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近日,正在国际空间站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欧洲航天员佩斯凯向中国航天员同行发来问候视频。佩斯凯在视频中赞扬了中欧载人航天合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并祝愿中欧载人航天合作友谊之树常青。此前,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欧洲空间局之间的约定,我国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期间,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向即将执行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的欧洲航天员同行录制了问候视频,表达了今后与欧洲航天员一道飞行的愿  相似文献   

2.
载人航天事业的特点是技术难度大和耗资巨大。世界各国,甚至美国和原苏联,都极难单独承受这种巨大的人力和财力的消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从另一方面讲,对宇宙的探索和开发会给全人类带来利益,应该是地球上整个人类的共同事业。因此,在载人航天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是一个必然趋势。60年代的国际合作航天领域内国际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初期阶段,这种合作带有极大的局限性:(1)合作仅限于无人飞行方面;(2)国际合作只限于东西两大阵营内成员国之间。如1965年1…  相似文献   

3.
向飞 《太空探索》1995,(4):8-12
由美国倡议和领导的,俄罗斯、欧空局、日本和加拿大等12国参加研制和建造的阿尔法(Alpha即α)国际空间站计划(ISSA)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宏大、历时最长、涉及面最广的国家性载人航天计划和国际合作计划,目的是发展空间科学技术,迎接世界范围内航天商业化和军事化的挑战,为未来的星际和深空探测奠定基础。这项始于80年代中期的国际计划现正成为大多数参与国载人航天的核心。为使读者对国际空间站的来龙去脉、结构设施、建造进程等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特组发向飞撰写的一组文章。  相似文献   

4.
“国际空间站”的总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晓帆 《国际太空》2012,(3):18-21
1“国际空间站”概况 “国际空间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载人航天合作计划,集中了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力量,其复杂性和技术先进性是以往任何载人航天器无法比拟的.目前“国际空间站”美国舱段基本组装完成,俄罗斯舱段将于2013年完成建设,已实现6人驻站目标,体积是和平号空间站的3~4倍,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围绕“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到2012年1月底,美、俄共完成了67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累计完成了135次出舱活动.  相似文献   

5.
<正>国际空间站又获得了4年延寿,但2024年后也将退役,美国的载人航天任务将转向深空。深空载人航天耗资极为巨大,更依赖国际合作,正因为如此,美国牵头欧俄日正在深化地月轨道(Cislunar)空间站的方案,这将是未来最有希望的国际合作载人航天项目,它堪称地月空间上的小"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6.
2014年6月4日,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公布了由美国国会授权而撰写的一份题为《探索之路:美国载人航天探索的理由与途径》的报告。该报告表示,只有实现载人登火星的目标,才能证明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完成载人航天探索是值得的。报告建议美国制定严格的路线图,按照具体的任务顺序取得阶段性成果,从而实现载人到火星的长远目标。该路线图的成功实施需要有坚定不移的共同目标、国际合作以及适当增加的预算。  相似文献   

7.
王丽君 《国际太空》2014,(10):56-57
由美国国会授权、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撰写的题为《探索之路—美国载人空间探索计划的理由和方式》的报告于2014年6月4日发布。这份285页的报告由美国众多领域的专家历时18个月、耗资320万美元撰写而成。报告就载人航天的理由和价值、载人空间探索的目标、载人航天国际合作、可持续的载人航天探索计划及途径等主题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8.
晓帆 《国际太空》2010,(2):15-18
50多年来,美国载人航天领域取得了众多成就,航天技术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但其载人航天计划的演变并没有遵循稳定的发展路线。美国载人航天计划主要经历了阿波罗计划、航天飞机计划、"国际空间站"项目和"太空探索新构想"。目前,奥巴马政府又计划出台新的载人航天政策,可见,演变过程与总统制的决策制度以及美国保持航天技术领先的政治目标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太空探索》2012,(1):14-15
2011年11月18日北京时间凌晨0时20分,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实验领域首次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德合作生物培养箱从内蒙古四子王旗神舟飞船主着陆场平安运抵北京西郊机场。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在机场停机坪进行了载荷交接。随后,载荷被迅速运往中国科学院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处理。作为中国在空间应用领域首次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不仅为推进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探索了新的途径,而且为中国载人航天开展更为广泛的国际间合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2月13日,欧空局载人航天与运行主任赖特在发表讲话时说,长远来看,国际空间站计划各伙伴方应邀请中国加入该计划。他说,中国在载人航天上的雄心使其很自然地应成为国际空间站伙伴关系中的新成员。  相似文献   

11.
尽管空间社会学家对于有关载人航天的细节问题各持异议,但为了载人航天计划的延续,他们能够团结一致。正因如此,多数社会学家支持空间站计划,因为他们感到取消空间站计划将导致整个美国载人航天的中止。他们反对将空间站资金再分配给其它国内计划项目。美俄最近签署的协议,无论是目的还是范围都使以前的国际空间合作协议大为逊色。有关和平号、阿尔法号空间站及其运输技术的合作,预示着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两国载人航天的大繁荣。本次合作主要基于空间政策、预算政策以及外交政策等。从俄罗斯人的设计操作哲学中,可以了解其空间政策;合…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决策涉及到目前的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重返月球的星座计划和飞往火星等,关系到未来的战略方向,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对美国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决策,奥巴马政府的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在2009年5月7日宣  相似文献   

13.
载人航天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带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了在载人航天上寻求新的发展,美国、俄罗斯两大航天国家,以及欧洲、日本、印度等地区或国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并细化了载人航天计划。长期以来,美国和俄罗斯在载人航天领域既竞争又合作,推动了整个航天发展的进程。随着载人航天的深入发展及登月热潮的兴起,  相似文献   

14.
正月球作为地球的近邻,是开展深空探索的首选目标。俄罗斯一直将月球探测作为其下一步发展重点,并将载人登月作为其空间探索的中长期目标。基于重塑大国形象和重振航天强国雄风的战略需要,俄罗斯强调要全面提高载人航天技术的竞争力,以取得在深空探索领域的领先地位。为顺应全球航天发展形势,巩固载人航天领先地位,俄罗斯在近期出台的一系列航天发展规划中,明确将载人登月作为发展重点,同时不断推进相关的重大系统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强载人登月核心能力建设。此外,通过开展国际合作,确保航天领域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晓曲 《国际太空》2014,(10):53-55
在过去10年中,中国经历了技术的稳定进步,这使其载人航天计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让世界对其温和崛起打消疑虑,中国正寻求在外空的探索与利用上开展合作。中国正以空前规模将其未来的空间站宣传为一个国际协作项目。1中国谋求空间站的国际合作如果中国空间站(CSS)计划作为国际合作与全球领导力的一个平台得到中国领导层的有效管理,那么这对中国来说在内外政策上能够获得附加利益。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走过25年的历程,成功实现了各种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跨越。工程即将进入最为关键的第三阶段,即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对于中国即将建成的空间站,在遵循我国独立自主发展原则的前提下,适度开展国际合作无疑是较为明智的选择。在国际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系列法律和政策问题,例如合作框架建构、知识产权保护、出口管制以及争端的解决。可以预测这些关键问题决定着载人航天项目国际合作的成败,对于中国空间站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太空时装秀 近年来随着国际空间站的组装工作接近完成,到太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我国三艘神舟号飞船的成功飞行,载人航天不仅是一种文化,而且成为一种时尚,很多似乎毫无关联的事情,人们都愿意贴上一条"航天"或"太空"的标签.但事物总是相互作用的,当载人航天成为一种文化和时尚以后,又反过来促进载人航天的进一步发展.时装设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开创太空探索的新纪元,在太阳系深处留下人类的足迹,美国航字局在继续开展国际空间站科研合作的同时,正在开发以猎户座多功能载人飞船、新一代运载火箭和先进探测系统为代表的一系列航天新项目。以掌握人类远征月球、近地小行星和火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许彤 《太空探索》2003,(6):26-29
莫斯科时间4月26日7点53分,俄罗斯联盟TMA-2载人飞船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飞往国际空间站。这是自今年2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以来全世界的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其心理意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政治与游说圈子中,与中国合作是一个热点问题。对于当前美国航天计划是否接触中国,在美国国会、学术界和航天游说群体中争论激烈。航天政策领域中持有不同观点的两位专家阐述了支持和反对与中国进行航天合作的理由。1支持接触的理由最近,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对美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未来发布了一篇报告。除了倡议一个火星任务之外,该报告还提倡谋求更多国际协作,其中明确包括中国,这将需要美国政策上的明显转变。这一提议很可能遭遇支持2011年以来对美中合作强加立法限制的国会团体的阻力,这一团体虽小却力量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