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用航空发动机持续适航维修特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持续适航维修是保证民用航空发动机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为了给评估维修品质提供参考依据,应用因素分析法,基于卡方检验方法和广义Logistic模型,提出了1种民用航空发动机持续适航维修特性评估方法。选取具有研究意义的国内主要航空公司近20年来民用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硬物冲击损伤持续适航维修记录数据,参考发动机维修手册中硬物冲击损伤的分类与维修方法对风扇叶片硬物冲击损伤持续适航维修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维修特性涵盖的发动机类型、损伤类型与损伤处理方式等关键因素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性,特定的损伤类型更倾向于采用确定的损伤处理方式以满足持续适航要求。研究结果与航空公司持续适航维修方案一致,该评估方法能够为民用航空发动机持续适航维修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工程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复合材料在飞机机体和发动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促进了无损检测技术(NDT)的发展,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结构健康监测(SHM)的重要开端。虽然复合材料部件相比铝材部件的维修需求更少,但是同样也需要检查和修理。而且,随着复合材料在新飞机或发动机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大、部件数量增多且结构越来越复杂,其检查和维修的经济性变得越来越关键。  相似文献   

3.
据FAA适航审定中心介绍,现有的结构健康监控(SHM)传感器在保护金属和复合材料结构时被证明是有效的.FAA的实验室与波音公司合作,在实验室和5架民用飞机上对此类传感器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4.
结构健康监测(SHM)实现了工程结构设计与使用上的技术性跨越.将SHM应用于复合材料中,使得智能结构的设计与制造成为了现实.文章重点阐述了飞机复合材料结构SHM技术所面临的技术问题.SHM使飞机复合材料结构得视情维修以及降低其使用周期内成本成为可能,可以促使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制造的优化,最后指出了为实现复合材料SHMS所需要重点研究的理论与技术.  相似文献   

5.
复合材料在民用飞机上的应用始于70年代中期。1978年7月10日FAA颁布了咨询通报AC20-107“复合材料飞机结构”,这是有关复合材料的第一个适航规范。波音727飞机的升降舵、L-1011飞机的副翼和波音737飞机的平尾都是根据这一规范进行设计和适航审查的。经过不断实践和积累经验,FAA于1984年4月25日颁布了新的咨询通报AC20-107A“复合材料结构”,明确了对冲击损伤的验证要求、损伤无扩展概念及湿热环境下的验证要求。它是民用飞机复合材料结构进行适航符合性验证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国内外适航规章对通用飞机复合材料修理的适航要求,复合材料胶结修理基本理论与有关规范,复合材料发现损伤后从修理设计直到适航批准流程。  相似文献   

7.
在进行A320系列飞机鲨鳍小翼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时,根据适航法规要求采用完善的质量验证体系,涵盖损伤检测与评估、修理方式分析、质量控制及验证各个阶段,并参照ASTM标准,利用随炉样件同袋固化的方式对维修部件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测试结果表明修理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8.
对民机适航审定和取证中涉及材料和复合材料的有关内容进行了介绍,对美国与复合材料应用相关的适航审查技术要求和程序要求及其发展演变趋势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复合材料在大飞机上应用的适航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阐述并解析了运输类飞机适航规章对结构制造方法的内在要求,介绍了复合材料工艺适航审查的流程、验证级别、验证所需考虑的要素,以及为表明对适航规章的符合性,复合材料工艺规范应包含的必要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编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先进传感器技术的航空材料无损检测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HM是一种新的预警范例,可以用来防止灾难性失效,明确修补策略,减少维修成本,提高飞机安全.最有前途的SHM技术需要先进的智能化传感器,例如小型PZT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使之容易嵌入或粘接到重要的飞机结构上.基于实时原位SHM的视情维修将是飞机无损检测和维修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民用飞机复合材料主结构适航取证方法。该取证方法是基于试样和组合件试验支持的分析方法,符合FAA和EASA发布的指导条例。根据FAA新近发布的资讯通报AC20—107B,给出了复合材料主结构静强度、疲劳和损伤容限符合性方法需遵循的原则。最后给出了全尺寸复合材料部件静强度、疲劳和损伤容限试验流程。研究的复合材料主结构取证方法符合适航当局颁布的适航规章和咨询通报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最小风险炸弹位置"(LRBL)是运输类飞机型号合格审定最新的客舱安保要求之一。基于LRBL适航要求及相关的咨询通告,针对LRBL周围结构和系统的设计与布局、以及爆炸发生后的次生影响和应对措施,综述了飞机结构在内爆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响应特性及失效模式的研究进展,梳理了人体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损伤机理及损伤模型,明确了爆炸碎片的破坏概率模型,总结了国内外抗爆容器的设计特征及优缺点,最后简述了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市民用航空器适航与维修重点实验室为研究机身结构在内爆载荷下的响应特性所做的相关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3.
结构健康监测(SHM)技术被广泛引入到了飞机设计与维护,本文依据现阶段SHM技术的发展现状,将SHM技术与MSG-3分析思想融合,制定了一种针对采用SHM技术飞机结构的计划维修分析流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民用飞机维修类技术出版物内容的特点,确定技术出版物适航验证要求。提出维修类技术出版物符合性验证方法、流程和管理要求。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定量评估,解决了民用飞机适航认证维修类技术出版物符合性验证无据可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根据飞机复合材料结构损伤机理与设计原则、适航要求、维修策略的制订方法,提出飞机复合材料结构MSG-3分析和损伤与特殊事件的分析要点,阐述有关损伤容限评定的理念与要求,为国产民机复合材料结构维修策略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碳纤维复合材料特性与铝合金金属材料特性的区别、不同材料机体飞机损伤容限设计理念的差异,以及不同材料机体在后续运行环境中的表现,参照CCAR-121-R5附件J《航空器的持续适航与安全改进》及相应的咨询通告(AC)中对结构持续适航管理的要求,归纳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机体飞机在持续适航管理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飞机复合材料壁板遭受低速冲击后,表面形成目视可见的损伤。使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法检查,判断形成分层损伤,经强度计算分析后认定需要进行加强维修处理。为了尽快处理损伤区域,采用增加金属机械加工零件补强损伤区域的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国内外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需求与发展现状,讨论了国内航空发动机树脂基复合材料研制遇到的问题.最后分析了航空发动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原材料、低成本技术、设计工具与体系、适航要求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运输类飞机适航条例围绕飞机的持续适航和使用要求发生了许多重要改变,给我国发展中的大型客机的适航审定带来新的课题。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适航条例关于运输类飞机金属结构广布疲劳损伤(WFD)要求的演变背景;然后,根据适航条例的最新修正案和咨询通报最新要求,阐述了新设计飞机的WFD评定、使用限制、检查门槛值和维修措施的...  相似文献   

20.
复合材料冲击损伤超声回波特性及其成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材料冲击损伤的评估和无损检测,对于复合材料设计、制造和工程应用与服役都显得非常重要。在众多的无损检测方法中,超声是目前用于复合材料冲击损伤检测与评估的一种最为重要的方法。冲击损伤是复合材料制造、特别是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一种损伤形式,由于复合材料自身工艺结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