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第一节冷挤压工艺流程用冷挤压的办法生产零件,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即毛坯制备——冷挤压——后续加工。毛坯制备对于有色金属冷挤和黑色金属冷挤略有不同,有色金属冷挤一般有如下程序:下料——(校正)——退火——涂润滑剂。对于黑色金属冷挤,其程序:下料——(校正)——退火——磷化处理(或草酸盐处理)——涂润滑剂,有的采用肥皂水作为润滑剂,在磷化处理之后立即进行,与磷化处理合为一个工序。若需要多次挤压,则根据实际情况在两次挤压之间增加退火(软化处理)和润滑处理  相似文献   

2.
冷挤压的毛坯,要求有精确的尺寸,平整的剪切面和尽可能小的断面马蹄形,故毛坯的制备应给予充分注意,否则在生产中将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模具寿命和生产效率。经过多次实践,我们认为用开式冷剪模是难以得到所要求的毛坯的。因此,我们在总结开式剪切模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制造了全封闭式棒料剪切模,并于一九七六年九月投产使用。这套模具装在普通冲床上使用。冲床的最大压力为16吨,最大行程35毫米,最大闭合高度225毫米。根据所用冲床的技术规格,确定模具总高为200毫米,剪切行程为30毫米,可剪切直径13毫米以下的碳钢、合金结构钢、硬铝、不锈钢等。  相似文献   

3.
不锈钢托板自锁螺母冷挤压成形工艺开发成功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制造公司攻克了模具结构和材料及冷镦毛坯尺寸设计、毛坯热处理软化制度编制及工序安排、挤压润滑工艺及润滑剂的选择、复合挤压参数的修正等多个难题。新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节约材料,生产周期短,综合...  相似文献   

4.
三三一厂生产上使用的高速钢切刀片批量很大,过去采用锻造毛坯,需机械加工、热处理,平面磨。材料利用率低,生产周期长,成本高,更主要的是不能满足生产上的需要,锻件毛坯不能及时供应。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指引下,自制了简易辊轧机和剪切机,试验成功了高速钢切刀片的轧制工艺,精化了毛坯,轧后只需进行热处理和磨削。一年来的生  相似文献   

5.
航空工业是应用冷挤压工艺较晚且又发展较慢的部门,应用较晚和发展较慢的原因之一就是航空工业的生产批量大都是中、小批生产。随着冷挤压工艺的发展,国内外都在想方设法使冷挤压适用于较小批量的生产。因此冷挤压适用于小批生产也就成了冷挤压工艺发展的方向之一。一、冷挤压用于小批生产的探讨一般情况下,冷挤压是适于大批量生产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技术标准,对比分析了激光增材制造毛坯与传统锻造和铸造毛坯在成形工艺、显微组织、缺陷及其形成原因、内部质量以及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激光增材制造较传统工艺整体制造周期短、材料利用率高;激光增材制造毛坯气孔能达到A1级别,稍低于锻造的AA级别,气孔级别能达到铸件的B级;激光增材制造钛合金纵横向屈服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比锻造和铸造低3.4%和0.78%。  相似文献   

7.
1.问题的提出 某出口产品主要零件的材料为LY12,技术要求:零件内外表面硬质氧化处理,硬质层厚不小于0.05mm,硬度HV>420。 该零件原采用LY12管料车制而成,经硬质氧化之后,HV只能达到350左右,使用过程中内壁硬质氧化层很快被磨损,不能满足产品质量上的要求。若将材料改成LD2,硬质氧化后的表面硬度HV可以达到420。但此种材料本身强度低,仍满足不了产品要求。为了提高强度,最后决定采用冷挤压为缸套提供毛坯。 2.冷挤毛坯的确定 通过计算,坯料的挤压力为198~300t。我厂现有一台JA-500T卧式冷挤压机,为了提高效率,一件挤压件用作三件缸套毛坯。毛坯内外圆都留有余量,内孔仅留0.1mm余量,准备用挤光法达到零件要求的尺寸。冷挤压件见图1,材料:LD2,壁厚差不大于0.2mm,供冷挤用的毛坯尺寸为φ65_(-0.8)~0mm×19.5mm。  相似文献   

8.
第一节概况冷挤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冷挤压的成败,冷挤压模具可分为模具的工作部分(凸、凹模、顶杆等)和紧固部分,后者即为通用模架。冷挤压模具的制造,特别是工作部分的制造,对于模具的使用寿命起很重要的作用。其模具材料的选择、毛坯的锻造、热处理、切削加工都是关键的环节,尤其对于大批生产用的模具,在这些方面都要给以很大注意。对于模具工作部分的设计制造,一个总的原则是要求过渡圆滑,避免突变,使尽可能  相似文献   

9.
泵轮冷挤压     
我厂铝合金泵轮,原工艺采用锻压毛坯,然后经1小时20分钟的铣削加工,再经50分钟的钳工修正,方能加工一件。现改用冷挤压方法加工,大大提高了工效,效果很好。挤压后的零件组织呈纤维状,没有任何缺陷,钎焊后拉力试验,强度优于机械加工件。经高低温试验及装于产品中试用情况良好。每件可节约材料30%。泵轮材料为LD2。挤压后的零件如图1。毛坯见图2,系由棒料车制。现就其挤压工艺和他用的模具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航空发动机的环形零件,多是受力构件,一般由铬镍不锈钢制成;一台发动机有几十种大小不等的环形零件。目前这些零件多沿用苏联老的工艺方法,先锻制成一个相当直径的圆筒,然后用立车进行粗加工,再用卧车进行精加工,材料利用率在20%以下。这不仅耗费了大量的原材料,而且工人劳动强度很大,生产效率低。为改变这种落后工艺方法,一些航空发动机工厂正在试验型材毛坯—拉弯成形—端头切  相似文献   

11.
所谓缩梗,是指用压力把棒料或管料在冷态下推入模具,使其断面缩小,获得所需尺寸。缩梗与冷挤压顺挤相比,凹模的锥角小,其毛坯不受模腔壁限制,毛坯外露部分不产生塑性变形,而是起着“冲头”的作用(图1)。以往,在标准件生产中,缩梗工艺仅用于获得较低精度的螺纹滚丝前直径。对于二级精度的螺栓,由于缩梗达不到同轴度及弯曲度的要求,过去一直是用无心磨削工艺加工出滚丝前直径。根据生产需要,经过试验研究,我们用缩梗的方法解决了这一关键。一、工艺分析 1.缩梗弯曲的分析在缩梗时,由于纤维弯曲及摩擦产生的附加应力,便产生了附加应变。毛坯材质不均引起纤维弯曲不均;凹模制造精度及润滑方式又  相似文献   

12.
通常,冷挤压在人们心目中是适合于大批大量生产的一种工艺,但随着冷挤压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以及某些生产部门出现了向多品种小批量转变的趋势,使冷挤压适于小批生产的问题提到日程上来了。本文分析了将冷挤压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的条件,认为在大批大量生产时,对冷挤压工艺及模具等要求较高和较严。而对于小批生产,有些条件可适当降低。这样,就将冷挤压划分为适于大批大量生产的冷挤压及适于小批生产的冷挤压两类。而后探讨了将冷挤压用于小批生产时可能采取的措施,并选择了四种典型零件按大批生产及小批生产条件进行经济核算,得出在按小批生产条件改造后,冷挤压的经济批量起点可落在100-1000件的范围内,因而认为冷挤压对于100-1000件的小批生产也是适宜的。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分析的方法,这一方法特别适合于一般工程技术人员采用。  相似文献   

13.
开缝衬套挤压技术在飞机维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孔的强化技术中,开缝衬套冷挤压新工艺在不改变结构形式、材料和重量的情况下,对飞机结构重要和关键部位的孔,进行强化工艺处理,能产生有利的残余压缩应力,提高疲劳寿命,缩短维修周期。本文从损伤容限概念着手,对冷挤压技术开发的意义和背景进行了阐述;对开缝衬套冷挤压工艺的适用范围、工艺步骤、及其某些技术要求作了较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4.
在锻铸毛坯壳体类零件的机械加工过程中,最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毛坯的定位。定位方法选择得当,质量不高的毛坯可以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反之即使毛坯合格也会造成零件报废。通过实例介绍了壳体毛坯机加定位方法的选择原则和技巧,主要有分散加工原则、巧用工艺凸台、合理选择加工余量以便修正等,利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薄料剪切模     
在密封继电器产品中,经常遇到一些簧片、接点之类的薄料窄长矩形零件(如图1)。为了减少专用工装,加快生产周期,提高材料利用率,设计制造了一付薄料剪切模。在13个产品中的34种薄料窄长矩形零件均使用该剪切模,其剪切材料有:紫铜箔,银、德银双金  相似文献   

16.
<正>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是中国航天领域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中心。其下属的特种金属材料及工艺事业部,主要从事航天型号用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粉末冶金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及特种加工工艺的研究和生产。开展了航天用铝合金、钛合金、铌合金、铜合金、镍基高温合金、新型高强韧钢、金属热防护系统、高温抗氧化涂层以及高性能永磁合金等材料研究,并进行了旋压成形、粉末冶金成形、电铸成形、超塑成形、锻造成形以及无机高温抗氧化涂层制备等工艺技术研究。五十年来,事业部紧密结合航天型号发展,研制开发出大量高性能金属材料新产品,推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是中国航天领域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中心。其下属的特种金属材料及工艺事业部,主要从事航天型号用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粉末冶金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及特种加工工艺的研究和生产。开展了航天用铝合金、钛合金、铌合金、铜合金、镍基高温合金、新型高强韧钢、金属热防护系统、高温抗氧化涂层以及高性能永磁合金等材料研究,并进行了旋压成形、粉末冶金成形、电铸成形、超塑成形、锻造成形以及无机高温抗氧化涂层制备等工艺技术研究。五十年来,事业部紧密结合航天型号发展,研制开发出大量高性能金属材料新产品,推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定义冷挤压是金属压力加工中的一种方法,它利用金属的塑性在压力机滑块作用下使毛坯从模具的凸、凹模的间隙中或凹模口中挤出的办法来加工零件,是无切削和少切削加工方法之一。冷挤压一般是指在该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挤压,对于大多数金属,都是在室温中进行。在再结晶温度左右进行的挤压称为半热挤或温挤,以区别于冷挤和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热挤。还流行着许多冷挤压的名称,如冷冲挤、冷压挤、冷挤锻等,但以“冷挤压”这一名  相似文献   

19.
冷挤压是一种塑性加工工艺。它在不破坏金属的前提下,使金属的形体发生塑性转移,达到少切屑无切屑而使金属成型,可节约大量的金属材料。冷挤压是在压力机上进行,一般每分钟可生产几十个零件,因此生产效率很高。冷挤压件的强度大、刚性好而重量轻,还可获得理想的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冷挤压的另一特点是可以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几年来,我厂在以冷挤压代替锻造、拉延及金属切削加工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因此也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是中国航天领域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中心。其下属的特种金属材料及工艺事业部,主要从事航天型号用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粉末冶金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及特种加工工艺的研究和生产。开展了航天用铝合金、钛合金、铌合金、铜合金、镍基高温合金、新型高强韧钢、金属热防护系统、高温抗氧化涂层以及高性能永磁合金等材料研究,并进行了旋压成形、粉末冶金成形、电铸成形、超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