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第十三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将于2009年8月16—21日在宁夏银川召开。这次会议旨在为广大从事空间物理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学术、拓展思想、研讨发展的平台,得到了空间物理学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并计划邀请国外专家学  相似文献   

2.
神舟三号试验飞船的发射成功,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和热情,一些教育机构、学校和学生们纷纷寄来他们的贺信和感想文章,深圳南山区教育局还特意选送了两幅字画,献给航天科技工作者,这些热情洋溢的贺信、贺电和珍贵的礼物让航天人非常感动并深受鼓舞。(《太空探索》杂志和《中国航天  相似文献   

3.
本汇编汇集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1985年编写的67篇《航天部科技报告》的详细摘要,每篇详细摘要约1500字,基本包括了正文的主要内容。本汇编局部反映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近年来在卫星设计、空间材料、空间电源、卫星测量控制、空间热物理、地面测控、轨道动力  相似文献   

4.
十月廿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成立十周年纪念会.人大副委员长严济慈先生出席会议.严老是我们科学界的老前辈,一直十分关心支持我国空间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他是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为纪念学会成立十周年,业已九十高龄的严老为纪念会题写了“发挥学术团体优势,促进空间科技进步”十六个大字,这对从事空间科学研究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给予了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中国科学院院长、理论物理学家周光召先生,中国科协副主席、著名光学科学家王大珩先生同时出席会议并在会上讲了话.正在我国访问的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空间物理科学家、美藉华人吴式灿  相似文献   

5.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成立于一九八○年九月。本会的宗旨是坚决根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团结广大的科技工作人员,进行广泛、深入的各种学术活动,发现人才,交流成果,为积极推动空间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本会现设八个专业委员会,即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空间天文专业委员会,空间生命  相似文献   

6.
一、太空、外层空间(外空)、空间 “太空”是汉语固有的词汇,泛指“极高的天空”(见《现代汉语词曲》)。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已给予严格的科学定义,表示“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  相似文献   

7.
<正>发展空间科学建设航天强国2019年10月25-28日福建省厦门市第一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将为2019年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获得者及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获得者颁奖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面向全国,下设科学奖和技术奖,主要奖励在空间科学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果或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其宗旨是调动广大空间科学领域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空间科学技术创新创造能力,促进空间科学技术发展。2019年2月奖励办法通过科技部  相似文献   

8.
1982年4月21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会议,来自全国46个有关研究所和单位的125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交流了包括太阳活动区物理、宇宙线空间物理、磁层物理、电离层物理、高层大气物理以及空间等离子体物理等学科领域的论文报告110篇,这些学术报告,无论从广度和深度,都反映了研究工作比过去前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已有一些研究工作者利用我国自己的探测资料,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显示了我国空间物理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据美国《空间新闻》周刊2002年6月17日报道:2002年3月4日在美国《物理评论通讯》上发表了题为《Lorentz和CPT对称性理论的空间钟比较试验》的论文。该论文作者建议在国际空间站舱外安装一组高精度原子钟进行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验证实验。如果这一验证实验项目能在近期的  相似文献   

10.
第四届微重力科学学术会议于1999年9月21-24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会议由微重力科学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攀登95预-34项目专家委员会、中国科技开发院(厦门)主办.会上宣读与交流论文100篇.主要内容包括:微重力环境下基础物理研究,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和物理化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物科学与技术,微重力实验及诊断技术等.充分展示了我国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会议促进了微重力科学界不同领域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除老一辈的科技工作者外,本次会议的一…  相似文献   

11.
在时光的不息间,在时代的进步间,《国际太空》迎来了第400期的出版.伴随着中国航天的发展,《国际太空》400期的历程记录着中国航天逐渐强大的足迹.《国际太空》于1979年创刊,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北京空间科技住处研究所主办,原刊名为《国外空间动态》,1996年更名为《国际太空》,2010年改为全彩印刷.  相似文献   

12.
自1981年6月出版创刊号以来,《中国空间科学技术》至2011年6月已建刊30周年,出版了184期。
在伴随并见证着中国空间事业的高速成长与发展的同时,这30年中,《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荣获多次中国航天系统、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奖励;2000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和“双百期刊”;2008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还被收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并被列入航空航天类统计引文源;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源期刊”;入编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被美国“剑桥科技文摘”(CSA)收录,并成为核心源期刊;2010年成为EI检索数据库正式收录期刊。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所取得的这些进步,是主管、主办单位各级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期刊编委、审稿专家无私培植的结果,是广大作者奉献智慧财富的结果,是众多读者关心爱护的结果。在此《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编辑部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今后《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将始终本着“交流空间技术科研成果,探讨前沿技术,活跃学术研究,促进人才成长,服务空间事业”的宗旨,努力成为国内一流的学术技术刊物。编辑部将始终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发扬学术民主,积极开展学术研讨,使《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成为中国空间科技人员发表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探讨前沿技术的重要园地;成为宣传和展示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成果的重要窗口;成为沟通航天工程技术领域科研人员的“桥梁”和“纽带”,为促进中国空间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8月,《国际太空》迎来了出版第500期的重要时刻。自1979年创刊至今的这41年漫长岁月里,《国际太空》伴随了世界航天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腾飞,更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而骄傲。《国际太空》于1979年创刊,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原名《国外空间动态》,1996年更名为《国际太空》,2010年由黑白印刷改为全彩印刷。  相似文献   

14.
许斌 《太空探索》2014,(2):14-15
<正>第65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将于2014年9月29日至10月3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本届大会及展览由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国际空间法学会(IISL)、加拿大航空航天研究所共同举办。大会的主题是:世界需要航天(Our World Needs Space)。大会层次高,规模大,内容丰富,具有商业价值。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稿参与。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量子信息前沿研究领域在若干方向上实现了领跑,但暂时的领先地位一直伴随着发达国家激烈竞争。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责任重大。当初我们提出卫星量子通信的构想时,常常被人问及:美国有没有在做?欧洲的情况怎么样?但  相似文献   

16.
《国际太空》2013,(11):73-74
《国际太空》和《卫星应用》杂志均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指导类月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杂志面向航天系统部门、主管政府部门的领导、行业专家和相关企业、高校及科研单位广泛发行。  相似文献   

17.
<正>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游苍穹,在悠扬的《东方红》乐曲中,拉开了中华民族进入航天时代的序幕。它是中国科学之星、志气之星,凝聚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愿望,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干部、解放军战士的心血,凝聚着全国人民大协作与无私奉献的汗水。发展人造卫星,可算得上是我国的一件大事。早在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上,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  相似文献   

18.
主编的话     
正2020年春节前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全国上下全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学报编委会和编辑部统筹安排疫情期间稿件采编及排版工作,确保按期出版发行,助力广大科研人员与一线防控工作者。此外,继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之后,教育部、科技部2020年2月20日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上述两个《意见》印发后,当前科研  相似文献   

19.
“国际空间年空间局论坛”(SAFISY)空间科技信息交流合作计划是国际空间年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交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空间科学发展的需要。SAFISY空间科技信息交流合作计划对空间科学的发展,将起到重大作用。 SAFISY空间科技信息交流合作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天体物理数据系统(ADS) 1992年,美国宇航局(NASA)的天文物理数据系统建成以后,天文学家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直接与7个主要宇航文件档案相连。这7个宇宙航行文件档案的数据主要来  相似文献   

20.
<正>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主办的第一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将于2019年10月25-28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召开。大会以"发展空间科学、建设航天强国"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的"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汇聚全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有志于空间科学事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