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艺技术     
波音尾翼载上51项成飞技术 成飞(集团)公司自转包生产波音757飞机尾翼项目以来,一直坚持进行技术攻关,努力提高转包生产国际民机大型零部件的水平。最近,有51个涉及波音757垂尾、平尾制造  相似文献   

2.
《成飞科技》2005,(2):7-10
两年来,工装设计所围绕公司科研生产,积极开展职工的技能培训,重视科研课题的研究开发,大力推进技术攻关与技术创新,为初步建成“数字化成飞”的目标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施CIMS应用工程,2月被国家科技部、解放军总装备部授予国家“863”计划15周年先进集体称号。  成飞(集团)公司自被列为国家863/CIMS第一家应用工厂以来,先后投资近4000万元,在清华大学等8家院校的支持和帮助下,历时10年,完成了成飞CIMS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并进行了三期工程的实施和应用。先后通过了国家科技部和863/CIMS专家组的验收。并荣获中航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CIMS工程和应用示范企业称号。  成飞CIMS工程主要由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4.
近日,成飞(集团)公司 CIMS第三期工程顺利通过了国家 863/CIMS专家组的评审验收,标志着成飞公司在实施和推广应用 CIMS工程技术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89年 8月,成飞(集团)公司成为国家 863/CIMS第一家应用工厂。经过 10年的努力,投资 3000多万元,完成了成飞 CIMS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初步和详细设计,由管理信息、工程信息、车间自动化和质量信息等 4个应用分集成系统以及数据库和网络两个支持系统组成了成飞 CIMS系统,建成了两条直接数控生产线,并分三阶段进行了三期工程的实施和应用。 一期工程,完成了从 C…  相似文献   

5.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特大型航空工业企业,是国家设计、研制和成批生产歼击机的重要基地。 公司现有职工近 170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约占三分之一以上。形成了一支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部级专家、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职称人员、高级技术工人在内的近千人的高级人才队伍。 公司资产总值近30亿元。一批能够代表世界先进制造水平的高新技术和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广泛应用于新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在科研生产中发挥出巨大的技术优势。 成飞(集团)公司创建40余年来,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  相似文献   

6.
成都飞机工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实施CIMS应用工程 ,结合波音、空客转包生产的新经济增长点和国家重点工程的需要 ,在产品的技术设计、管理决策、加工制造、质量控制等方面 ,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提高了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 0 0 1年2月被国家科技部、解放军总装备部授予国家 863计划 15周年先进集体称号。成飞 (集团 )公司自 1989年被列为国家 863/CIMS第一家应用工厂以来 ,先后投资近 4 0 0 0万元 ,在清华大学等 8家院校的支持和帮助下 ,历时 10年 ,完成了成飞CIMS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初步设计、详细设…  相似文献   

7.
企业动态     
西航2005年技术创新喜结硕果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喜结硕果。2005年,该公司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项,获国防科学技术奖2项;获中国一航科技成果奖3项,有11项发明创造获得了国家专利申请号;获公司科技成果奖39项,获公司技术攻关奖76项;评出公司级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设奖524项;另外,还评出公司级优秀科技论文37篇。2005年,是“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西航集团公司新机科研生产任务极其繁重的一年。西航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科研生产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有效地解决了企业科研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突破和攻克了上百项技术难关,取得了可…  相似文献   

8.
《航空科学技术》2006,(1):42-43
新年伊始,从中国一航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传来喜人消息:一航沈飞2005年销售收入超过75亿元;一航西航外贸转包生产的年交付额首次突破了8000万美元,实现外贸交付8366万美元,实现外贸创汇8686万美元。  相似文献   

9.
在发展中的中国,数控加工 生产线的投入是高昂的,所承担的使命是重大的,但发挥的效能往往不尽人意。我国企业正在努力改变这种情况,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中可见一斑。 一、重担与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成飞一方面承担了国家重点高新产品的研制任务,一方面开展了国际民机部件的转包生产合作,两者都对成飞发展数控加工技术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成飞买来了数控设备,建起了数控厂房,开动了专业化的数控生产线。这部分投入,在成飞固定  相似文献   

10.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成飞(集团)公司]是中航一集团下属企业,始建于1958年,建成于1964年,其前身为国营峨嵋机械厂,1998年改制组建集团,是我国研制生产现代歼击机的重要基地。经过45年的艰苦创业,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在册职工15000多名、占地面积500多万平方米、资产总额达53亿元,拥有包括国内最好的喷丸成型及强化设备、先进的蒙皮拉伸设备以及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在内的各种机械动力设备6000多台的国有大型航空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成飞(集团)公司举行空客A320系列飞机后登机门第300架、第1架法国达索公司“隼式”2000EX公务机3号前油箱段交付仪式。 2002年3月19日,成飞(集团)公司与法国达索公司正式签订了转包生产合同,成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863计划实施15周年之际,国家科技部和解放军总装备部在北京隆重表彰了为此做出过突出贡献的44个先进集体和599名先进个人,成飞(集团)公司作为全国唯一获奖企业登上领奖台,捧回了“国家863计划15周年先进集体”大奖。  国家863计划本着集中少部分精干力量,在所选高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前沿,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带动相关领域科技进步,实现高技术产业化的目的,实施15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缩小了我国高技术领域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力地带动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和国防高技术同国家新兴技术产…  相似文献   

13.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863/CIMS典型应用工厂之一,通过实施CIMS工程,不断促进技术和管理创新,提高了航空产品制造和管理水平,促进了公司与国际接轨,增强了国际竞争能力。本文介绍成飞持续推进CIMS工程实施的情况,产生的效益以及对实施CIMS工程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航空科学技术》2005,(1):38-38
2004年,中国一航发动机事业部完成转包生产交付10057万美元,首次突破1亿美元。超额完成年计划的26%,同比增加37.5%。其中,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转包生产交付6332.5万美元,同比增加25.6%;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转包生产交付2020万美元,同比增加65.3%;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转包生产交付1514万美元,同比增加80%。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航空航天工具协会主办,中国一航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承办的2005年度飞机制造企业工具年会于2005年9月21日至23日在成都召开。来自沈飞、哈飞、成飞、西飞、陕飞、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上飞、西南工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147、3157、青岛前哨、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60名代表齐聚成飞,共同探讨提高航空制造业工具水平热点话题。成飞总经理罗荣怀在讲话指出:未来10年,由于国防建设的需要,航空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机遇,技术要更新,产品要接近同类国家的水平。例如成飞每年在技术装备方面都有较大规模的投…  相似文献   

16.
沈明 《成飞情报》2000,(3):40-44
本文针对成飞集团公司多年来存在的生活饮用水质量差、管网老化急需改造等一系列问题,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面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国内生活饮用水发展的最新动态、成飞集团公司目前生活饮用水现状及今后未来生活饮用水发展趋势实际情况,在多方征求意见后,提出了符合成飞(集团)公司实际的最佳生活饮用水改造方案,即“三分两高”供水法,对改造方案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及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实施饮用水改造等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成都飞机工业公司为生产麦道机头而进行了重大的技术改造。本文简述了成飞在高温测量,表面处理,热处理和焊接等特种工艺方面与国外的差距,介绍了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的情况,并展望了我国某些特种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两飞公司在科技人员中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已有10多年。公司科协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做到组织网络化、立项规范化和管理制度化,实行科协、行政、工会相结合,整体竞赛与单项竞赛相结合,科技人员与技术工人相结合,使这种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近年来重点在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完成生产技术攻关、重大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组织科研攻关,每年完成近百个项目,表彰10位竞赛标兵。仅1994年~1995年,共完成讲、比竞赛项目178项,创经济效益1504万元,完成技术攻关等2500多项,创经济效益2300多万元。1996年又完成了10项部  相似文献   

19.
企业动态     
1999年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强化科研年”,该校意欲主动适应国家纵向科研运作模式的新变化,抓住机遇,努力保持并增强学校科技工作的良好发展势头。 去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台的科研管理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科研的发展,全年科技到款额首次突破7000万元,科技成果也创出了新水平。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5项,是近年来获得最多的一年;获航空工业公司科技进步奖37项,连续三年位居航空系统企事业单位之首。学校承担  相似文献   

20.
建厂45年来,成飞(集团)公司企业建设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局部到系统的发展过程,创建了具有成飞特色、符合航空实际的特有企业文化,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并提炼形成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