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磊 《飞碟探索》2012,(9):48-49
在罗斯韦尔事件50周年纪念的喧闹中,对UFO问题持有自己观点的人们纷纷走出来。真正相信UFO的人徒步来到他们的圣地,期待获得一份对神秘的外星兄弟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工业机器人平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五自由度空间关节型喷漆机器人小臂的弹簧-重力组合式平衡系统及大臂的弹簧式平衡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提出了利用弹簧的初拉力来平衡机器人大小臂的观点,最后结合实例进行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3.
奇迹 《飞碟探索》2012,(11):54-56
近年来,有关空中花园位置的一种新观点震撼了学术界。这种观点认为,空中花同不是在两河流域南方的巴比伦城,而是在两河流域北方的亚述古都尼尼微城。这种观点是由牛津大学亚述学家戴蕾博士提出的,他的论据是:第一,许多到过巴比伦的古典作家,如希罗多德、普林尼等,并没有提到巴比伦城有一个巧夺天工的空中花园;第二,提到巴比伦城中有空中花园的古典作家所依据的都是转抄的第二手材料,他们常把巴比伦与尼尼微混淆;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机器人高精度路径控制的有效方法--以面积误差作为评价函数的预见控制方法。该方法从目标路径与实际路径之间的面积误差评价函数值最小化观点出发,运用逐次最优化原理来求取最优预见控制输入,它的特点是在每一采样时刻都要更新反馈系数和预见前馈系数,由于这些系数都是离线计算,因此并不影响实时控制速度,最后,通过实际机器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满足机器人高速度、高精度的要求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白剑 《飞碟探索》2011,(5):34-36
如果排除了非洲高原是人类发祥的祖源地,那么,现有的符合前述标准的低海拔高原便没有了。这就基本上堵死了我们在高原上寻找人类先祖的路。几十年前,曾有中国学者试探性地提出了中国人的先祖可能源起青藏高原的观点。由于当时这一观点还停留在猜想阶段,没有大量证据的支持,因而没有引起史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生命起源于何处万荣传统的观点认为,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海洋。但现在一些科学家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原始海洋中的生命物质多为小分子,而且浓度太低,不足以使这些小分子物质发生有效的反应生成生命必需的生物大分子物质。他们提出,原始海洋中的生命物质必须通...  相似文献   

7.
UFO信箱     
西南工学院佚名:《飞碟探索》1998年第5期中刊登的《人得到过外星人的拯救吗?》一文中有几处不妥。首先,必须说明传统观点是认为尼安德特人是现代人的始祖,但近期的发掘对传统观点发出挑战。1980年,耶路撒冷黑伯鲁大学考古学家切尔诺夫的发掘表明,在现代人...  相似文献   

8.
UFO信箱     
山东吕坤:我是一位《飞碟探索》杂志的忠实读者,我觉得贵刊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很有阅读价值,它能让我们开阔眼界,放眼未来,了解一些高科技知识与未解之谜,这无疑将对我们高中生的生活与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我读了贵刊 2000年第 5期的《人类史前文明破译》一文,觉得其中有些观点不太科学,我就此文的一个观点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诞生已经 46亿年了,而人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300万年之前 (有化石证明 )。以作者的观点来说,生物周期为 140万年,那在这 300万年中已经有一轮回了,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并不是一些…  相似文献   

9.
庄子说:“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就是说,物质无限可分。当然,这是哲学的观点。什么是物质?物质真的是无限可分吗?  相似文献   

10.
研究UFO之谜,当然不能离开时空。因为有一种观点就是,飞碟来自过去或者未来的地球,而飞碟的评价之所以可以“姿意妄为”,是因为它们拥有或者借助了“时间机器”。  相似文献   

11.
关于 UFO的来历 (成因 )问题,单一坚持“自然现象说”或“外星文明说”都失之偏颇。其实两者都有一部分 UFO例证。让我们都以事实为依据来说话。本文拟从四个层次展开讨论,阐述笔者的观点,求教于各位 UFO研究者。 真的 UFO现象确有其事  人们用视觉感知可见光频率范围内反映出来的客观东西 (包括借助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 ),但凡见到的就说它存在 (注:未看见的并非一定不存在! ),这是极普通的常识。俗话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不包括魔术之类的人为假象和海市蜃楼等自然幻影)。据此道理,全球各地反复多次…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阿波罗”航天员首次踏上月球表面25周年之际,美国的一些著名的航天专家、学者和主管航天的政府高级官员纷纷著文,论述“阿波罗”登月后的1/4个世纪中,美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得、失、利、弊,各抒己见。有些看法和观点,不仅对美国,即使对于其他空间国家也是有参考价值的。现将前美国未来航天计划咨询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马丁·马里埃塔公司总裁奥古斯丁(N.Augustine)的文章的主要内容译述如下,供参阅。奥古斯丁在文章中饶有风趣地引用了六则伊索寓言来针砭时弊,引申要义,颇有科普作家的风采。寓言之一:龟兔赛…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UFO现象几乎已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热门话题。社会上对UFO现象的认识,也是多种多样、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它们基本可以分为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14.
UFO信箱     
云南田振志:我是在1996年结识《飞碟探索》的。近来读王中纲先生《UFO可能是地球人所为》(《飞碟探索》2001年第4期)一文,对于王先生能有幸在黄河岸上一睹“没有光亮,没有声响,个头有轿车那么大,速度和轿车差不多”的飞碟,我是羡慕不已。但是,对于王先生文中称UFO“倒像是地球人驾驶的一种新型飞行器”的观点和其下的几点理由,我却不敢苟同。在此不揣浅陋,谈谈我对飞碟及王先生文章的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与更多有识的朋友来一起探讨关于飞碟的问题。关于飞碟是否客观存在、在地球上频繁出没的众多的UFO其实质是…  相似文献   

15.
任意形状壳体非线性非K-L普适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性力学的观点导出任意形状壳体非线性非K-L理论的普适方程,由此即得K-L理论的普适方程,以及各种近似方程,并可将现有文献上的方程作为其近似特例而包含在其中.  相似文献   

16.
日本科学技术厅于1993年6月20日,公布了空间往返运输系统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1.空间开发意义·根据以往空间开发的进展情况,以建立人类各种各样活动的据点,并以此作为寻求真理的对象这两个观点来探索空间。·特别是从前者探索空间,在那里活动与地球上的活动是密切不可分割的,人们试图将空间与地球构成一体,把它称为“地球圈宇宙”是很相称的。·开拓支持人类活动的“地球圈宇宙”,从中可获得新知识的空间开发,给人类带来更为丰富的知识。2.空间往返运输系统的意义与必要性·随着空间开发的集中化、多样化、大量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看了1998年第5期《飞碟探索》中桂昌跃先生的《物质的终结 :极频波》一文 ,我颇受启发 ,想再谈一下物质的终结问题。现在 ,无论哲学界还是科学界对物质的终结问题都有多种观点。这些观点总体来看 ,大致有以下四种。物质没有终结这一观点主要是从哲学角度出发来考虑物质的。哲学上认为 ,物质是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统一的物质世界包含着无限多样的具体物质形态 ,就连时间和空间也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具体物质的最基本的存在形式就是个体与系统 ,即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可以归纳在个体与系统两种形…  相似文献   

18.
帆韵 《飞碟探索》2001,(5):46-46
在许多有关地外生物的文章中,经常指出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液态水。所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在其他星球上寻找水的踪迹,好像找到了水就意味着与地外生物的接触又拉近了一段距离。但是,是不是那些我们尚未接触过的地外生物也像地球生物那样需要水呢 ?这一点我们是不清楚的。   我们不应用地球生物生活习性的观点来对待地外生物。毕竟地外生物 (假设有地外生物存在 )所处的环境与我们地球的环境截然不同,其元素组成、结构方式、遗传密码、新陈代谢类型等各方面必然都和地球生物有很大的差异。   1995年 3月,一个由日本制造的装备了…  相似文献   

19.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明确定义了过程工程领域的基本概念,定义了过程体系结构,采用了一个扩充的COSMOS模型,以支持灵活的过程建模,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过程的工程化支持。  相似文献   

20.
李龙臣 《太空探索》2007,(9):32-32,33
八、人与动物有什么区别? 动物也有意识吗 一种被称为“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意识是人唯一独有的领域,其他动物没有意识,它们只不过是一种自动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