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职院校经历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变,高职的师资结构在学历层次、专业结构、实践经验等方面要求相应提高,高职师资的变化直接影响了高职的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2.
一、《强度与环境》季刊是“强度与环境专业技术情报交流网”网刊,是关于导弹、宇航器及其运载工具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方面的专业技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二、《强度与环境》报道内容侧重振动、冲击、噪声、失重、碰撞等环境条件和结构静、动、热强度、稳定性及结构可靠性方面的理论和试验报告,试验技术报告;有关传感器、仪器、设备研制和应用方面的技术报告;及以上述专业国内外发展情况与动向的述评。也适当刊登上述专业的专题讲座和科学管理方面的文章。三、《强度与环境》读者对象为从事导弹、宇航器及其运载工具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研究、试验和设计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学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对从事一般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方面研究、试验、设计和计划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强度与环境》2007,34(3):63-63
1概况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委员会成立于1980年10月。它是中国宇航学会领导下的学术分支机构,现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共同担任主任委员单位,主持专委会的学术交流活动和日常工作。专委会由30个委员单位组成,是从事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具有较强专业技术实力的学术研究组织。多年来,专委会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交流和航天科技知识普及活动,对促进航天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技术的发展、加强本专业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起到了有益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航天第八专业信息网,拟定于2015年9月中旬在青岛市(暂定)召开"2015年度技术信息交流会",会议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主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会议主题航天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技术发展研究2征文内容2.1结构强度试验与评估技术2.2航天器空间环境、效应与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5.
《强度与环境》2007,34(2):63-63
中国宇航协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航天第八专业信息网(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信息网),拟定于2007年三季度在湖北宜昌召开“2007年度技术信息交流会”,会议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主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航天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信息网(航天八网)、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强度环境与可靠性技术专业组、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2021年度学术交流会,拟定于2021年10月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会议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强度环境与可靠性技术专业组、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办,天津航天瑞莱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美国军用飞机强度和刚度规范的演变来探讨近代飞机结构强度的设计思想,並对有关具体实施中的分析与试验验证要求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涉及安全寿命设计、损伤容限设计(即辅以损伤容限设计的安全寿命设计)和耐久性设计(即辅以损伤容限设计的耐久性设计)等。同时,研究了起落架结构采用耐久性与损伤容限设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供了若干可供设计参考的技术数据与规定。  相似文献   

8.
正1《强度与环境》(双月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导弹、运载火箭及航天器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方面专业技术刊物,1973年创刊。《强度与环境》经原国家科委批准,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登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6-391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1773/V。2《强度与环境》办刊宗旨是,开展学术交流、提高科技水平,促进科技成果向产品的转化。刊登振动、冲击、噪声、微重力、碰撞等环境条件,结构静、动、热强度,稳定性及可靠  相似文献   

9.
《强度与环境》2014,(4):64-64
<正>1《强度与环境》(双月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导弹、运载火箭及航天器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方面专业技术刊物,1974年创刊。《强度与环境》经原国家科委批准,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登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6-391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1773/V。2《强度与环境》办刊宗旨是:开展学术交流、提高科技水平,促进科技成果向产品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1《强度与环境》双月刊是导弹、运载火箭及航天器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方面的学术和专业技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强度与环境》经国家科委批准,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登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702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3919,国内统一刊号CN11-1773/N。2《强度与环境》办刊宗旨是,开展学术交流、提高科技水平,促进科技成果向产品的转化。《强度与环境》报道振动、冲击、噪声、微重力、碰撞等环境条件,结构静、动、热强度,稳定性及可靠性方面的理论和试验论文。3《强度与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技术的研究,跟踪高技术、新技术,适应新一代航天器(航天机、空间站、机动导弹、星际武器等)的发展要求,航天部结构强度与环境专业情报网(第八网)定于今年第四季度召开强度与环境专业技术2000年展望情报信息交流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航天第八专业信息网 (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信息网 ) ,拟定于 2 0 0 3年四季度召开“2 0 0 3年度技术信息交流会“(地点位于南方、待定 )。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 70 2研究所主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 会议主题航天器静、动态试验仿真技术2 征文内容2 .1航天器静、动态试验仿真技术 ;   2 .5导弹与航天器状态监控与故障分析 ;2 .2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试验技术 ;2 .6导弹与航天器环境预示、模拟和控制技术 ;2 .3结构静、动、热强度分析与研究 ;2 .7结构强度与环境…  相似文献   

13.
《强度与环境》2011,(2):64-64
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航天第八专业信息网,拟定于2011年10月中下旬在广东省召开"2011年度技术信息交流会",会议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主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强度与环境》2012,(4):64-64
1《强度与环境》(双月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导弹、运载火箭及航天器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方面专业技术刊物,1974年创刊。《强度与环境》经原国家科委批准,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登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主办  相似文献   

15.
《强度与环境》2012,(2):64-64
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航天第八专业信息网,拟定于2012年10月中旬在重庆市召开"2012年度技术信息交流会",会议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主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宇航学会和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航天部第四设计部和七○二研究所组织的减震技术交流会于1982年10月23日至27日在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研究、试验、生产单位和高等院校等共计53个单位的87名代表。大会收到关于减震器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以及用阻尼材料进行减震的研究、应用方面的论文和技术报告共36篇。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理事、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航天部七○二研  相似文献   

17.
《强度与环境》2004,31(1):64-64
1《强度与环境》季刊是导弹、运载火箭及航天器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方面的学术和专业技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强度与环境》经国家科委批准,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登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702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l0  相似文献   

18.
《强度与环境》2010,37(3):64-64
<正>中国航天第八专业信息网(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信息网),拟定于2010年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召开"2010年度技术信息交流会",会议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主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强度与环境》2009,36(2):64-64
中国航天第八专业信息网(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信息网),拟定于2009年9月在江西省(具体地点待定)召开“2009年度技术信息交流会”,会议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主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航天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信息网(航天八网)、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学术交流会,拟定于2019年10月23-25日在天津市召开,会议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办,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特种环境复合材料行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海军航空大学,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