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PC/104-XPE平台的飞行参数记录仪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试飞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了一种基于PC/104-XPE平台的飞行参数记录仪,该装置用于实时采集、记录试飞测试过程中导弹和地面通过光纤传输的各种数字信息、控制信息和视频信息。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战斗机完成制导装置末端制导阶段飞行轨迹的仿真和试飞方法.末端制导阶段的飞行轨迹要求进入段尽可能减小高度损失,并在俯冲段满足精确的轨迹跟踪.采用6自由度全量非线性方程,考虑纵向和横航向运动的相互耦合关系,通过对飞机的高速度、大俯冲角、大落差飞行全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分析了3种利用滚转操纵进入俯冲的情况,获得了满足高精度飞行轨迹的操纵方案,即在进入段,先操纵副翼使滚转角接近180°,拉杆使俯冲角满足轨迹要求后,再反向操纵副翼使飞机正飞进入俯冲.通过飞行试验验证了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该方法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飞行轨迹精度和试飞效率.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2月5日,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它"4H重型运载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首艘"猎户座"载人飞船,进行了一次短暂却关键的不载人试验飞行。这次试飞任务称为"探测飞行试验"(EFT)1,旨在考核飞船一些关键系统,包括巨型防热罩、宇航电子设备、飞行软件和降落伞等,试验是否适于未来的载人深空探测任务。本次试飞中,"德尔它"4H火箭在起飞17.5分钟后将飞船送入185千米×888千米的椭圆形低地轨道。飞船  相似文献   

4.
8月11日,美国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进行了“高超音速技术飞行器”(HTV)2试验机第二次试飞,以试验将以20倍音速飞行的一种新型快速全球打击轰炸机方案所需的技术。代号HTV-2b的试验机由“人牛怪”4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成功发射到亚轨道空间,但在同火箭分离后以超过20马赫的速度做滑翔飞行时因无法发送信号而同地面失去联络。试验机上设20多台数据采集传感器。  相似文献   

5.
一、DC-X第7次飞行试验成功6月12日,美国麦道公司的“德尔它快艇”(DC-X)试验飞行器第7次飞行试验,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陆军白沙导弹发射场进行。当地时间上午08:38,DC-X起飞,很快上升到1900米的高度,比5月16日的第6次飞行高度高600米,火箭的攻角从0°改变到70°,水平飞行距离650米,总飞行时间为132秒,垂直起飞和垂直着陆试验均获得圆满成功。在这次飞行试验中,地面飞行控制人员首次启动了4个燃烧气氧和气氢的反作用推力器,利用推力器的喷气反作用力调整火箭在飞行中的姿态。下一次…  相似文献   

6.
喷气发动机的出现是继莱特兄弟首次完成动力飞行试验后,人类航空飞行史上第二次重要的革命。1939年8月27日,希特勒入侵波兰前5天,德国的He-178首次试飞成功,机上配备一台由奥海恩博士发明的HeS-3发动机,这次试验并没有被英美等同盟国知悉。1941年5月,英国格罗斯特公司的E28/39也试飞成功,  相似文献   

7.
碟形飞行器是一种新颖的,采用翼身融合布局的飞行器.应用经典飞行动力学理论的线性化小扰动方法对碟形飞行器在低速条件下的纵向稳定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采用时域分析的方法对其纵向模态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碟形飞行器的纵向飞行品质状况,并进行了试飞验证.同时将碟形飞行器同常规布局飞机和飞翼飞机的特性做了简要的对比,分析了碟形飞行器同二者的异同之处和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碟形飞行器纵向模态稳定,具有良好的纵向飞行品质和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欧洲     
俄罗斯 俄罗斯莫斯科留里卡&;#183;土星机械制造公司透露,苏-27、苏-30系列重型战斗机装备的AL-31F发动机的最新改型AL-31F-M1已经在俄国格罗莫夫试飞研究院完成了第-阶段试验任务。格罗莫夫试飞研究院的实验报告称,土星设计局的AL-31F-M1发动机在试验中表现良好,达到了设计的各项战术、技术指标。该报告长达数百页,全面对比了编号为371J的苏-27战斗机在改装AL-31F-M1动协机前后的飞行性能和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9.
无人驾驶直升机要求其遥测系统能够在直升机高机动飞行的情况下确保遥测数据的可靠性;地面遥测设备要求简洁、高效、可靠以适应车载移动地面站安装使用.论述了无人驾驶直升机的参数测量、通信链路保障、以及遥测数据处理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系统已经参加了多次外场试飞试验,实践证明其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张英达 《国际太空》1994,(6):22-23,30
1994年3月4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8时53分(格林尼治时间13时53分),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61次飞行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第16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为STS-62。发射倾角为39o。因卡纳维拉尔角地区的大风天气,发射推迟一天。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1)进行11项主要由戈达德空间中心的地面工作组遥控的空间科学与技术实验,这些实验由装配在航天飞机货舱内的第二个美国微重力有效载荷(USMP-2)携带,包括5项有关晶体生长技术和冶金技术的材料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11.
Development overview of the revised NASA Ultra Long Duration Ballo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desire for longer duration stratospheric flights at constant float altitudes for heavy payloads has been the foc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s (NASA) Ultra Long Duration Balloon (ULDB) effort. Recent efforts have focused on ground testing and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previously observed issue of balloon deployment. A revised approach to the pumpkin balloon design has been tested through ground testing of model balloons and through two test flights. The design approach does not require foreshortening, and will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balloon handling during manufacture reducing the chances of inducing damage to the envelope. Successful ground testing of model balloons lead to the fabrication and test flight of a ∼176,000 m3 (∼6.2 MCF – Million Cubic Foot) balloon. Pre-flight analytical predictions predicted that the proposed flight balloon design to be stable and should fully deploy.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is first test flight of the revised Ultra Long Duration Balloon design which was a short domestic test flight from Ft. Sumner, NM, USA. This balloon fully deployed, but developed a leak under pressurization. After an extensive investigation to the cause of the leak, a second test flight balloon was fabricated. This ∼176,000 m3 (∼6.2 MCF) balloon was flown from Kiruna, Sweden in June of 2006. Flight results for both test flights, including flight performance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2.
飞机穿越风切变时的地速/空速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飞机穿越风切变过程中控制系统解耦和飞行轨迹的实时/在线控制问题,对飞机纵向三自由度非线性模型,运用非线性动态逆方法,在风轴系中设计了飞行轨迹的高度变化率/空速控制模式,在地轴系中设计了高度变化率/地速控制模式.对2种控制模式进行比较并将其结合起来,得到更加完善的地速/空速控制律.仿真计算表明动态逆方法在飞机穿越风切变的轨迹控制过程中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13.
农林飞机近地作业飞行的纵向稳定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农林飞机近地作业飞行的纵向气动力特性,讨论了存在地面效应时的纵向静稳定性准则及主要气动导数对静稳定性的影响;根据地效区内飞机的五阶小扰动运动线化方程,计算了农林飞机近地作业飞行的模态特性,并运用特征矢量研究了各模态中起主要作用的运动变量;利用Routh判据对农林飞机近地作业飞行的纵向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简化推导了存在地面效应时保证飞机动稳定性其重心的位置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农林飞机近地作业飞行时地面效应对其纵向气动特性及稳定性的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4.
继敏捷性和过失速机动一文后,继续跟踪国外有关敏捷性问题的进展,就敏捷性定义;敏捷性的量度及其与飞行品质的关系;用有人驾驶的模拟器评估敏捷性;从敏捷性角度考虑一体化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作了综述和评估。  相似文献   

15.
无人直升机综合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出遥控-自主控制型无人驾驶直升机控制-仿真综合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概念,基于无人直升机自身的控制-仿真综合飞控系统可进行工程闭环飞行仿真,不论在研制阶段或使用阶段都可对无人直升机系统的飞行性能、飞控系统硬软件特性及可靠性、任务飞行参数预设置等进行深入的验证,地面飞控人员也可以在真实的系统上进行逼真的训练。此外控制-仿真综合飞控系统能通过飞行实践不断完善系统性能和在线检测系统异常,提高飞行安全性。提出  相似文献   

16.
盘旋跟踪地面目标小型无人机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一种大展弦比、V形尾翼常规布局小型无人机盘旋跟踪地面目标飞行的飞行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一种单轴光电探测系统修正视场纵向误差,无人机航向控制修正视场横向误差的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自适应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on)控制器,并通过对无人机六自由度非线性运动模型的建模分析,进行了控制律的仿真验证,并将算法融合在盘旋跟踪飞行实验中.仿真及实际飞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在突风等大扰动的影响下获得了良好的动态性能指标,并有效地抑制了飞机姿态通道对视轴通道的耦合影响,满足了飞行任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用于卫星入轨段测控的箭载天基测控中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卫星入轨段关键遥测参数下传和遥控指令上传的需求,设计了一种用于卫星入轨段测控的中继系统,方案主要基于火箭现成天基测控终端和卫星现成测控设备。介绍了中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研究了天基测控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算法,设计了一种卫星遥测、遥控信号中继功能的地面测试系统。该箭载中继系统在快舟一号甲火箭上完成了两次飞行试验验证,两次飞行试验中继转发的卫星遥测数据完整,箭载卫星通信终端接收用户卫星遥测数据的载噪比大于20dB;地面测控中心接收天基遥测返向信号比特信噪比相对接收门限有3dB以上的余量。试验表明,该箭载天基测控中继系统通信链路余量充足,工作可靠,相比通过地面测控资源保障或卫星自身使用天基测控可节省一半以上成本。  相似文献   

18.
飞行模拟技术在导引头研制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微波暗室环境下复合导引头飞行模拟自动化测试系统为工程背景,其包含主控系统、三轴转台、二维目标三大分系统,是一套集机、光、电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测试系统。详述了测试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原理,通过五轴系统设计、转台与目标的分体式同步联动、二维目标模拟装置的精准平稳传动、陀螺指向测试的转台偏角修正算法几大关键创新型技术,建立起了一套飞行模拟自动化测试系统,解决了目标飞行轨迹模拟、导引头调试测试的难题,实现了红外/微波复合导引头动态特性的自动化测试。  相似文献   

19.
结合国家军用标准和飞机环控系统的特点对机载电子设备实际使用中的通风冷却条件进行了研究,结合产品的寿命剖面、任务剖面,针对不同任务的环境条件、飞行高度和飞行马赫数等条件,对产品在可靠性试验中通风冷却应力的施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对现行标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对比研究,阐述了在可靠性试验过程中如何模拟其实际使用中的通风冷却条件,制定出合理、可行的通风冷却试验剖面(包括通风气体流量、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等参数的确定方法).以具体产品为例,通过对产品实际使用中的通风情况进行研究,得出了其可靠性试验中与温度剖面相对应的通风冷却剖面(包括通风气体的参数以及施加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