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11.
沈恩楠  郭同庆  吴江鹏  胡家亮  张桂江 《航空学报》2021,42(8):525773-525773
在流场-结构温度场同步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物理场全时域耦合分析方法,将方法应用于沿轨道运动的高超声速全动翼面热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采用基于有限体积模型的CFD同步计算方法求解高超声速流场和结构温度场,建立映射关系实现结构有限元模型气动载荷加载和温度场赋值。采用移动坐标系和动网格相结合的方式描述变速度飞行和翼面偏转过程。通过坐标系变换将翼面偏转过程和振动过程的网格变形量叠加,考虑翼面振动和偏转的耦合非定常效应。针对沿轨道运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建立了同步计算方法与全时域耦合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热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流程。研究发现,与同步计算方法相比,全时域耦合分析方法能够模拟结构振动对流场和结构温度场的影响,计算得到的监测点热流密度波动幅值占热流峰值的10%左右,而温度变化并不明显,相比于刚体模型,监测点温度只下降了0.3%左右。全时域耦合热气动弹性分析方法得到的颤振临界点在4-5号状态点之间,颤振形式为铰链扭转模态与一阶弯曲模态的耦合颤振,与"冻结"模态的热颤振方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在netUniversité这一平台上,结合IMS LD标准建立学习单元模型,并以此标准根据新的教学需求对已有模型进行改进.将HBDI 全脑模型结合入学习内容管理工具,利用设计时工具Reload Editor和运行时工具CopperCore Player构造学习单元模型.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第一架水陆两栖轻型运动飞机M2"风翎号"于2018年7月4日在上海临港滴水湖成功首飞。M2飞机由上海奥科赛飞机有限公司于2009年开始研制,严格按照现代飞机设计流程和适航审定程序开展设计,执行标准为ASTM F2245-14《轻型运动飞机性能与设计规范》,接受中国民航华东管理局的适航审定。经过概念设计、比例模型验证、详细设计、部件静力试验和机上地面试验等,首次以水上滑行的方式完成首飞任务,目前已进入试飞验证阶段。  相似文献   

14.
神经网络融合物理先验知识能极大提高其拟合复杂变量的能力,其中融合神经网络和物理控制方程的物理融合神经网络模型(physical-informed neural network, PINN),赋予传统神经网络所不具备的先验知识和可解释性。结合课题组对PINN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介绍了融合N-S方程的PINN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能力。首先借助三维超声速槽道湍流的直接数值计算数据,耦合神经网络和可压缩N-S方程,应用PINN方法对槽流的瞬时流场的物理量进行预测,并对瞬时量及其统计平均值与DNS对应结果进行对比来验证训练所获PINN模型的可靠性。其次,借助不可压缩圆柱绕流与三维可压缩槽道流动的计算数据,利用PINN模型进行了N-S控制方程待定系数与待定项的重建,结果显示其在重建流场流动信息的同时可逼近方程的待定系数。研究结果证实了PINN方法可为建立流动物理模型提供工具和算法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本校准装置是用来校准用于测试火箭喷管三维运动的视觉系统,为其提供标准的静态和动态运动参数.基于动量矩定理和欧拉动力学方程,推导出了双轴摆动的非线性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轴间转动惯量耦合、速度耦合及力矩耦合作用规律.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有效地补偿了耦合力矩的扰动.提高了联动时内框轴的速率精度.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基于S1000D标准的工具库在飞机维修手册中的应用。具体分析了工具库的内容要求,介绍了工具库的创建方法和更改流程,阐述了工具库在飞机维修手册编制中的使用方法及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轴间耦合指标是直升机飞行品质的重要指标。本文结合某型直升机的飞行试验,对直升机人-机耦合条件下的轴间耦合的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模型辨识及数值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轴间耦合试飞方法。通过飞行试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获得人-机"开环"条件下的轴间耦合定量指标,对直升机轴间耦合的指标考核和品质试飞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搅拌工具与垫板对搅拌摩擦焊温度场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BAQUS/Explicit模块建立了搅拌摩擦焊接(FSW)的完全热力耦合三维计算模型,研究了10mm厚7050铝合金FSW过程中,不同材料的搅拌工具与垫板对焊接温度场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垫板与搅拌工具对焊接温度场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搅拌工具与垫板的热传导是热量散失的主要方式;在焊接过程中,随着垫板换热系数的增加,工件上下表面各等温线以搅拌工具为中心向内明显收缩.  相似文献   

19.
金属切削加工的热力耦合模型及有限元模拟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基于切削加工的热-弹塑性有限元方程并在一定假设的条件下,建立了金属正交切削加工的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研究了切屑分离标准、刀屑界面的摩擦模型以及热控制方程等切削加工模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几何-应力切屑分离标准。最后,采用ABAQUS软件对材料40CrNiMoA进行了切削加工模拟,并分析、讨论了模拟结果。通过与试验数据比较,证明了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大电流注入(BCI)法是机载设备传导抗扰度试验的标准测试方法,探明BCI注入探头与机载设备互连线缆间的耦合机理对于进一步拓展传导抗扰度试验能力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尚无明确的解析模型可用于描述注入探头与屏蔽线缆的耦合机理。首先根据注入探头结构特征建立集总参数模型,通过测量其空载情况下反射系数求取相对磁导率以及电感、电容等寄生参数,依据戴维宁定理构建注入探头等效电路。随后按照注入探头与屏蔽线缆的空间结构关系划分耦合和非耦合区间,分别建立链路参数方程并依次进行区间级联,最终结合端接方程形成BCI注入探头与屏蔽线缆的耦合解析模型。同时基于实验平台对注入探头与屏蔽线缆所形成的多端口网络进行散射参数测试,通过对比屏蔽线缆终端耦合电压验证解析模型准确性。结果表明在低频至谐振点区间,模型与实验结果误差<3 dB,该模型可有效描述注入探头与屏蔽线缆间耦合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