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线电频率和卫星轨道是有限的资源。随着信息技术在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电磁频谱的战略价值和基础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国际法上关于无线电频率和卫星轨道资源分配的规则,是指导各国争取这一资源的重要工具。国际电信联盟(ITU)是负责信息通信技术事务的联合国专门机构,目前拥有190多个成员国和700多个部门成员和准部门成员。国际电联的无线电通信部门通过制定《无线电规则》,实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无线电频率和卫星轨道是有限的资源,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各国对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导致对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国际层面对这一资源的分配是通过国际电信联盟这一平台展开的,国际电信联盟(ITU) 《组织法》为资源分配规定了原则性的条款,而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制定的《无线电规则》详细规定了这一资源的两种分配方式及其程序,即协调法和规划法.  相似文献   

3.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全球卫星应用产业得到了空前的飞速发展,并正成为空间产业的主导力量。空间无线电业务频率和卫星轨道资源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日益显现,世界各国利用国际规则竞相抢占空间无线电业务频率和卫星轨道资源,并且对这些资源的争夺已从传统的技术层面进一步延伸到经济、外交、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4.
二、频率和卫星轨道分配规则(一)概述国际频率登记总表中含有关于频率指配的资料,对于空间业务而言,亦含有关于轨道用途的资料。在国际频率登记总表留有合格记录是获得国际认可和享有免受有害干扰权利的依据。无线电通信局负责维护国际频率登记总表和提高其准确性和透明度。向无线电通信局通知有关频率指配的信息并要求获得登记,是各国获取无线电频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低轨星座系统的快速部署及应用,非静止轨道卫星对静止轨道卫星系统的同频干扰问题日益凸显。为保护静止轨道卫星系统不受有害干扰,国际电联现行无线电规则中规定了非静止轨道卫星系统应满足的等效功率通量密度限值或干扰噪声比限值,但所适用频段及限值标准仍在不断修订完善中。为了精确定量评估低轨星座对静止轨道卫星的同频干扰,通过对等效功率通量密度限值和干扰噪声比限值的确定方法及演进历程进行研究,分析了上述限值与静止轨道卫星实际被干扰的对应关系,并以典型倾斜轨道星座和极地轨道星座为例,分析了不同干扰指标对卫星系统间干扰判定结果的影响,当静止轨道卫星系统的实际被干扰门限低于国际电联制定等效功率通量密度限值选用的参考门限时,建议低轨星座选择干扰噪声比限值作为开展频率干扰分析与判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三)规划法 自1985和1988年的空间世界无线电通信行政大会起,为了平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利益,国际电联有计划地在名义上将频率轨道位置分配给若干国家,形成了规划的频率和轨道分配规则以及规划修改或附加使用的程序规则,体现在《无线电规则》第二卷附录30、30A、30B中.  相似文献   

7.
<正>国际电信联盟(ITU)打算在2019年秋天推出更严格的规则,以防范准星座运营商拿一颗卫星来囤积拟供几百乃至数千颗卫星使用的无线电频谱。10月底,全球电信监管者将齐聚埃及沙姆沙伊赫,出席2019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19)。他们在会上将讨论为星座项目设置组网部署节点要求,尤其是那些大型低轨和中地轨道卫星系统建设项目。若能达成共识,会上甚至会正式推出相关规则。  相似文献   

8.
1 图像通道的质量指标 卫星通信线路就像地面线路一样(电缆的和无线电中继的)参与了国家的通信网。卫星线路通道以全国统一的通道与线路规范和标准为基础来标定。卫星通道和系统的研制同样也要考虑国际电联无线电咨询委员会和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的建议。 1.1 卫星电视通道的分类 在卫星传输系统中组建了干线电视通道和馈给通道及将电视节目分配给区域性和地方电视网的通道。以“轨道—2”号和“莫斯科”号接收站为基地建立起来的卫星干线电视通道按其作用和质量指标完全适合于无线电中继的和电缆线路的干线电视通道,并且用于国际间和城市  相似文献   

9.
针对26GHz频段国际移动通信应用与星间业务的兼容性,分析了国际移动通信频率的应用形势,2019年世界无线电大会1.13议题将24.25-27.5GHz等频段作为国际移动通信的候选频段,但该频段存在与中继卫星星间业务频率重合的问题。文章从该频段应用现状等方面阐述了兼容性分析的需求与研究内容。对基于国际电联相关建议书给出的参数条件进行仿真评估,国际移动通信业务与星间业务有共存的可能性,但后续仍需要开展全面的深入仿真分析,并基于实际系统的试验测试开展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朱建丰  郭细平  何新生  丁磊 《宇航学报》2014,35(11):1312-1317
地球同步轨道区域电磁频谱的监视效能进行了分析和仿真。首先针对目标卫星主瓣,进行了频谱监视的目标覆盖率与监视概率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主瓣方式实现频谱监视的可行性较差;进而提出基于目标卫星副瓣进行频谱监视的方法。理论分析得到了实现同步轨道目标卫星全覆盖的轨道高度差、监视角及监视距离之间的关系;最后以实际在轨的同步轨道卫星作为目标样本库,进行目标覆盖率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基于目标卫星副瓣进行地球同步轨道区域电磁频谱监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正>由杰夫·贝佐斯创办的亚马逊公司也要投身于宽带互联网星座建设热潮,已向国际频谱监管机构提出频谱使用权申请,打算建设由3236颗卫星组网的一个星座。亚马逊的星座是以柯伊伯系统公司的名义向国际电联申报的。亚马逊在一份声明中证实了其同柯伊伯系统公司的关联。声明说,"‘柯伊伯’项目是一项新倡议,意在发射一个低地轨道卫星星座,以为世界各地欠缺服务社区带来低时延、高速宽带连接";"这是一个长期  相似文献   

12.
云成 《卫星应用》2016,(4):86-89
2016年4月7日,"2016小卫星发展与管理研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主办,原总参通信部杨千里副部长任大会主席,特邀张履谦院士、戚发轫院士出席会议。同时邀请了科技部高新司、国家遥感中心、工信部电信管理局、海洋局科技司、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代表约170人参加了会议。杨千里主席在致辞中讲到,本次会议主要探讨小卫星发展现状、空间碎片监管、轨道频率申报和协调、业务运营模式和监管、小卫星发射和测控以及  相似文献   

13.
从国际频率划分规定的角度,回顾了2000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2000)对1300~1350MHz频段做出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新划分的背景、研究过程、最终划分结果及相关条款等历史状况,同时对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上行信号使用该频段存在的限制和风险进行了分析及评述。  相似文献   

14.
简讯     
简讯两国际卫星组织吸收新成员南非已成为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第73个成员国,并将由南非电信公司作为其在这一组织中的签字股东机构。南非是第10个加入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非洲国家。另外,文莱已于4月7日在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经营协议上签字,从而使其成为该组织的第...  相似文献   

15.
极化复用技术在遥感卫星数据传输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赵宁 《航天器工程》2010,19(4):55-62
极化分割频率复用技术(简称极化复用技术)是解决数据传输频带资源紧张的技术途径之一,能够拓展一倍频率资源。文章针对极化复用技术在遥感卫星数据传输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推导出了星地传输极化复用信号影响因子F的定量计算公式,利用国际电联(ITU)的星地链路计算模型,给出了雨衰和降雨去极化效应的定量影响分析,对我国遥感卫星应用极化复用技术提出了有益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16.
空间探索活动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短短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空间科技的影响已深入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空间活动的兴起和发展给国际政治、国际法、国内政治和政策领域带来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问题,诸如人造卫星飞越别国上空是否属于侵犯领空?是否可以对地外天体主张权利?卫星轨道和频谱该如何分配?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带来了空间政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际电联2003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2003)第二次预备会(CPM—2002)于2002年11月18日至29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本次会议重点讨论了CPM报告以及各国主管部门和区域电信组织的最新提案,是WRC—2003大会的一次预演。有来自80多个国家10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除各国电信主管部门外,区域电信组织(APT、CEPT、CITEL)、国际和地区广播组织、国际民航组织、国际业务无线电组织及其它国际、地区组织和有关公司也派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讨论了复杂卫星系统的频谱分析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卫星射频系统的工作频段组合的线性计算,可以找到如谐波、互调等非线性干扰所引起的潜在电磁兼容问题。介绍了用LabView平台开发的一个频谱分析软件及其在具体型号中的应用界面,将已知的卫星射频分系统的一些收发设备相关频率信息输入该软件中,可以计算出各收发设备之间可能存在的干扰对。  相似文献   

19.
亚太多边合作、多任务小卫星(APMMSS)主要是由中国提出、亚太地区多成员国共同参与研制的一种新型小卫星。它的主要用途是对航天领域内的新技术如新型遥感CCD小相机、Ka波段雨衰通信等进行在轨试验。本文将根据该小卫星的有效载荷配置及其总任务要求,选择和设计其轨道。在此基础上对小卫星的发射、轨道保持和控制等情况进行分析,最后给出小卫星的轨道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7月31日11时00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上级有关部门领导,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保华在发射现场指导发射。"高分"十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光学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该卫星将主要应用于国土普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