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耐压容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陕西非金属材料工艺研究所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封头补强及压力容器成型技术等方面所作的大量工作,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耐压容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郑斌 《宇航材料工艺》2012,42(2):103-107
通过使用Matlab编程处理日本东丽T300、国产GCF-1和GCF-2等3种碳纤维样品断面的扫描电镜照片,采用二值标签算法获得了碳纤维的直径及圆度等碳纤维物理特征定量数据。建立了采用直线方程切线法寻找并计算碳纤维表面沟槽的数量及尺度的方法,发现3种碳纤维样品的边缘沟槽的深度及宽度的分布均符合Weibull分布的特征。3种碳纤维的表面物理特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相同,说明其在结构上存在着一致性。经过不同温度热处理后3种碳纤维样品的圆度值变化不大,平均直径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并且表面沟槽的数量及分布的变化规律相同,说明其结构存在一致性。3种碳纤维的圆度等表面物理特征存在一定差异,T300的圆度小于国产GCF-1及GCF-2碳纤维。  相似文献   

3.
碳纤维的力学性能(纤维C-轴的模量和强度)取决于原料及其最终的热处理条件。为了表征各类碳纤维C-轴的这两个基本参数(模量与强度),由于传统的原因,在不同的国家里,对碳纤维的命名和分类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碳纤维表面的涂层及其制备技术,并着重论述了碳纤维表面涂覆金属的电镀工艺,以及改善碳纤维表面电镀金属层的均匀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碳纤维的电磁改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外在碳纤维改性方面所作的研究,着重分析了碳纤维的处理方法及对其电磁性能的影响。同时介绍了碳纤维在结构吸波材料以及现代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碳纤维复合材料波导器件成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某卫星用高精度、复杂谐振腔波导器件为对象,设计了碳纤维复合材料铺层及工艺成型方案,通过模具表面金属层转移法,制备了内腔表面金属化的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谐振腔波导,进行了高低温环境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谐振腔内腔型面精度、平整度等均满足设计指标,经历100次-196~120℃高低温循环后,表面金属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基体结合良好。与殷钢谐振腔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谐振腔减重72%。  相似文献   

7.
古.  GM 《航空材料学报》1993,13(4):28-33
本文探讨了碳纤维增强塑料的强度与碳纤维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关系密切,并指出根据材料在结构中的不同工作条件确定对碳纤维的要求时,应综合考虑对其工作性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8.
碳纤维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型纤维。它不仅强度高、重量轻、弹性模量高而且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反射中子射线能力强等优点。碳纤维的出现是材料科学史上一个飞跃,它为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上的新工艺、新技术的建立提供了优异材料。三向编织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比其它复合材料具有更突出的性能,因此已广泛地应用到航天、火箭导弹及电机工业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复合材料反射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碳纤维自问世以来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用做结构材料则是近20年的事。随着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的研究,其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已被揭示,诸如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低膨胀系数、阻燃、稳定性强等特点,使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宇航等高技术领域和某些工业部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深度、  相似文献   

10.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钻削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削轴向力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钻孔产生缺陷的主要原因。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钻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刀具,并以轴向力大小和制孔质量为标准,对钻削刀具及钻削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适合钻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刀具及钻削参数。  相似文献   

11.
碳纤维复合壳体用基体环氧树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碳纤维缠绕用基体环氧树脂的种类、选择原则及适于碳纤维缠绕用基体树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织物用国产碳纤维的性能评价及改进、碳纤维缝编工艺技术的研究等均需要一些必要的分析评 估手段。上机织造比较分析表明,碳纤维本身的特性、导纱机件材料与结构形式、送纱方式等工艺设备和技术 路线对碳纤维缝编工艺性能影响较大,国产HF10-12K 碳纤维的缝编工艺效率和质量明显低于T700-12K 碳 纤维的;采用旋转轮导纱结构和主动送纱方式等,可有效提高国产碳纤维在碳纤维缝编织物制备工艺质量和工 艺效率。结果表明,碳纤维毛羽是影响碳纤维缝编织造工艺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参数“ 纱线毛羽指数”、 “织物拉伸强力/ 原纱强度(比值)”和“织物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拉伸强度/ 原纱强度(比值)”可用来定量比较 分析和评估各碳纤维纱线的缝编织造工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Image Pro Plus和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对三种典型碳纤维样品断面的扫描电镜照片进行了图像分析及处理,使用Matlab对图像进行了数字化处理,计算得到国产1~#及2~#碳纤维样品的圆度分别是0.980和0.809,与,T300碳纤维的圆度0.846有一定差异.通过该方法可以定量化地表征碳纤维表面的物理特征.  相似文献   

14.
碳纤维表面CVD硅涂层对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碳纤维表面化学气相沉积Si涂层的相结构,研究了Si涂层对碳纤维抗氧化性能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中Si元素呈非晶态分布;Si涂层可提高碳纤维的抗氧化性能;氧化温度不同,Si涂层碳纤维的氧化失重或增重规律也不相同。同时,Si涂层降低了碳纤维拉伸强度,而适度空气氧化又可使Si涂层碳纤维强度得到大幅度提高;Si涂层碳纤维的强度随氧化温度、氧化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5.
将PAN基碳纤维(东邦IM600-6K)在不同温度的酸性及盐类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处理。碳纤维的表面性能采用SEM、XPS、亚甲基蓝(MB+)吸附、Raman光谱进行表征。结果发现碳纤维在电化学氧化处理后表面官能团增多而且沟槽加深。电解质及电解液温度对碳纤维表面特定官能团的生成量有影响,羟基和羧基的生成数量最多相差61.38%、98.59%;在酸性电解质溶液中处理的碳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较多,表面较粗糙。升高电解液温度有助于活性氧对碳纤维表面的氧化刻蚀。处理后的碳纤维表面微晶尺寸最多减少9.75%。  相似文献   

16.
异形截面碳纤维及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异形截面碳纤维,并对其环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对该碳纤维表面特性和本体结构及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破坏模式和纤维堆砌方式进行初步分析,并与T300碳纤维及其环氧复合材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T300相比该异形截面碳纤维的截面为"腰"形,表面光滑,化学活性差,石墨化程度低,但其比表面积大,对液体的浸润性能好;异形截面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或者接近T300环氧复合材料;异形截面碳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结合较弱,纤维在材料中的分布均匀性差.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 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刚度大和比重小的优点,加之制造工艺简单,目前各先进工业国家已较广泛地用于产品结构的设计。前机身、机翼、尾翼以及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室温和中温下电阻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并利用自行研制的DZJ-1型多功能电阻测定仪测定了几种碳纤维及不同铺层的碳/环氧复合材料在室渐和中温下的电阻率。  相似文献   

19.
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金属的钎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与2种金属(钛合金、铌合金)采用含Ti钎料进行了真空钎焊试验,分析了钛合金、铌合金对含Ti钎料真空钎焊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金属接头性能和质量的影响,并观察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钛合金、铌合金的连接界面的微观组织.研究结果对于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金属的连接、结构优化设计及在重要航天器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碳纤维上浆剂组成,上浆剂对碳纤维表面性能、与树脂的浸润性能和粘结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