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田呈莲 《飞碟探索》2014,(12):40-42
200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人的克隆宣言》,禁止任何形式的克隆人,“因为这种做法违反人类尊严,无法保护人的生命原则”。该项禁令既涵盖了治疗性克隆,也包括了生殖性克隆。治疗性克隆是指以治疗疾病和器官移植为目的的人类细胞克隆,生殖性克隆即制造活生生的、拥有人类基因的副本。尽管很多国家对该宣言持有异议,作为结果的禁令却得到了各国的普遍尊重。  相似文献   

2.
空气动力学使人类制造出飞机、火箭等飞行器,同时也把人类航天技术的研究带入一个死胡同,致使目前我们还没有造出更快的飞机以及达到光速的宇宙飞船。要制造出达到光速甚至超光速的飞行器,只能应用另一种更大的力作为动力!什么力?静电力!掌握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的人也许  相似文献   

3.
自从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口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空间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人类不仅制造出了各种各样、功能各异的卫星,而且还建造了空间站、实现了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4.
梁晓鹏 《飞碟探索》2008,(10):32-34
对于催眠现象已经有大量严肃的研究,其目的在于确定什么程度的催眠会产生意识上真正的变化。目前找到的证据如果用最简单的方式描述就是:具有高度暗示性的话题催眠感应会产生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催眠师的)外部指令会改变该话题的意识心理内容,改变的程度可以达到对以往事件的回忆、对目前环境的感知以及能够受到在非催眠状态下无法达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制造系统可靠性评价不考虑加工过程产品质量数据,无法对制造系统可靠性进行及时准确的建模分析,提出了基于过程质量数据的制造系统可靠性建模分析方法.首先,在给出了包含制造产品质量的制造系统可靠性新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制造过程中关键质量特性检验数据和制造系统组件的退化故障数据等过程质量数据对制造系统可靠性建模的影响,从而明确建模需求.然后,首次提出了基于产品合格概率和制造系统组件退化失效率的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最后,通过某盖板的加工系统的可靠性建模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方便地利用制造阶段的质量数据更准确地估计出制造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复杂生命一般被认为是多细胞生物,与单细胞的微生物相对,在地球上包括从最简单的黏液菌到人类的所有生命体.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太空探索的深入,空间飞行器所面临的环境也越趋恶劣:太空飞行过程中的高温羽流防护,高速返回再入过程中高温气动加热;长时间日光下飞行会使飞行器表面温度越来越高;一些星球上高温的大气环境导致人类现有制造飞行器的材料无法抵挡。本文搜集国内外先进热防护系统研究资料,了解重点发展方向,介绍了我国神舟飞船热防护材料以及已经开发出的新型轻质高效热防护材料,为我国今后用于恶劣环境下的飞行器材料提供一些信息和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11月24日,"国际空间站"(ISS)的航天员们成功地在太空用3D打印机制造出第一件3D物体,开启了太空制造的新时代。目前,所有航天任务都要完全依赖于地面和向太空运送设备的运载火箭来完成。距离地面越远,运送设备的时间就越长,费用就越高。人类一旦具有了在太空中制造物品的能力,就可以彻底变革现有的太空活动方式。到那时,航天员们将不再需要通过火箭和飞船,运送每台重要设备的零部件,而只需安装一台3D打印机,备好所需的原材料,就能制造出他们需要的任何硬件。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神话产生于处在蒙昧时期的人类对自然的朦胧认识阶段。远古的人类在认识宇宙的过程中,由于无法正确解释自然界的一切,出于对这些事物的敬畏,于是产生了神话。  相似文献   

10.
阿大 《飞碟探索》2010,(8):13-13
事实上,人类天生倾向于相信他们无法看到或者无法用逻辑解释的事情。2006年对美国大学生进行的影响调查表明23%的新生普遍相信灵异感知——从占星术到与死灵交流。有趣的是,这一数字在高年级学生中跳到31%,而在毕业生中达到34%。  相似文献   

11.
基因再造     
基因工程与物种制造 如果可以把人类归结为生物电脑的一种,让我们来想想看会有什么情况发生:有四种基因代码,有基因序列程式,有左脑内存,右脑硬盘,每个脑细胞都有一个可独立运算的神经元作为CPU!那么,人脑是几核的呢?说出来吓死你—堋亿个神经元。也许,人类天生是宇航的料吧!  相似文献   

12.
近年不断有消息从美国传来,说太阳系中又发现一处有生命的地方。我们已经知道,在太阳系,人类是孤独的。16世纪意大利哲学家乔丹·布鲁诺曾提出一种思想,认为宇宙中有大量居住着人的世界。从那时起,我们就开始寻找“有智慧的弟兄”。然而,到了20世纪中叶,我们不仅没有在太阳系找到同类,甚至连发现最简单生命的希望都告破灭。当时,曾估计在一些天体上有可能存在生命,但是,获得其物理环境信息后却排除了这种可能性。原来,金星表面的温度接近500℃;火星大气则是由窒息生命的二氧化碳组成,而且密度仅为地球大气的1%,不能…  相似文献   

13.
宇宙大爆炸产生了巨大的热能,按理,宇宙应该是炽热的,事实上不是这么回事:宇宙冷却了。无疑宇宙有一套完善的降温系统。目前的宇宙空间普遍存在着-270℃以下的超深冷。而根据我们的常识,任何物质的运动都不可能产生如此低的温度。我们知道热能是如何产生的,但对于超深冷现象,却是一无所知。宇宙中没有一个天体在“制造”超深冷,人类也从未发现热能或其他物质转化为超深冷的现象。在一定的空间,温度始终处于上升的趋势,因此,在实验室似乎无法揭示超深冷的秘密。宇宙大爆炸产生了巨大的热能,而现今的宇宙空间普遍存在着超深冷…  相似文献   

14.
<正>●他用了四瓶化学物质为他们的人造细胞设计出了染色体,然后把这个基因信息植入另一个修改过的细菌细胞中,这个由合成基因组控制的细胞具有自行复制的能力——这就是人类成功制造的第一个合成生命,取名为:"辛西娅"。  相似文献   

15.
1 引言气象卫星的出现是本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大重要事件。多年来,气象卫星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用常规观测手段所无法获得的宝贵信息,从根本上解决了地球上广大海洋和陆地上高原与荒漠区域气象观测资料不足的难题,使人类对地球及其大气的了解无论从深度还是从广度上...  相似文献   

16.
如果我们可以在太空制造空间站部件,为什么还要在地球上的工厂里制造呢?如果你可以用一台3D打印机制造这些零件,为什么还要用工厂呢?这是新公司“太空制造”向航空航天业和潜在的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太空制造”计划研制3D打印机并将其发射到太空轨道,利用它们在太空直接打印出飞船和空间站部件,然后在失重状态下把它们组装起来。3D打印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不断堆积金属、塑料或多种其他材料等“给料”的薄层来制造物体。  相似文献   

17.
曾耀寰 《飞碟探索》2013,(11):62-63
天文望远镜可分为折射和反射望远镜,1609年,伽利略从荷兰听到望远镜的新技术,自行制造出折射望远镜。1668年,牛顿用凹面镜聚焦,设计出反射望远镜,解决透镜的色差问题。还有一种望远镜不用透镜和反射镜,也能搜寻宇宙天体,这个望远镜和爱因斯坦有关。爱因斯坦没有发明或制造望远镜,但根据广义相对论,我们利用时空的扭曲,可以达到望远镜的功能,观测几十亿光年远的天体。说穿了,爱因斯坦的望远镜是利用万有引力,观察非常遥远的星体,甚至可以“看到”没有电磁波的暗物质,堪称为引力望远镜。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白光干涉仪干涉信号超分辨率识别的方法。白光干涉信号之间的光程差小于相干长度(通常为50μm)时会发生叠加,叠加导致信号形状发生畸变无法区分。首先从理论研究推导出重叠引起的干涉信号面积变化大小与光程差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重叠导致的面积变化推导出信号真实的光程差从而到达超分辨率识别的目的。实验设计制造并识别了光程差为15μm左右的干涉信号,证明了该方法具有提升3倍分辨率的可行性。将有利于提高光程差绝对测量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9.
6月16日,一枚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进步1—8(进步M53)货运飞船。飞船两天后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由于一座地面站出问题,飞行控制人员无法向飞船发送最终对接指令,使船上自动驾驶仪无法使用,所以对接是在站长克里卡廖夫的手动控制下进行的。进步1—8给站上机组送去了2114千克补给,其中约1406千克为食品、设备和实验件等千货。  相似文献   

20.
征服太空的飞行器超导飞碟李晓峰引言从古代人类发明火箭到现在利用火箭推进器实现太空旅行已经历了1000多年。迄今为止,火箭推进的各种地球轨道飞行器航天飞机以及登月飞船、无人宇宙探测器仍然是我们人类在航天领域里的最高级水平。但是,这些远远无法满足以光年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