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基于模拟飞行的人为差错检测及飞行安全评估方法,建立了飞行仿真平台、驾驶员操纵动作模型和人为差错辨识模型,通过驾驶员在环实验,在模拟飞行过程中,实时监测驾驶员的操纵行为,通过与驾驶员操纵动作模型的对比,辨识并检测出驾驶员在操纵过程中产生的差错,并评估对飞行安全及飞行品质的影响。通过飞行员在模拟飞行环境下某型飞机驾驶杆脱开实验,验证了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旋翼结冰后直升机飞行品质分析模型的建立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结冰参数,计算结冰后桨叶翼型升阻力系教增量,建立旋翼结冰模型.并以系数增量形式计入结冰对旋翼力、力矩和旋翼挥舞模型的影响,建立结冰后飞行动力学模型.基于线性小扰动理论,进一步建立结冰后直升机飞行品质分析模型.根据军用旋翼飞行器驾驶品质要求(ADS-33E-PRF),研究了旋翼结冰对直升机开环状态下飞行品质的影响.按照品质规范要求,主要分析了结冰时间、环境温度、液态水含量和平均水滴直径的变化对直升机姿态敏捷性、轴间耦合特性、垂直轴操纵功效和横向突风扰动的影响.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显示,直升机旋翼结冰后的飞行品质模型合理,可以用来进行工程应用上的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飞行流量管理系统评价的方法,给出了飞行流量管理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针对评价对象的复杂性及其指标的模糊性,采用模糊数学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单因素模糊评价,给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评估的示例。  相似文献   

4.
失速教学     
飞行员一般不在超过失速警告的大迎角下进行过多的训练,因而对飞机在失速后的特性并不十分了解和熟悉。本以TB20飞机为例,认为在理论教学中消除学员对失速现象有的模糊和错误概念,在飞行教学中教会学员检查飞机的失速速度,体会其失速特性,掌握预防意外进入失速及正确改出失速状态的方法,就可帮助学员建立起正确的失速概念。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研究直升机机动飞行新的分析方法.不同于以往研究直升机机动飞行的逆解方法,该方法用若干导航参数来描述机动科目,简化了机动科目的数学描述,通过综合运用导航、控制和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方法来确定完成飞行品质规范规定的直升机机动飞行科目所需的操纵量,提高了研究机动飞行的分析计算效率.以UH60直升机为例,分别针对ADS-33E-PRF所规定的障碍滑雪机动科目和向心回转机动科目,得到完成机动科目所需的操纵,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6.
作为特殊的学习群体,民航飞行学员在二语习得中面临着各种困境。依据概念隐喻理论,结合滨州学院飞行学员二语习得的现状,探讨了概念隐喻对民航飞行学员词汇学习、句式掌握、概念理解及综合能力培养的帮助及影响,以期对飞行学员航空英语产生启发。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四旋翼倾转飞行器旋翼、机翼、机身的非线性气动模型和飞行动力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仿真模型,根据仿真模型计算各个操纵面的操纵效率,确定了不同状态下各个通道需要用到的操纵方式,结合飞行动力学模型和操纵方式,在纵向通道上进行了全包线的配平计算,表明了操纵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风洞虚拟飞行试验是把飞行器模型安装在风洞中具有三个转动自由度的专用支撑装置上,让三个角位移可以自由转动或者按照飞行器的飞行要求实时操纵控制舵面,来实现较为逼真的模拟飞行器真实机动运动过程,进而达到探索其气动/运动耦合机理的目的.发展风洞虚拟飞行试验,其模拟方法是必须要解决的核心理论问题.针对某典型导弹,开展了铅垂平面内三自由度俯仰运动的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飞行仿真模拟,分析了风洞虚拟飞行试验和真实飞行之间的主要差异及其影响,研究了风洞虚拟飞行试验的模拟方法.结果表明:对铅垂平面内的三自由度俯仰运动,采用俯仰角速度反馈的经典三回路自动驾驶仪闭环控制方式,风洞虚拟飞行试验能够较为逼真地模拟真实飞行过程.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非线性飞行控制律的全局连续设计方法--分支裁剪技术.该方法以分叉分析和连续算法计算得到的飞行动力学系统平衡图为基础,采用特征结构配置方法设计全局调参的纵、横航向解耦反馈控制律,满足飞行品质要求,从而裁剪偏离运动对应的平衡分支;应用前馈控制修改平衡图的主分支形状,使系统输出根据设计要求跟踪操纵输入指令.控制律设计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分支裁剪技术可以系统把握飞行动力学系统的全局特性,在整个包线范围内便捷地设计初步的飞行控制律,为现代飞行器设计阶段的气动布局评估、控制效能确定、设计参数选择等研究工作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飞行原理教学是飞行学员航空理论教学的难点.本文对教八飞机进行全量动力学仿真解算,解算结果生成简单的视景显示出来,并对仿真数据参数进行记录回放.仿真结果应用于飞行原理全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