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靳力  瞭望 《航天器工程》2007,16(1):79-79
2006年11月14日,美国太空基金会发布《航天报告:全球航天活动指南》,分析了全球航天工业、航天产品及航天业务,提供了一份最可靠的新数据。报告将全球航天活动分为9大领域,包括:航天基础设施、航天产品及服务、航天收入及政府预算、航天产品的应用及服务的实施、航天活动的影响、未来展望。2005年全球政府预算及航天工业收益共计1800亿美元。1100亿美元来自全球商业航天收入、基础设施、基础保障服务、卫星服务及基于运输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10,(7):9-14
航天基金会是美国一家非营利性组织,成立于1983年。从2006年起,航天基金会每年发表一份《航天报告》,今年4月发表了《2010年航天报告》。报告对全球航天产业进行了清晰的综述。《2010年航天报告》分为航天产品与服务,航天经济,航天基础设施,经济影响、劳动队伍与教育和展望五个部分。现将报告的执行概要部分刊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新冠疫情给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活动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尽管如此,航天作为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科技发展和服务经济民生的重要领域,世界航天经济仍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世界航天经济发展呈现强劲的发展动力根据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航天报告》中数据,2021年全球政府预算和商业航天收入均明显增长,全球航天经济规模再创新高,达到4693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9%,是近7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09,(5):46-47
美国航天基金会3月30日在第25届国家航天研讨会上发表了《2009年航天报告》.称2008年全球航天收入达到2570亿美元。报告称。尽管2008年全球经济出现动荡.但航天工业却经历了非凡的事件和经济增长.诞生了航天领域的多项第一,比如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发现水、美国用导弹成功摧毁一颗失控卫星、中国进行首次太空行走和美国一种私营火箭成功发射等。报告揭示的一条最重要信息是全球航天经济2008年取得了将近2.5%的增长.航天收入比2007年增加了60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08,(5):44-45
美国航天基金会4月8日发表了其《2008年航天报告》。称2007年全球航天活动的经济规模超过2510亿美元,报告全面研究和分析了航天工业的状况,以2007年数据为主,包含了全球航天预算和收入信息、年度概述以及对“航天基金会指数”的分析,并首次探讨了美国的劳动力问题。2007年全球航天工业的预算和收入总额达2511.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1%。报告称,美国航天工业雇员数量正在增加,平均年薪(2006年为88200美元)是总体私营部门平均水平(42400美元)的两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阳光 《航天》2014,(4):10-10
2月13日,欧洲咨询公司发布题为《政府航天计划概况》的研究报告。报告称,在2012年达到729亿美元的峰值后,全球航天计划预算2013年下降到了721亿美元。这是1995年以来全球公共航天计划首次出现下滑趋势,而其直接原因是各国天基基础设施投资存在周期性,加之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的各国政府正在压缩预算。  相似文献   

7.
晓春 《卫星应用》2005,13(3):F0003-F0003
据美国“国际航天商业委员会”2005年8月10日发布的《2005年航天产业现状》调研报告透露:2004年全球航天产业来自商业服务和政府计划的总收入达到1030亿美元,并预测到20i0年将会超过1580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航天基金会是一家非营利组织,成立于1983年,主要研究航天发展态势和市场状况等,研究数据比较客观。从2006年起,航天基金会每年发表一份《航天报告》。报告对前一年全球航天产业的进展进行全面总结,展示航天活动对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提供政府预算和商业收入等数据,并对计划、产品、政策和航天队伍情况进行详细解读,对相关人员了解航天产业发展状况和趋势有重要参考价值。今年7月发表的《2015年航天报告》分为四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09,(7):29-31
美国航天基金会是一家非营利性组织,成立于1983年,主要研究航天发展态势、市场状况等。其研究数据比较客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该基金会于2009年4月发布的《2009年航天报告》由航天经济、航天产品与服务、基础设施、影响与劳动力以及展望五部分组成,记录了2008年各国政府、公司和创业者们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及其继续利用和探测太空的大胆计划,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AIA)5月初发表题为《增长引擎:美国航天产业竞争力分析与建议》的报道,强调了美国本国航天产业对于国家经济活力和安全的日益重要性。报告就政府应采取哪些具体步骤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航天在延续美全球贸易领导地位和为建设更强大的美国而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潜力提出了建议。协会会长兼首席执行官梅尔彻说:"鉴于航天及航天相关产业每年有3000多亿美元的市场,并鉴于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10,(3):20-20
<正>航天业著名国际专业分析公司欧洲咨询公司2月23日发表报告,称2009年全球各国政府花在航天计划上的开支比2008年增长了10%,达到68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2.
据欧洲咨询公司2004年版《世界政府航天市场展望》预测,到2010年,各国政府的航天支出将从目前的430亿美元增至500亿美元。预测认为,航天产业发展前景良好,而军事航天开支增加(尤其是美国)将推动航天产业的强势增长,但各地区的增长态势又有所不同。报告的主要结论包括:(1)民用和军事航天开支将逐步拉近。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和国防部预计,军事航天预算占全球95%的美国国防部有望在2010年将其年度航天开支提高到250亿美元,比2003年175亿美元的水平高出40%以上。到本十年末,各国军事航天预算自冷战结束以来将首次接近民用航天计划预算。2003…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10,(6):27-27
<正>美国航天基金会4月12日在国家航天研讨会上发表了其《2010年航天报告》。报告称,在过去5年里,全球航天经济增长了近40%,反映出军事和民用航天计划的日益商业化、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11,(6):19-24
航天基金会是美国一家非营利组织,成立于1983年,主要研究航天发展态势和市场状况等,研究数据比较客观。从2006年起,航天基金会每年发表一份《航天报告》。报告对前一年全球航天产业的动态进展进行全面而清晰的综述,对政府和商界领导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2009,(3):19-19
欧洲咨询公司最近宣布,2008年全球政府航天计划开支创下历史新高,超过620亿美元,而今后10年计划进行的卫星发射次数将比此前10年增加38%。根据该公司最新推出的42017年前全球政府航天市场展望》报告,各国政府显然已步人一个新的投资期,致力于发展新一代航天计划。  相似文献   

16.
美国航天基金会发表的《2008年航天报告》展示了过去一年航天产业发展的新视点,航天产业是全球经济最有活力和最具创新性的产业。从2005年至今,《航天报告》像一台望远镜,每一年都在凝视着不断发展的航天产业,帮助读者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航天产业界的工作人员、航天系统、航天器运行和社会效益。为了吸引和培育更广泛的读者群,从行业专家、政府官员、研究人员到投资者,航天报告既提供详细的统计分析,又给出了前景评估。《2008年航天报告》广泛涉及了从通信卫星,及其发射、操作和投融资人员,到月球和火星探测的各个领域。它描述了以创新、扩展和机遇为特点的航天产业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2012年航天报告》是由美国航天基金会、独立的研究机构以及航天领域、航天政策、金融市场、科学、教育和技术方面的专家,通过收集、分析和综合公开的信息,包括从政府报告和国会纪录,到行业协会和私人研究公司提供的数据,进行广泛的研究得出的。数据来源还包括在主流商业界和工业界出版物上发表的文章。这份年度报告是对上一年航天产业活动、主要的产业收入来源、航天教育和培训的发展趋势、航天雇员、航天产业的政府投资以及航天产业的市场表现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陈杰 《中国航天》2007,(4):20-22
2006年航天产业市场总收入继续增长。2006年11月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全球航天活动指南》报告指出:2005年全球航天产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12年12月5日俄总统普京签署批准的未来3年俄联邦预算法案,2013 ~2015年俄联邦航天预算分别为1832亿卢布(约59.5亿美元)、1847亿卢布(约60亿美元)和2106.5亿卢布(约68.4亿美元).2013年比2012年的预算(1518.2亿卢布)增长20%.其中,获得俄联邦航天预算绝大部分款项的联邦航天局2013 ~2015年的预算拨款量分别达到:1676.29亿卢布(约54.4亿美元)、1704.41亿卢布(约55.3亿美元)和1865.02亿卢布(约60.6亿美元),占俄罗斯当年航天预算总量的比例见表1.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2月5—6日,第六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大观国际召开,300余位国内外航天业界专家、智库学者和企业家共聚一堂,共谋共商共绘民用航天大未来。2017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3835亿美元,其中民用航天市场规模3085亿美元,成为经济贡献的主力军。同时我国民用航天发展迅猛,业态多元、民营企业迭起,已构建起民用航天的全产业链,形成良好发展生态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