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及其应用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军 《航天器工程》2008,17(3):23-28
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自1988年至今,我国已先后成功发射了4颗风云-1极轨气象卫星和4颗风云-2静止气象卫星,顺利完成了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气象卫星从试验到业务卫星的跨越。由“风云”气象卫星获取的地球大气和地表信息已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与分析等多个领域。文章介绍了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地面应用系统组成、“风云”卫星产品及应用,最后展望了“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6月3日0时17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将"风云"四号B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风云"四号B星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天气分析和预报、短临气象灾害预警、短期气候预测、生态环境和空间环境监测等领域。"风云"四号B星搭载了快速成像仪等载荷配置,可大幅提高我国对台风、沙尘暴等一些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短的天气现象的观测能力。"风云"四号B星是"风云"四号系列第二颗卫星,也是该系列的首颗业务卫星,该星发射后将与目前在轨的"风云"四号A星共同实现双星组网业务运行。  相似文献   

3.
中国于1970年4月发射了本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截止1997年6月,中国共发射了49颗本国的卫星,成功率80%。在中国的卫星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的有:东方红系列卫星、实践系列卫星、风云1号和风云2号(后者于1995年转交上海航天局)气象卫星、返回式遥感系列卫星。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6月5日21时07分,我国"风云"二号H(FY-2H)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与在轨的"风云"二号系列E、F、G卫星开展组网观测。"风云"二号03批卫星与02批卫星形成了"多星在轨、统筹运行、互为备份、适时加密"的业务格局,保证了组网观测业务的连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我国计划未来10年发射14颗气象卫星,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迎来快速发展时代。风云三号B星年底前发射,风云三号02批研制启动,风云四号进入初样研制阶段。我国此前发射的风云三号A星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多个重要国家寻求卫星  相似文献   

6.
近日,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为主研制的风云三号02批首发星03星装运出厂.卫星出厂前,中国气象局、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联合组织召开了卫星出厂评审会,对卫星研制流程和技术状态进行了严格评审,认为,卫星作了多方面的创新和改进,其主要功能、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同类卫星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国于1970年4月发射了本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截止1997年6月,中国共发射了49颗本国的卫星,成功率80%。在中国的卫星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负责研制的有;东方红系列卫星,实践系列卫星,风云1号和风云2号气象卫星,返回式遥感系列卫星。  相似文献   

8.
风云三号(FY-3)系列卫星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2008年5月27日上午11时02分33秒.第一颗FY-3系列卫星FY-3A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升空。2008年11月18日,经过5个月紧张、高效、有序的在轨测试。FY-3A及地面应用系统正式投入业务试运行。标志着我国极轨气象卫星成功地实现了技术升级换代,实现了新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9.
宗河 《中国航天》2006,(10):7-11,13
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迄今,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70余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发展形成了六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  相似文献   

10.
发射短讯     
靳力  瞭望 《航天器工程》2009,18(1):129-131
风云二号E星成功定点并获取第一张可见光图像,遥感卫星-4和遥感卫星-5成功发射,萤火-1火星探测器计划2009年10月发射,风云-3B、风云-4气象卫星计划2010年和2013年发射  相似文献   

11.
电信卫星系列的第一颗星电信-1A(Telecom-1A)已于1984年8月发射并进入地球同步轨道。第二颗星电信-1B 于1985年5月8日发射,5月27日定点并开通工作。第三颗星电信-1C 预计于1986年7月发射。这三颗星构成法国全国卫星通信网,工作频段分别为6/4千兆胁、7/8千兆赫及14/12千兆赫。电信-1系列卫星系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阿里安运载火箭把卫星射入地球静止转移轨道(200/36000公里的大椭圆轨道)上。随后卫星经过一系列轨道和姿态机动,逐步完成定点。控制操作分为两部分,即定点操作和位置与姿态保持。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工程》2012,21(2):127-127
据中国航天网站2012年3月6日消息,我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初样研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现已完成了初样电性星的研制,通过了卫星总体初样设计评审,初样鉴定星研制于近期全面启动。风云四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静止轨道三轴稳定对地遥感卫星,是目前我国对地观测卫星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3.
《上海航天》2005,22(Z1)
风云二号02批卫星是业务应用静止气象卫星,计划发射三颗,在卫星研制生产中依次定名为04星、05星、06星,入轨后分别改名为C星、D星、E星。C星是风云二号02批第一颗业务应用静止气象卫星,它是在01批A,B两颗试验试用卫星基础上经重大改进而成的。卫星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领导下,由八院、五院、四院、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北京科学与应用研究空间中心和中电集团公司天津18所等单位共同研制。风云二号C星本体高度3.076 m,含远地点发动机高度为4.378 m,太阳电池壳外径2.1 m。卫星起飞质量1 382.6 kg,定点后质量约为621 kg。卫星的设计寿命为3…  相似文献   

14.
天兵 《中国航天》2006,(8):3-5,8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迄今,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70余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发展形成了六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在微小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大型公用平台研制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对中国航天事业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2005,(7):45-45
铱星公司称,其低轨移动通信卫星星座的累计在轨工作时间已超过500星一年,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铱星座由66颗工作星和13颗备份星组成.首批卫星是在1997-1998年发射的:2002年.铱公司又发射了7颗备份星,以保证业务的长期连续性.过去两年间.铱公司及其工业伙伴实施了多项运行改进措施.消除了对高磨损件的依赖,从而延长了卫星寿命.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月12日,风云三号A星正式交付给中国气象局投入使用。风云三号卫星是我国实现全球、全天候、三维、定量、多光谱遥感的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将替代风云一号卫星在轨服务。投入业务运行后,风云三号A星将与在轨运行的气象卫星共同构建安全可靠的业务卫星系统,实现全球、全天候遥感气象监测,使我国气象卫星服务能力实现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7.
“作战响应空间”(ORS)计划旨在发展为战场指挥官直接提供战场信息支援能力的空间系统。美军已相继发射“战术星”-2和“战术星”-3进行ORS能力的演示验证,目前正计划在2010年底使用“米诺陶”-1火箭发射ORS-1卫星。ORS-1卫星是ORS计划的首颗工作型卫星,将应用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地区直接为美国中央司令部提供战场图像。  相似文献   

18.
在3月2日实践五号发射星出厂评审会上,评审主任任新民在评审意见上的签字,标志着由20余名院士、研究员等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实践五号发射星出厂的首肯。该型号出厂评审的通过,使之成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今年计划发射星的第一颗。实践五号卫星是该院为中科院...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06,(9):45-45
洛马公司7月中旬宣布,其A2100通信卫星的累计在轨正常工作时间最近已达到150年。该系列卫星由洛马商业航天系统公司设计和建造.已发射的29颗星携带了1156台转发器,转发器累计在轨正常工作寿命超过6000年。首颗A2100型卫星AMC-1是1996年9月8日发射的。洛马商业航天系统公司在其45年历史中,已发射88颗静地轨道商业通信卫星,累计已在轨工作714年。今年,该公司又向卫星运营商新交付了3颗A2100卫星,即2月15日由海射火箭发射的“回声星”X、4月12日由海射火箭发射的“日本通信卫星”(JCSAT)9和4月20日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的“阿斯特拉”1KR。  相似文献   

20.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6):118-118
2008年11月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2D运载火箭同时将创新一号02星和试验卫星三号2颗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创新一号02星是一颗小型数据采集传输试验卫星,由中国科学院研制,主要用于水利、水文、气象、电力及减灾等领域各类监测站点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任务。试验卫星三号是中国第3颗技术试验卫星,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抓总研制,主要用于空间大气环境探测新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