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锐 《太空探索》2004,(6):18-19
2004年6月8日注定要成为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这天将要发生一个难得一见的天象——金星凌日。  相似文献   

2.
《飞碟探索》2008,(8):F0003-F0003
本期我们开始一个新的栏目:天象奇观。本栏目旨在将一些易与不明飞行物混淆的天文现象、大气现象的图片——呈现给大家,可作为大家日后分析不明案例时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牧夫十周年正逢2009年华东地区日全食壮观天象出现,为了满足广大天文爱好者交流观看日全食的要求。由爱牧夫天文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和本刊联袂举办第七届牧夫国际天文交流会暨江南日全食之旅。  相似文献   

4.
第七届牧夫国际天文交流会暨江南日全食之旅报名公告 牧夫十周年正逢2009年华东地区日全食壮观天象出现,为了满足广大天文爱好者交流观看日全食的要求,由爱牧夫天文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和本刊联袂举办第七届牧夫国际天文交流会暨江南日全食之旅。  相似文献   

5.
牧夫十周年正逢2009年华东地区日全食壮观天象出现,为了满足广大天文爱好者交流观看日全食的要求,由爱牧夫天文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和本刊联袂举办第七届牧夫国际天文交流会暨江南日全食之旅。交流会时间:2009年7月18日~22日。主办:爱牧夫天文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协办:广州博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信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昆明晶华光学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6.
·第七届牧夫国际天文交流会暨江南日全食之旅报名公告·牧夫十周年正逢2009年华东地区日全食壮观天象出现,为了满足广大天文爱好者交流观看日全食的要求,由爱牧夫天文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和本刊联袂举办第七届牧夫国际天文交流会暨江南日全食之旅。交流会时间:2009年7月18日~22日。  相似文献   

7.
全食盛宴     
《飞碟探索》2008,(5):5-5
中国在2008年将出现罕见的日全食天象。一般来说,同一地点(比如同一城市)平均二三百年才会出现一次日全食。因此对于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天文爱好者来说,这将是一场难得的视觉盛宴。日全食将发生在2008年8月1日北京时间18时20分左右。全食带从加拿大北部开始,进入中国后将穿越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在河南结束。持续2分钟左右。公众最佳观测地点在甘肃的嘉峪关和新疆阿勒泰、哈密附近。中国其他地区可观赏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现象。  相似文献   

8.
猴年的天象真是好戏连台,尤其是五月和六月间将上演今年最为精彩的天象“表演”,喜爱天空的朋友们可千万不要错过喔!  相似文献   

9.
覃育 《飞碟探索》2008,(8):42-43
本文向天文爱好者介绍在选择天文观测器材方面的一些总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帮助同好们在日前国内迅猛发展,同时又是鱼龙混杂的天文器材市场上能够冷静客观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买到最适合自己的天文器材。  相似文献   

10.
天上只有一个太阳。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如果有人说,他看见过几个太阳如绿太阳、蓝太阳甚至是扁太阳、四角形太阳,你一定会说这是天方夜谭。然而,历史却为我们保存了这一有趣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季明 《飞碟探索》2006,(5):50-50
笔者一开始拍天文照片,是用Vixen的50S赏鸟望远镜拍月球及日、月食,另外拍一些星迹。这些照片当然是不忍卒睹,但是由于没有前辈的指导,所以当时也颇沾沾自喜。一直到专五,学校装了一台高桥FCT-150折射望远镜后,才算正式踏人天文摄影中追踪摄影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飞碟探索》2013,(4):7-7
矗立在英国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巨石阵一直被考古学家认为是古人用来观测天象的天文台,而英国考古学家最近提出另一种说法,认为它只是一处古代墓园遗址。  相似文献   

13.
流星雨是非常美丽的天文现象,是一种深受天文爱好者喜爱的天文奇观。有时候,在天空某一区域某一段时间内流星数目会显著增多,每小时几十个甚至更多,看上去就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流星雨是一大群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王思潮 《太空探索》2009,(11):44-45
今年8月中旬至9月初,天文爱好者在观测土星时突然发现,巨大的土星光环“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要从土星光环谈起。  相似文献   

15.
日升日落,我们对太阳这颗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似乎再熟悉不过了,它好象每天都是那副模样,没什幺新鲜的。那么,假如有一天你突然看到太阳上有一头驯鹿,你是否会感到惊讶呢?  相似文献   

16.
风暴不仅仅会发生在地球上。在看似空无一物的太空中也存在一种风暴,叫做“太阳风暴”。在太阳上的某些活跃区域,磁能经过大量聚集后突然释放,这个区域于是迅速、猛烈地增亮,这种现实就是耀斑。  相似文献   

17.
原始的呼唤     
对太空的向往是一种深植在人类基因中的原始呼唤,人类文明的发展更是与太空息息相关.我们的祖先曾倾心地关注那灿烂的苍穹,写过无数诗篇;古代中国把王朝的兴衰和帝王的政绩与天象密切联系在一起;欧洲曾依仗优越的天文航海知识拓展海域,创造出西方的工业文明,伽利略的望远镜擦亮了人类蒙昧的双眼,使我们认清了自身的渺小.20世纪中叶以后,人类一飞冲天,登上了月球,各式望远镜也远离大气层的干扰,把人类的视野延伸到宇宙的边缘,人类的飞行器登陆邻近的星球,寻找地球生命的伴侣;而载着人类文明的太空船也已飞离太阳系,向无限的宇宙驶去.20世纪90年代我们又发现一系列太阳以外的行星,奠定了寻找蓝色星球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天文学家常以天象来验证历史的记载,称为天文考古.这是因为天体的运行相当有规律,即使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也可以依循天体的运行法则重现当年或呈现未来的天象.在过去,要进行这类天体运行的计算,非学者专家无法做到.但随着电脑软件的日新月异,功能越来越强,价格则日趋下滑甚至免费,已经有许多电子星图或电子星象馆(为了简便,后文都称为电子星图)之类的电脑软件,可以重现任一地点、任何时间的天象.这让天文考古变得简单而有趣,一般人也都能一尝天文考古的威力和乐趣.  相似文献   

19.
中国空间天文40周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过去40年中国空间天文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近10年内发射了数颗天文卫星,未来几年还将有一些天文卫星计划发射.本文简要回顾了国际空间天文学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空间天文学过去40年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包括1970年代第一颗天文卫星计划、气球空间天文探测、基于载人航天工程的空间天文实验以及天文卫星等.此外,介绍了...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刚入门的天文初学者或是有经验的观测者,双筒望远镜都是不可或缺的天文观测最佳辅助工具,它有着专业天文望远镜无法取代的优点。就光学特性而言,一架适合看星星的双筒望远镜成像明亮、视野宽阔,就机械性能而言,双筒望远镜较专业天文望远镜轻便、操作容易、机动性强。对于想一窥星空奥秘的初学者而言,购买双筒望远镜要比投资专业天文望远镜在经济上的负担轻得多,所以笔者在此要推荐大家使用双筒望远镜了。下面我们首先讨论一下如何选择双筒望远镜,其次再说说双筒望远镜在天文观测中的实际应用。  双筒望远镜是一种非常实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