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中,低温推进剂(液氢、液氧、液态甲烷等)的稳态流量是发动机设计的重要参数。目前用自主研制的分节式电容液面计、电容变换仪、采集设备和计算机组成流量测量系统,实现氢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及校准试验中高精度稳态流量的测量和实时液位监测。为了提高电容式液位计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对变送仪表的性能进行了改进。研制了基于FPGA的数字式液位测量仪,测量系统仅由分节式液位传感器、数字式液位测量仪和计算机构成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实现了仪器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相似文献   

2.
低温推进剂液位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用低温推进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以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和C-V线性电容变送仪为主体的低温推进剂液位测量系统。经某型号氢氧发动机真实试车过程中的搭载试验证明,该系统能准确、快速的跟踪并实时显示低温容器中的液位值,具有精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及安全可靠等质量特性,很好的解决了试验过程中低温推进剂液位实时监测显示的技术难题,具备了应用地面试车试验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基于三冗余控制方案的推进剂利用系统液位信号采样的原理,深入分析了系统试验中液位信号采集故障的问题,进一步采用了一种基于周期延时的行末点换行策略,彻底解决了三冗余状态下由不同步带来的液位信号采集故障问题。  相似文献   

4.
就声发射技术在推进剂贮罐状态监测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对集中区域、分散区域两种不同的声发射源进行了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5.
推进剂贮罐声发射检测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声发射技术在推进剂贮罐状态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对点区域、裂纹的产生和生长区域两种不同的声发射源进行了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6.
低温加注系统是运载火箭发射场地面支持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低温介质的储存、运输、供给、控制以及安全等内容。由于低温推进剂本身存在低温沸腾、易挥发的特性,其加注过程十分复杂,为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推进剂精准的加注要求,需要实时准确监测加注过程中贮箱内的液位高度。本文针对火箭地面加注过程的液位信号数据,对其三角波电压和线性波电压的特征进行分析、提取,基于BP(Back Propagatio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完成对不同加注状态的识别检测,并应用于传感器节数判别,优化了液位计算算法,降低了节数人为干预需求,提高了液位测量准确性。经实验测试验证,该方法可有效识别低温加注状态,识别准确率达到90%以上,用于液位信号处理中可显著提升液位高度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当前航天运载器普遍使用低温液氢、液氧及煤油作为推进剂,国内外普遍采用电阻式、电容式、差压式液位测量方案,国外已推出应用于低温液位测量的超声式、雷达式液位传感器。介绍几种低温液位测量方法的原理及应用特点,针对运载火箭高精度、连续、动态液位测量特点及需求,设计一套低温液位测量系统。测量系统包括新型分节电容连续液位传感器、变换器以及液位处理软件,首先将液位信号变换为三角波-线性波双特性电压信号,实现大量程低温液位的分段连续测量,然后利用双特性算法计算液位高度。液位测量系统测量范围为0~20m,测量精度达到±2mm,传感器环境适用温度范围为20K~500K。液位测量系统已在新一代液体运载火箭上推广运用,并已具备工业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8.
如今,运载火箭大量使用液氧、煤油等液体推进剂,其液位测量技术主要有浮子式、激光式、电容式、雷达式等。介绍并实现了一种激光液位测量系统,该系统体积小、功耗低,可适应多种测量环境,能满足航天燃料液位测量高精度、高动态、连续稳定测量的要求。系统利用相位式激光测距技术,通过测量激光回波信号的相位延迟,计算激光光程从而得到距离数据并通过客户端进行直观展示和数据存储。系统最大测量距离可达100 m,精度为±1 mm。该系统为非接触测量,耐腐蚀,通过加入反射板可实现透明、非透明液体测量。  相似文献   

9.
蒋瑜 《火箭推进》2003,29(2):33-37
对试验台推进剂供应系统自动调节中的扰动问题进行了探讨,简要分析了扰动现象发生原因,提出了抑制方法,并且讨论了闭环系统和串级闭环系统抗扰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找到煤油贮罐降温后的温度分层原因,通过分析煤油贮罐不同深度的温度,结合管道布置走向,发现煤油降温流动过程中存在上部滞流区,导致煤油贮罐形成上部热煤油和下部冷煤油分层。采用鼓泡与泵回流两种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鼓泡能较好消除煤油贮罐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不均,泵回流方式无明显效果。为准确预估降温后的煤油温度,采用不同调温方式进行多次试验,构建了煤油调温目标温度计算模型,作为煤油降温停止的判断准则。鼓泡方法和调温模型已成功应用于天舟一号发射任务,有效保障了煤油推进剂的温度品质。  相似文献   

11.
基于神经网络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泄漏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志武 《火箭推进》2005,31(1):55-58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在热试车过程中出现的推进剂泄漏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神经网络法对发动机相关参数进行检测,以发现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的推进剂泄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神经网络实现推进剂泄漏的及时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某大型发射设备仿真系统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对车体进行自动调平和对发射筒进行自动调直,本文着重分析了基于液体摆组合的计算机自动调平(调直)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3.
新一代运载火箭增压输送系统交叉输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液体运载火箭和航天飞行器推进剂交叉输送技术的概念。分析了贮箱间和管路间两种交叉输送系统的原理和工作特点,以及国外如美国第二代航天飞机、三级并联火箭飞行器、宇宙神运载火箭,以及欧空局阿里安4LP运载火箭采用的交叉输送技术。阐明了交叉输送连接器和交叉增压等关键技术。对所研制的蝶型活门进行的气动螺栓分离和气动分离,以及以水为介质的交叉输送系统小比例系统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分离方案均能实现可靠分离,系统工作正常。推进剂交叉输送技术可用于改善捆绑式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的布局和性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体积膨胀原理研制了一种固体推进剂粘弹性泊松比测量系统,实现了固体推进剂试件级的粘弹性泊松比实时快捷测量,粘弹性泊松比测量数值的有效位数达到3位,可以为固体发动机精细化设计提供有力支撑。采用该系统开展了应变率及配方对HTPB推进剂粘弹性泊松比的影响规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HTPB推进剂的粘弹性泊松比随应变增加,呈现非线性降低的特征,且与应变率及配方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应变率越大,其粘弹性泊松比下降的越剧烈,也表明其内部的“脱湿”损伤越剧烈,同时配方中的大颗粒AP的含量越高,其内部“脱湿”越容易发生,粘弹性泊松比越容易下降。  相似文献   

15.
研制了一种新型液体推进剂自动分析仪,可完成液体推进剂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以及对溶液pH值、电位、电流的测定。本文介绍了液体推进剂自动分析仪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6.
金属膜片贮箱推进剂消耗不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锋  周进 《火箭推进》2006,32(5):28-31
分析了某型号推进系统金属膜片贮箱推进剂消耗不平衡问题,建立了不平衡消耗的计算模型,对地面排放试验和飞行时系统推进剂消耗不平衡量进行了计算。并通过地面试验对计算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根据系统的静态计算模型,给定影响因素偏差来确定推进剂消耗不平衡的计算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空间站推进剂补加程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铭伟 《火箭推进》2013,39(4):8-12
补加程序是推进剂补加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而目前也仅有俄罗斯有成功应用的经验.根据目前获取的资料,经过计算、仿真和论证,对俄罗斯空间站的补加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ATV对空间站进行推进剂补加的程序,初步得到了俄罗斯空间站推进剂补加的特点,可作为目前我国空间站方案论证期间补加程序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低温推进剂交叉输送(CPCF)技术是实现低温火箭动力冗余能力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够实现芯级和助推级推进剂的合理利用。该技术的核心部件是芯级和助推级之间的交叉输送管路,主要包括用于切断推进剂流动的隔离阀和管路连接分离装置。为了梳理CPCF核心部件的关键技术,首先对CPCF技术的基本运行原理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阐述;其次对交叉输送管路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涉及管路的低温密封、低温推进剂管理以及管路连接分离;最后借鉴相近领域的技术为CPCF技术的研制提供参考。本文对将来CPCF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在石油化工系统广泛应用的格雷厄姆一金尼、化工安全定量评价、DOW和ICI Mond等安全评价方法,并利用三种方法对发射场液体推进剂作业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初步证明了其在推进剂安全评价中的可行性。同时,评价结果对实施科学防护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镁铝贫氧推进剂的能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冲压发动机热力计算程序,对镁铝中能贫氧推进剂的能量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探讨了高能级分对该类贫氧推进剂能量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镁铝中能贫氧推进剂中增加镁粉含量(或减少铝粉含量)贫氧推进剂的比冲下降,在一定空燃比范围内,增加空燃比有助于提高冲压发动机的比冲。提高贫氧推进剂中CL-20和硼粉含量,可以显著提高共能量,而采用叠氮类含能粘合剂取代惰性粘合剂时贫氧推进剂的比冲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