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载人航天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及其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载人航天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各发展阶段的主导诊断技术和对策方法,并对载人航天故障诊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空间微重力环境给航天工程带来的影响。介绍了国外微重力科学与研究的梗概及研究方向。就强度环境科学工作者应予重视的内容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发动机再启动问题的工程应用背景,阐述了涉及发动机再启动的微重力基础研究,范畴。在微重力条件下,正确考虑外界干扰载荷对贮箱中流体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给出了用三维程序计算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载人航天和多次重复使用的角度,对未来航天运输系统在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方案论证阶段就需要考虑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对可靠性和安全性技术的发展提出一些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微重力条件下液体燃料小滴燃烧研究中,所采用的几种塔试验方法及试验设备。给出了单滴静态燃烧,运动小滴的燃烧,小滴列燃烧等的试验装置图。  相似文献   

6.
被动式燃烧诊断技术是利用火焰自发射辐射信息进行燃烧诊断的一项技术,具有非接触、对环境要求不高、系统紧凑、易于实施等特点,在燃烧场在线测量及诊断中具有独特优势。首先,分析了各类燃烧诊断技术的优势及局限;其次,结合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的被动式燃烧测量诊断研究工作,从火焰发射光谱、火焰图像处理、热辐射成像技术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发辐射燃烧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研究现状,利用这三种技术,可实现燃烧状态定性分析以及燃烧流场中温度、组分体积分数等燃烧关键信息的定量计算;最后,指出了自发辐射燃烧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即:获得更丰富的检测信号、更高的检测分辨率和精度以及更多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7.
高精度温控阀测控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控阀是航天飞行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 ,由于其过程具有明显的滞后和阻尼 ,因此在控制过程中极易产生超调和振荡 ,控制精度难以保证。本文提出一种高精度温控阀测控方法 ,它采用集散控制技术和 Fuzzy-PID复合控制算法 ,通过对温控阀的开度进行闭环控制 ,实现了混合点温度的稳态控制和扰动抑制 ,控制精度优于± 1℃。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我国载人飞船温控系统零部件性能测试设备中 ,满足了航天飞行器的测控要求  相似文献   

8.
近20多年来,中国航天在多个技术领域取得了持续的进步和巨大成就,但与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强国相比,技术和管理层面都存在一定差距。为提升我国航天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我国航天空间和技术安全,航天工程管理效能作为决策与管理的重要依据,亟待进行评估与优化。在界定航天工程管理内涵的基础上,基于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BSC)方法,通过设计一套管理评估模型和管理评估方法以开展航天工程管理效能评估。其中模型从价值、顾客、运营管理、成长发展4个维度构建出评估指标框架,并细化到各级指标的可考核内容,通过打分法、权重法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管理评估。同时,对BSC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关切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航天工程管理层面的评估设想,指出了选用指标和评估权重建议。本文致力于对航天体系管理效能的实际评估提供参考借鉴,帮助促进航天领域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载人航天精神蕴藏着能做事、敢做事、能成事、做出成就来的职业道德内涵,是推进小我与大我相互融合的一种崇高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所具有的工匠精神、自信精神、初心精神是其融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价值所在.载人航天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策略方面可以把载人航天精神融入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课本中去,围绕载人航天精神在校园内开...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三头部燃烧室点火过程中的火焰传播特性,建立了矩形模型燃烧试验系统,开展了流动与点火过程中火焰传播特性、当量比对周向点火过程影响规律的研究.研究表明:初始火核主要在中心回流区边界形成,其传播过程具有阶段性,先顺流线方向进行传递,待燃烧强度增大到一定值后,火焰才开始向其他区域延伸;在相同压损下,当量比减小会使得燃烧...  相似文献   

11.
智能结构及其在空间飞行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作为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热点之一的智能结构的概念、原理、分析方法、及主要应用情况。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提出当前国内在空间飞行器结构设计应用中应该重点发展的几项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实例,一种集成有位移传感器和力致动器的低电压压电主动(智能)单元结构,用这种主动结构来实现空间精密分段反射镜的低量级振动及形状控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航天器柔性多体结构撞击动力学分析的工程背景和研究现状,阐述了撞击动力学分析软件FMIDASAD的理论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并应用地面展开锁定试验验证了计算结果.研究表明:撞击动力学分析软件FMIDASAD能够合理模拟柔性多体结构在展开锁定撞击过程中的动力学基本特征,其预示的撞击载荷幅值与试验结果较为接近,可以满足工...  相似文献   

13.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天地间数据交互容量、实时性等需求不断凸显。传统航天器信息系统基于1553B总线或RS422,LVDS等硬线直连架构传输数据,传输速率最多只能达到1Mb/s或100 Mb/s,已无法满足大容量数据实时传输的需求。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系统设计方法,将地面成熟的1 000 Mb/s/10 Gb/s以太网技术应用到航天器中,构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在天地间无线链路传输总带宽允许的情况下,较大程度提高天地间数据传输速率,同时有效减少星上电缆网配套数量,进而减轻飞行器重量。本文所提方法正在国内某大型组合式航天器设计中应用,可为后续航天器数传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动态燃烧试验对燃烧过程中燃烧放热量、温度、压力多参数动态测量的要求,研制了一套燃烧动态测试系统。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碳氢燃料燃烧时的化学反应过程与物理现象,采用光电传感技术,实现了对动态燃烧过程放热量的非接触式测量;其次运用动态理论详细研究了热电偶的动态特性,完善了用双丝频谱补偿法测量动态温度的方法;最后选择了合理的动态压力的测量方案。同时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及工作特点、系统的动态联调结果等。试验表明了测试该系统具有所测参数多、工作性能稳定、动态响应快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动态与稳态燃烧试验研究或工业过程监控测量中  相似文献   

15.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燃烧组织是高温高压受限空间内多级旋流复杂流场结构的气动、燃油雾化、蒸发、油气混合和燃烧化学反应多场耦合过程,而其流场特性影响雾化和燃烧过程,从而对燃烧室的燃烧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对燃烧室内复杂强旋流流场组织机理的认识和高精度测试一直是发动机燃烧室研制过程中的难点之一。本文针对光学可视模型燃烧室试验件设计方法及典型发动机燃烧室的流场组织机理和特性进行总结,希望给发动机燃烧室研制过程中光学模型燃烧室试验件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深刻认识目前两类典型的传统旋流杯模型燃烧室和基于分区分级耦合燃烧技术的新型燃烧室的流场特性,促进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研制。  相似文献   

16.
环境试验是航天器安全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对航天器研制过程中所经历的环境及效应分析的基础上,从航天器的系统构成和航天器的研制流程角度,对航天器的环境试验进行了分类,进而构建了航天器系统级、分系统/组件级、材料/器件/电子元器件级的环境效应试验标准体系,这对航天器的研制及航天器的在轨安全和高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航天飞行器脉动压力数值计算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航天飞行器以高马赫数飞行时,由于边界层的复杂流动将产生强烈的脉动压力环境。由此会引发仪器设备强烈的振动与噪声环境,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甚至导致飞行失败。长期以来,国内外在飞行器脉动压力预示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与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计算流体力学和脉动压力计算方法的日趋成熟,数值方法正日益成为脉动压力环境预测的主要工具。针对飞行器脉动压力环境的基本特征,对目前常用的脉动压力数值计算方法和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对新一代航天飞行器的研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CO是碳氢化合物燃烧的主要产物之一,准确测量超燃冲压发动机出口的CO浓度是评估碳氢燃料燃烧效率的重要依据.中红外波段的CO谱线相较近红外而言,具有吸收更强、谱线丰富且谱线对相对孤立、不受其他气体干扰等明显优势.本文基于中红外吸收光谱技术,计算研究了CO中红外光谱特性,选择了适用于高温流场CO测量的特征谱线,设计并搭建了...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有关脉冲超声速水射流以及柴油射流气动特性的研究结果。水射流实验是在一台垂直设置的内径为8mm的火药枪设备上进行的。用出口直径为5mm的喷嘴,产生了速度为600m/s的水射流。用纹影仪观察了射流及激波形状,从而测量了激波与前体驻点之间的离开距离。柴油射流实验是在一台水平设置的高压氮气气枪设备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