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编队维修保障系统需要对编队内所有舰艇装备提供快速有效的保障,使之具有持续作战能力,将维修保障过程中涉及的机构及资源,分割为功能相对独立的多个智能体Agent,并提出基于多Agent的具有良好扩展性和智能性的舰艇编队保障体系架构.基于该架构中Agent单元的特点,提出基于蜂群算法的任务调度优化方法,该方法可缩短舰艇编...  相似文献   

2.
基于RBF网络的航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修保障能力评估工作是航空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精确的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方法是实现航空装备精确化保障的基础,对促进航空装备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建立了航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了关键要素指标,然后建立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航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军用飞机维修保障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军用飞机的维修保障能力因素进行了分析,依据"人-物-管理-信息"指标模型,建立了军用飞机维修保障系统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选择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维修保障方案进行了评估,确定了优化决策矩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优化决策模型,从而对军用飞机的维修保障能力进行高效、客观地评估,进而保证了飞机的战斗完好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内外装备保障性及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方法研究现状;依据全面性、合理性、科学性原则,建立了军用飞机系统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模糊多级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评判模型,对两型飞机实施其维修保障方案时维修保障系统的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解决保障系统维修保障能力评估问题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舰载机维修保障力量需求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战备完好率是舰载机最重要的军事效能指标之一,维修保障力量是维持和恢复舰载机战备完好率、保证舰载机持续作战能力的关键。基于飞机状态转移过程,根据维修组与待维修飞机的数量关系,构建了不同状态飞机数量动态变化的数学模型,讨论了不同的维修保障能力下平均完好飞机数量变化情况,并根据战备完好率指标分析了维修保障力量需求情况。仿真结果显示,模型能够较为清晰地表达出维修保障力量变化对舰载机战备完好率的影响,对于舰载机维修保障力量的部署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商用飞机机务维修保障能力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商用飞机机务维修保障能力的评价效率亟须提高。首先,建立商用飞机维修保障系统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然后,介绍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并建立优化决策模型;最后,通过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维修保障方案进行评估,以保证飞机的适航完整性。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消除了主观因素对评价的影响,得到的评价指标可用于商用飞机维修保障能力的定量评价,评价结果可为各航空公司及维修单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航空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 BP 神经网络建立了评价模型,给出了评价结果。航空维修保障能力,是完成装备维修保障任务所具有的本领,即保持、  相似文献   

8.
两栖攻击舰编队火力支援作战能力综合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建立两栖攻击舰编队火力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战场感知能力、指挥系统控制能力、对岸火力打击能力和火力支援综合保障能力为二级指标的多层次评估指标体系,并将二级指标细化为51个具体指标,运用AHP和熵权法得到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得出综合评判总分。所得结果对两栖攻击舰编队火力支援作战能力的评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舰艇编队防空武器多样,防空区域层次明确,防空能力相对较强,在基于舰艇编队任务模式和编队组成分析基础上,对其防空系统策略进行研究;针对航空兵的快速机动性和战术灵活性,建立战术攻击策略库,结合基于毁伤等级的毁伤效果评估,进行了航空兵编队对舰艇编队数理战术研究,从而为战术决策提供依据,最后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根据民航维修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实际调研,初步建立了民航维修工程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AHP方法分析指标权重,最后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得到航空维修企业的优劣排序.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设备维修策略对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设备维修需要考虑可靠性和维修成本的问题。首先,假设设备的故障率服从威布尔分布,设备的预防维修成本会随着维修次数的增加而增加;随后构建了可靠性水平有限且预防维修成本变化情况下的定期预防维修模型,在使总成本最小的前提下,求出了最优的预防维修次数和预防维修周期;最后以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航空装备维修保障中存在的维修保障能力难以满足保障需求的问题,结合马尔科夫决策过程与图示评审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流程优化模型。首先在GERT网络中嵌入决策节点,以总维修时间为目标函数,构建了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流程MDP-GERT网络模型;然后利用策略迭代法和蒙特卡罗仿真技术,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最后,结合案例得到多机充氮流程的优化工序和预计时间,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对保障流程进行优化,能够有效地为缩短维修保障时间提供决策支持,提高维修保障效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Q-GERT的装备维修保障流程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流程仿真主要建模仿真方法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维修保障流程的特点,运用Q-GERT对装备基层级维修保障过程进行了建模,并给出了具体的仿真算法,仿真分析了不同维修保障资源配置下的资源利用率、任务成功率等指标,为装备基层级维修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决策支持,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预防性维修是民用飞机运行支持活动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保障民用飞机安全经济运营的基础。S4000P 作为首部预防性维修国际通用标准,为预防性维修提供了全寿命周期内的初始维修任务制定、计划外维修任务制定及通过运行数据优化原有维修任务的合理分析方法。本文梳理了有关预防性维修的研究现状,对 S4000P 标准进行了剖析,建立了基于 S4000P 的民用飞机预防性维修分析框架,为推进民用飞机预防性维修制定与优化进程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是军用飞机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科学的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是精细化保障的基础,是提升战斗力的保证。针对军用飞机的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问题,在总结军用飞机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粒子群优化极限学习机算法(PSO-ELM)的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应用于军用飞机维修保障系统的效能评估是可行的,可为军用飞机维修保障效能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刘刚  王远达  杜纯 《飞机设计》2011,31(6):71-75
飞机定检周期与维修保障效能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本文利用petrinet建模技术,构建了内场维修保障模型,仿真分析定检周期变化对维修保障效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定检周期的延长显著提升了各专业内场维修保障活动的效率及反应能力,缓解了内场维修调度的压力,也为缩减内场编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