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电离辐射广泛存在于地球和空间,会引起生物体内的DNA损伤,导致机体突变甚至死亡.生物体的DNA损伤响应对于稳定基因组的完整性至关重要.耐辐射奇球菌因其超强的DNA修复能力成为研究DNA损伤修复的模式生物之一.PprI-DdrO系统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且高效的损伤响应途径,PprI作为响应损伤的重要开关蛋白,通过酶切DdrO调控DNA损伤响应基因的表达.本文从功能、结构、激活机制和潜在应用价值几方面描述了PprI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人工生命     
地球上的生命形式丰富多彩,但所有的生物,不论是动物、植物、细菌,它们都是由同样的分子构成的,即5种碱基组成DNA和RNA,再由20种氨基酸,合成许多种蛋白质.这些生化成分限定了它们在细胞内的反应,从而也限定了生物的功能.地球生命一直处于这种状态,已存在了近40亿年的历史.美国大企业家派得似乎要改变这一状况,他开了一家生命公司,企图把无生命的化学物质变成生命,创造一种新的生命形式.  相似文献   

3.
看过美国电影《外星人》的人们一定还记得这么一组镜头:小外星人躺在临时医院里奄奄一息,周围的人闹哄哄乱成一团,突然,一位科学家脸现喜色冲了进来,大声喊道:“他身上含有DNA!他身上含有DNA!”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把这个外星人称为“他”呢?为什么要说“他”含有“DNA”呢?事实上,我们对于外星人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方式一无所知.我们丝毫也不知道性是否是创造某一高级生命所必不可少的.我们还不能断定DNA或别的什么类似的复杂遗传物质是智力存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11月1日凌晨2时30分~6时,一个不明飞行物'悬挂'在新疆伊宁的东部夜空,四名记者在伊宁不同方位进行了观测和拍摄.11月1日凌晨2时30分,一位蒋姓热心读者拨通热线电话:'快出来看,东边天上有飞碟!'据记者观测,在伊宁正东方仰角约15°的天空中,一颗明亮的米粒般大小的物体在不停地发出黄、蓝、紫等奇异的光芒.  相似文献   

5.
概况 迪航天中心设在美国东海岸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西北的梅里特岛,西经80°42'、北纬28°30',长55千米、宽10千米,占地567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我国已正式宣布,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射神舟七号裁人飞船,进行首次航天员出舱活动.本刊将从此期开始开辟"期盼'神七'巡天"专题报道,陆续刊登有关介绍航天员出舱活动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徐曼 《飞碟探索》2012,(7):48-49
在《侏罗纪公园》中,基因学家通过保存在琥珀中的恐龙基因成功复活了恐龙。20世纪90年代,迈克尔·克莱顿的这本小说一经出版,科学家就大叫荒谬!因为DNA这个长长的分子虽然包含了构建一个生物机体所需要的所有必要信息,但是它很容易被破坏,即便在琥珀中也是如此!难道复活  相似文献   

8.
最近,曾因提出DNA是双螺旋结构而获得1962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的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克里克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做梦可以消除大脑中的无用信息,使信息的传递正常、迅速、准确。并使脑力得以恢复。不论你多么用功,如果不做梦、不对信息进行筛选整理,那么大脑只是乱麻一堆。  相似文献   

9.
耳东 《太空探索》2001,(12):33-33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航天育种是不是也是一种转基因产品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不妨先了解到底什么是转基因产品呢? 转基因产品是指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再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品种。许多人已经知道,所有生物的DNA上都写有遗传基因,它们是建构和维持生命的化学信息。通过修改基因,科学  相似文献   

10.
《飞碟探索》2006,(9):27-29
主持人: 尼斯湖水怪后来被证明是有人为了吸引游客而故意编造的故事,有关的照片也是伪造的.那么,喀纳斯是不是也存在这种情况呢?难道世界各地传说中像恐龙一样的怪兽真的在喀纳斯出现了吗?恐龙早在65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而喀纳斯湖则被证明只有35 000年的历史,因此远古生物在喀纳斯存有孑遗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帆韵 《飞碟探索》2001,(5):46-46
在许多有关地外生物的文章中,经常指出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液态水。所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在其他星球上寻找水的踪迹,好像找到了水就意味着与地外生物的接触又拉近了一段距离。但是,是不是那些我们尚未接触过的地外生物也像地球生物那样需要水呢 ?这一点我们是不清楚的。   我们不应用地球生物生活习性的观点来对待地外生物。毕竟地外生物 (假设有地外生物存在 )所处的环境与我们地球的环境截然不同,其元素组成、结构方式、遗传密码、新陈代谢类型等各方面必然都和地球生物有很大的差异。   1995年 3月,一个由日本制造的装备了…  相似文献   

12.
物竞天择     
纪舟 《飞碟探索》2012,(11):19-19
生物历经天择进行演化的基础有两项,一是不同物种间DNA的差异,另一则是相同物种不同个体间的DNA差异。凡是能够适应周遭生存环境的个体,都比较容易生存下来,同时可以将优秀的基因传给更多的后代。经过数代之后,适应力较强的基因就会占大多数。物种演化的条件除了个体的生存之外,还有繁殖能力的竞赛。这种说法似乎暗示天择只挑选具备有利变异的物种,而这些变异是由DNA在复制过程中发生了错误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行星际扰动与不同级别磁暴强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97-2004年间ACE卫星太阳风观测的时均值数据和相应的Dst指数,针对Dstmin≤-50 nT的磁暴,分析了行星际参数(Bz,Ey,v,Pk,|B|,ε'=vxB2zsin4(θ/2))与Dst指数的相关关系.验证了Ey,Bz与Dst指数的良好相关性;按磁暴强度的不同,发现磁暴强度越大,行星际参数与磁暴强度(Dstmin)的相关性就越好.对于中等磁暴(-100 nT<Dstmin≤-50 nT),行星际参数与磁暴强度的相关系数不高.如果把磁暴分为两个档次,即-150 nT<Dstmin≤-50 nT的磁暴和Dstmin≤-150 nT的磁暴,计算结果表明,ε'与Dst指数的相关性是最好的.在诸多行星际参数中,就单一因素来说,Ey对磁暴强度影响最大,Bz对磁暴强度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14.
李富勤 《飞碟探索》2007,(12):50-50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一种物贡,主要由脱氧核糖核酸(DNA)组成.基因是DNA的一个片断,可传递遗传信息.染色体端部有成串的DNA粒体,称为染色体端粒(简称端粒),使染色体不致因相碰而擦伤或粘在一起,具有保护遗传密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广州地区电离层闪烁观测结果的初步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在广州站(23o8' N, 113o17' E)建立的GPS电离层闪烁监测系统, 开展了对电离层闪烁的连续观测. 利用这些观测数据, 对广州地区2007年4月至9月及2008年1月至9月电离层闪烁变化特性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研究. 分析结果表明, 广州地区闪烁主要发生在太阳活动较低的磁静日期间. 季节变化表现为弱闪烁(0.2相似文献   

16.
赵成林 《飞碟探索》2007,(10):16-17
目前,人类对自身思维的研究仅仅限于自己能够直接或间接意识到的部分,而对自己无法意识到的思维现象就忽略了,或者对其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把生物的一些无意识思维现象简单地认为是生物的本能反应.实际上,无意识思维普遍存在于生物界,它能够对生物的生理、生长发育、创伤修补、疾病抵抗、繁殖和变异等产生影响或进行指导.因此,生物的进化也受自身无意识思维的影响和指导,使其具有了智慧.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家们不可能将地球上每一现存物种都发现并命名完毕.但他们在觉得奇怪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地球上有多少生物?或更正确地问:地球上有多少种不同类的生物?大多数走出自然历史博物馆和植物园的人似乎对这个仍然得不到解答的基本问题都感到意外.近200多年来,一代代分类学家每年都描述和命名了数以千计的新种,但到目前为止,最好的估计都可能是不确切的.  相似文献   

18.
对于太空居民的生命保障,不能用载人飞船或航天飞机的生命保障系统,也不能用空间站的生命保障系统,而应该用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所谓“再生式”,就是该系统不需要从地球供应生活必需品,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可以再生利用;所谓“生物再生”是指系统内包含生物成分,系统通过它的生物成分来再生、净化和合成生活必需品。从某种意义上说,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就是一个小型的生物圈。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源头     
非凡的发现总会催生特别的举动.詹姆斯·沃森曾谈到,他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发现DNA结构之后,"克里克立马冲进老鹰酒吧,告诉在场的每一个人我们揭开了生命之谜".当然,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太优美了,克里克再怎么激动都不算过分.大自然用4种碱基编写的遗传语言,恰到好处地存储在DNA上,并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相似文献   

20.
在GSM坐标系下, 利用TC-1卫星和Cluster/C1卫星上4s分辨率的磁场和热离子探测数据, 对中心等离子体片内的地向对流型高速流进行了统计研究(-19 Re < x< -9 Re, |y| < 10 Re, |z|< 5 Re). 统计结果表明, 地向对流型高速流会在15 Re以内出现``刹车', 在11.5 Re附近时出现``缺失'. 进一步对其速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 在中心等离子体片内的高速流, 其运动方向主要为地向, 晨昏和南北方向的运动明显较弱; 在对流型高速流的地向输运过程中, 其峰值速度没有明显的下降; 在近地13 Re以内, 等离子体片内的地向对流型高速流具有较强的垂直磁力线运动速度. 这意味着对流型高速流在近地15 Re以内的“刹车”不是由高速流晨昏或南北方向的偏转造成的. 高速流在11.5 Re附近时出现的``缺失'可能与在15 Re以内出现``刹车'密切相关. TC-1卫星和Cluster卫星的观测为了解中磁尾重联高速流地向输运过程及亚暴膨胀相触发提供了重要的观测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