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介绍了集中管理模式下加工中心刀具调度的实体框架、评价管理以及实现刀具优化调度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一、机夹刀具是现代刀具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随着自动组合机床、数控机床、加工自动线和加工中心的出现,具有更高耐用度和切削效率、断屑稳定,快换可调,成本低廉的新型刀具相继出现。其中,采用螺钉、销子、压板和楔块等紧固件将多刀硬质合金刀片固定夹紧在刀杆上的机夹转位刀具,目前已在全世界广泛使用。使用中,一个刀用钝后,只需松开紧固件,将刀片转一位置,无需对刀就可以用新刃  相似文献   

3.
五坐标数控铣削加工具有柔性、高效、精确等优点,已成为整体叶轮加工常用的方法之一。利用五坐标数控加工中心制造整体叶轮,加工编程是其关键技术之一。加工编程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刀具和工件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生成数控加工刀具轨迹,以驱动加工中心的运动,完成自动切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在CX600车铣加工中心的制造过程中,利用用户程序和Part程序相配合,实现主轴刀具回换刀点过程的控制方案,该方案实际可行,并已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径向蜗形凸轮在高速五轴联动加工中心DMU 70 eVolution上的数控加工方法.分析、研究了径向蜗形凸轮的数控加工原理;导出了数控加工程序的数学模型;解决了加工凸轮时不能使用刀具半径自动补偿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外对性能价格比好的加工中心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包含精度适应控制的计量补偿控制技术在加工中心方面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些进展在成小及可靠性方面有很高的实用性。这类加工中心的特点是:精度高,效率高,具有取代操作者种种识别和修正的功能。它提供使用的补偿大部分是热变形补偿、定位补偿和镗孔直径的控制。本文简要地介绍了“KAIS-700”镗孔直径自动计量系统,同时对大阪机工试制刀具尺寸补偿机构的耐振镗杆进行概要地说明。“KAIS-700”安装于MCH-700型加工中心  相似文献   

7.
根据试验模态分析的基本原理以数控加工中心刀具系统为测试对象,对其应用频响函数法(FRF)试验模态分析,采用整体多项式识别法来识别出模态参数,最后与矢量分析法和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匹配,结果显示整体多项式识别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得到了高速铣削刀具系统较精确的模态参数,为进一步研究高速加工刀具系统的动力学及动态响应特性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双刃镗刀的切削性能双刃镗刀由于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切削刃参加切削,使切削力平衡、零件加工精度提高,并省去需经常调整尺寸的麻烦,因而是无人化加工中心、数控机床加工的理想刀具。为定量地了解双刃镗刀对提高零件加工精度所起的作用,美国Gidding与Lewis公...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HAASVF-OE立式加工中心的主要规格及参数作了简要介绍后,提出了在HAAS加工中心使用中,为使加工中心达到良好使用效果,提高经济效益,车间在生产组织及工艺方面应予以注意的一些问题和应遵循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加工需要出发,总结了多年来参与加工中心选型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在航空发动机工厂的规划设计和技术改造中对加工中心选型的若干原则,还介绍了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在使用德国TAURUS—3P精镗级加工中心中的选型过程,以及对各类加工中心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切削类似TC4钛合金这样难加工的材料时,最大的困难是刀具寿命短,因此影响了零件的可加工性和经济性,特别是需要经常换刀而使一些高效机床(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提高刀具寿命的途径之一是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使得刀具相对磨损最小,这种切削速度称为最佳切削速度V佳。另一方面,常规试  相似文献   

12.
应用仿真软件对机床及机床部件的运动情况进行模拟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机床整体或部件的优化设计,并以某加工中心刀具系统的优化设计为例进行应用说明.  相似文献   

13.
新型刀具监控器CIRQ产品公司新研制出一种刀具监控器,这种监控器使用一直径为0.3mm的扫描头对刀具进行线磨损和破掼的监控,用以取代以往使用接触式传感器测头的刀具监控器,从而解决了使用接触式传感器需要根据监控刀具的形状、尺寸等经常更换传感器测头的许多...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高速精密镗刀在现代加工中心上,采用低于6000rpm的速度对工件进行钻、镗、铣加工通常是不会出现问题的,但是,当采用大于6000rpm的转速进行镗孔时,容易出现啸声和颤振,影响孔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德国的刀具制造厂委托Darmstadt工业大学...  相似文献   

15.
惯性仪表(平台)的关键零件采用的数控加工中心技术已构成柔性系统,有五轴CNC加工中心、三坐标测量机、磨刀机、对刀仪、刀具、编程机、计算机DNC网络和柔性现代化加工厂主心。论文重点阐述了柔性加工在航天惯性平台加工中的技术思想、系统构成和建设、技术选型、精度标准、计算机补偿、在线检测、DNC四机联网等硬航环境保障等。加工系统实际的加工及测试精度达到4-6μm,开创了惯性仪表柔性加工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高速加工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1、扩大材料的加工范围,从铝合金加工扩大到钢材的高速加工,解决钢材高速加工存在的技术难点。 2、用干式切削替代湿式切削。解决高速加工使用大量冷却液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污染问题,进一步研究开发适用于干式切削的新型刀具材料,研究开发干式切削加工中心。  相似文献   

17.
高速高精度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在外形上与传统的加工中心没有多大差异,然而其内部构造与技术却与传统加工中心迥然不同,并不是使用了高速主轴就是高速铣、工件主轴转速高就可以高速车削.事实上,不只是主轴,伺服控制系统每一部分技术与设计的最优化以及基础机械体系设计的战略性更新都是创造优秀的铣车复合加工中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重要的是必须让所有的零件组合都达到最高的运转效率,体现出非凡的一致性与协调性.  相似文献   

18.
角度头是在数控加工中心上应用的一种附件头,机床安上角度头后,刀具旋转中心线可以与主轴旋转中心线成角度加工工件。使用角度头,无需改变机床结构,就可以增大其加工范围和适应性,使一些用传统方法难以完成的加工得以实现,是唯一可以不需要二次装夹工件来完成侧面加工的一种附件。特别是一些圆孔,行腔内进行钻孔、铣槽、铣凸台时,角度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对刀方法存在的各种不足,提出了一种微小刀具的同轴全息对刀方法。在对全息成像原理和全息图像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搭建了一套微细铣刀的全息对刀检测装置,并利用标准刀具在五轴加工中心进行了微细铣刀的对刀测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对刀装置能够高效地进行微细铣刀的对刀检测,系统相对检测精度达5.1μm。在相同检测条件下,与高精度机外预调仪的测量结果相比,接触式对刀仪的相对误差为0.033%,而全息对刀样机的相对误差为0.007%,后者更能有效地实现微小刀具的对刀检测。该结果验证了微小刀具的同轴全息对刀方法的可行性,即全息测量可用于微细铣刀的高精度对刀。  相似文献   

20.
一、 目前刀具技术研究的现状 为配合现代制造技术尤其是高速切削技术的迅猛发展,几年来,美国刀具制造业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很大成绩。 1.多功能刀具 减少生产周期和延长刀具使用寿命,仍是美国刀具制造业继续努力研究的课题。九年以前,就由 Hartland cutting Tool公司研究出用一把刀具能进行多种工步加工的多功能刀具。在这之后,美国刀具制造业进一步开发出更加能减少生产周期、延长刀具使用寿命的多功能刀具,现已能广泛使用于高效、多种批量的生产中。 例如,通用汽车公司 V- 8发动机的制造厂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