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GA-PSO组合算法模型修正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文章在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算法(PSO)的基础上,介绍了GA-PSO组合算法的流程和模态修正适应度函数的确定,并利用该算法对一个5层钢架结构模型进行修正,证实了该算法能有效修正模型。该算法能在前期利用GA算法进行高效全局搜索,后期利用PSO算法进行细致局部搜索,与单独使用PSO算法和GA算法相比,该组合算法修正效率和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火箭控制系统姿态网络设计,提出了一种采用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混合的算法进行姿态网络自动设计的方法。该算法实现了已知校正网络幅频特性曲线的幅频向量,通过系统辨识和寻优搜索,可以计算出该网络的传递函数。本文对该算法进行了试验验证,证明该方法可行并优于单纯的模拟退火算法和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星上交换系统的特点,基于Crossbar交换结构提出了一种改进输入缓存调度算法。该算法采用了串行调度思想,在保证每个端口公平性的基础上调整了输出端口的匹配策略,增加了输出端口成功匹配的概率,大大降低了平均调度时延和丢失率。文章通过OPNET建模、仿真并比较了该算法与几种典型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平均调度时延和信元丢失率等方面的性能指标均优于已有算法且实现复杂度不增加。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对该算法进行了FPGA设计及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高性能视频编码算法在高速DSP平台上的实现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卫星应用领域对视频图像实时传输与存储的要求,针对目前无线传输中面临的带宽有限、而又要求良好图像质量、实时性强的矛盾,文章研究了如何在DSP(数字信号处理)平台上实时实现一种高保真、低码率的视频压缩算法。首先给出了该高性能视频压缩算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并介绍了该算法实现的硬件平台;然后重点对该视频压缩算法在TMS320C64X系列DSP上的实现和优化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如双缓存并行处理技术、算法优化、代码优化技术等,并提出了一种运动估计快速算法——ATBDS算法;最后通过实验,对该视频压缩算法优化前后的性能进行了对比,也将该算法与MPEG 4的性能进行了对比,说明该视频压缩算法及其优化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多普勒估计是猝发传输背景下的GMSK (Gaussian Filtered Minimum Shift Keying,高斯最小频移键控)扩频通信系统接收端同步过程中的关键一环。针对短时猝发GMSK扩频通信系统信息传输时间极短的特点,搭建了系统接收端同步段结构,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适应该短时猝发同步段结构的多普勒估计算法,建立了短时猝发多普勒估计算法模型,推导该算法公式的同时对算法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详细阐述了该算法进行多普勒估计的实现过程,并对该算法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信噪比为1 dB时,多普勒估计准确度可达到97.2%,信噪比≥3 dB时,准确度均能在99%及以上,该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应用在猝发传输背景下的GMSK扩频通信系统中的有效性、可行性,同时也表明当通信系统处于弱信号的条件下时,该多普勒估计算法性能依然能达到一个较为优异的准确度值。  相似文献   

6.
高QoS的网络传输要以一个稳定的连接作为保证,这就要求资源分配算法要有良好的动态稳定性,但公平分配算法的稳定性还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鉴于Max-Min公平带宽分配方案的实现算法─渐次填充算法的收敛速度太慢,本文提出了快速Max-Min公平分配算法,该算法用多次平均值来快速逼近公平资源值,巧妙的回避了渐次填充算法步长和收敛速度间的矛盾,大大提高了收敛速度。最后,本文对该算法进行了摄动分析,并证明了该算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传统ETF成像算法,详细推导机载斜视模式下最优聚焦函数,分析算法使用中应该满足的分块处理条件,给出算法实现流程。与传统ETF算法相比,该算法推导过程方位相位的计算不作近似截取而作准确计算,使得该算法具最优的相位精度。分块处理条件的推导为算法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点目标仿真以及原始回波数据成像结果证明该算法有效。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传感器多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概率假设密度(PHD)滤波算法。该算法通过选取与各传感器相关的重要性密度函数,层层更新各传感器的采样粒子,达到多传感器多目标有序PHD跟踪。给出了应用该算法的具体步骤,通过仿真实例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常规自适应旁瓣对消算法(LCMVB)和基于特征空间的技术。探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天线旁瓣相消算法。该算法把常规自适应天线相消法的权矢量向信号子空间投影,减小了噪声子空间对权矢量的影响。与LCMVB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干扰对消能力。仿真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一种未知信源数的快速DOA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众多性能优良的超分辨DOA估计算法大都是以预知信源数为前提,信源数估计不准可能会导致DOA估计失败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协方差矩阵对角加载的超分辨DOA估计算法。该算法不需预判信源个数和进行特征值分解,且通过对协方差矩阵进行对角加载,可以平滑小快拍数时噪声特征值分散程度,因此该算法更适用于快拍数较少的情况。理论分析表明:该算法的统计估计性能接近于MUSIC(Multiple Signal Classifjcation)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鲁棒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频域Z平面直接设计方法的说明。用于设计飞行器数字姿态控制系统数字控制器。首先,讨论了五种典型的数字滤波器,它们具有特定的频域响应。然后用该方法设计一个战术弹道导弹姿态控制系统,获得了递归式——非递归式校正滤波器,它们具有满意的频域响应。  相似文献   

12.
按照由简到繁的顺序,提出三种控制方案并进行了弹道控制仿真计算,分析了各方案的弹道精度,研究适合远程战术火箭弹的控制方案及设计要求,并考察了固体姿控发动机作为执行机构的可行性,认为其具有不少优点,可以满足远程战术火箭的技术要求,但其质量仅略重于空气舵。  相似文献   

13.
静不稳定BTT导弹飞控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倾斜转弯导弹简化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航向静不稳定弹体的气动特性,应用经典控制理论,提出了这类导弹飞控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目标,并以某型BTT-90导弹为对象,给出了整个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进行了非线性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达到了BTT导弹战术技术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Simulink的导弹控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用Simulink对导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和仿真的步骤和方法。以某导弹俯仰通道控制系统设计为例,应用最优化技术,通过建立被优化系统的数学模型和选择合适的最优化求解方法,利用Simulink Response Optim ization模块对导弹控制系统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设计出的导弹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很好地满足了战术技术要求,证明了应用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设计出性能优良的导弹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误差四元数的战术导弹垂直发射姿态调转控制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敖百强  林维菘 《宇航学报》2004,25(1):98-101
针对战术导弹垂直发射姿态调转时的快速性要求,研究了垂直发射快速姿态调转的控制问题。首先基于误差四元数并结合垂直发射的具体特点,建立了战术导弹垂直发射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李亚普诺夫第二方法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得出了基于误差四元数反馈控制器。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该控制器实现了绕欧拉特征轴的旋转,缩短了姿态调转的时间,最后通过仿真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导弹发射点战术参数进行准确估计,需要根据预警卫星的探测信息对导弹进行定位。基于双星定位原理及导弹弹道特性,给出了从测量坐标系到地球固定坐标系的转换模型、发射点时刻以及发射点位置估计模型,并利用仿真工具STK,结合美国新一代导弹预警卫星系统——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STSS),对发射点战术参数的估计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并说明STSS与传统预警卫星相比,具有更好的探测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战术导弹全弹FMECA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万创  张绍伟 《上海航天》2005,22(1):57-61,64
论述了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的目的和意义,尤其强调了战术导弹全弹FMECA对提高导弹可靠性的作用。讨论了导弹详细设计阶段硬件的FMECA方法,包括自下而上综合方法、约定层次划分、故障严酷度分类等问题。最后,结合工程实践,给出了导弹全弹FMECA的部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捷联惯性测量装置的综合环境应力可靠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万创 《上海航天》2004,21(1):58-61
研究了捷联惯性测量装置综合环境应力可靠性试验方法,分析了捷联惯性测量装置的原理和可靠性指标,并给出了试验方案、环境应力、试验剖面和失效判据等内容。对某型战术导弹捷联惯性测量装置进行的可靠性增长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较真实地模拟实际的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19.
有翼导弹的动态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弹动态稳定性是导弹飞行动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导弹作高机动飞行时 ,线性理论将不再成立。本文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 ,通过对导弹动力学方程的数值仿真 ,讨论了以导弹控制舵偏角为参数导弹高机动飞行时的非线性动态稳定性 ,并得到了相应的结论 ,为导弹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关成启  杨涤  关世义 《宇航学报》2000,21(3):112-117
本文描述了离散面目标毁伤概率的数学模型,利用均匀设计的方法安排仿真计算的数据,并给出了一个预报公式,可供导弹初步设计时使用。仿真结果表明,导弹射击精度CEP(平面)对毁伤概率的影响相对点目标而言要小,在设计针对离散面目标的飞航导弹时,对平面精度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松要求,提高末段高度控制精度,以提高全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