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忆阻器的电路实现及其混沌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的忆阻器电路实现方法。该方法从忆阻器的定义出发,构造出忆阻器内部的基本变量磁通,利用光控电阻实现了磁通量对光电池的隔离控制,最终实现了一个可以独立作为二端口器件工作于电路及仿真中的忆阻器电路。给出了其电路实验结果,并将符合该忆阻器特性的数学模型用于蔡氏电路中替代其中的非线性二极管,研究此状况下产生混沌现象的可行性,为HP忆阻器今后应用于混沌电路提供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2.
结合忆阻器的记忆特征和细胞神经网络高效并行处理能力,将忆阻器作为可编程连接权值,提出了一种具有忆阻器特性的细胞神经网络.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提出的忆阻细胞神经网络用于图像去噪和边缘提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飞碟探索》2014,(5):68-69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人类的大脑是如何发育的。人类的大脑从出生到25岁左右都在不断发育,并经历了几个发育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出生后18个月里,此时大脑灰质(即神经元胞体和突触,大脑的主要功能单位)过量产生,然后经历一个被称为“突触剪切”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康旻 《飞碟探索》2014,(3):39-39
人的大脑是一个复杂且拥挤的神经“高速公路”,拥有数以十亿计的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都和数千神经元相联系。要弄清大脑如何产生思维、行动、情感以及最关键的意识,即便对最聪明的科学家而言也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5.
每月小抄     
《飞碟探索》2010,(2):6-7
<正>[2009年12月29日][生命]美国科学家认为,他们已经发现大脑形成记忆的机理。人们早就知道,神经元相接的地方——突触是大脑的信息交换和储存的关键。但是研究人员表示,现在他们已经弄明白突触这个地方的分子是如何加强记忆的。该研究成果或许有助于研发治疗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将知识“拷贝”入大脑现代医学研究已证实,组成大脑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其数目约有1000亿个,外部信息的输入输出与处理都是由神经元的传递来完成的。外部信息经过五官及第六感觉,传入神经纤维之后,便变为具有生物电特性的传入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其中那些具...  相似文献   

7.
新闻左右看     
《飞碟探索》2012,(2):5-5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神经科学家表示,他们即将发现记忆存储在大脑的哪些区域。甚至能够确定特定记忆存储在大脑内的哪些细胞。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发现一种在记忆存人大脑时“打开”的基因。这个基因可充当一个化学标迹物,最终帮助科学家揭示大脑的哪些区域存储记忆,甚至能够具体到特定记忆存储到哪些大脑细胞(神经元细胞)。  相似文献   

8.
新发现     
《飞碟探索》2014,(3):4-7
决定智力高低的基因现形 英、法、德等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分子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说,他们首次确认了一种基因会通过影响大脑皮层厚度而影响智力。他们以1583名14岁的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可能与大脑发育有关的5.4万种基因变异,结果发现,一个特定基因变异会导致大脑左侧半球皮质较薄,而相应的志愿者智力测试成绩也相对较差。这个基因变异会影响脑神经突触的可塑性,后者与脑皮层中的灰质含量及其厚度有关。大脑皮层厚度与记忆力、语言能力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章云华  刘炎 《飞碟探索》2011,(10):40-41
机长围脖 首露信息 2011年8月22日8时30分左右,章云华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登录MSN,一条来自上海《新民晚报》科教部副主任董纯蕾记者的留言立刻闪现屏幕:“是否知道20日晚上21时上海有多架次航班飞行员称空中出现巨大不明光团?”正诧异间,平时一直保持联系的《新闻晨报》记者陈抒怡小姐、《劳动报》首席记者罗菁先生也先后发出了类似的询问。  相似文献   

10.
基因再造     
基因工程与物种制造 如果可以把人类归结为生物电脑的一种,让我们来想想看会有什么情况发生:有四种基因代码,有基因序列程式,有左脑内存,右脑硬盘,每个脑细胞都有一个可独立运算的神经元作为CPU!那么,人脑是几核的呢?说出来吓死你—堋亿个神经元。也许,人类天生是宇航的料吧!  相似文献   

11.
你可能正通过计算机、智能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阅读这篇文章,并且查阅天气情况或邮件信息。这些电子设备就像人脑中相互关联的细胞一样,也有“大脑”——精密的电路——用以储存信息,并按照具体的、可知的方式运行。尽管电路和人脑中的神经元在最基本的层面上都是由原子和基础粒子构成的,但人脑具有自我意识,人造的存储设备却无法感知自身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锦瑟 《飞碟探索》2012,(11):58-5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虚拟世界一直是广大电脑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相关的科幻电影作品也是层出不穷,比较经典的有《黑客帝国》系列和《十三度凶问》等。我们能通过电脑程序来创造一个世界吗?我们能模拟出虚拟的“人类”和“社会”吗?对于此类问题,我想从一个程序员的角度来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3.
“外星人劫持事件”一直是UFO和外星人爱好者关注的重点,但其真实性一直受到科学界的质疑,也有不少脑科学家、神经学家、心理学家参与研究,分别从大脑受到特殊刺激、药物致幻或自然现象等角度解释这一现象,但这些都未能说服UFO爱好者。本文的采访对象是一位“外星人劫持事件”研究者,采访时间是2007年。在她看来,劫持事件就是外星人的阴谋。  相似文献   

14.
宋森 《飞碟探索》2014,(6):68-69
记忆是大脑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大部分是通过学习或经验获得,并通过记忆保存下来。因此,有人说,记忆是连接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精神胶水”。每个人心中总有些刻骨铭心的记忆。记忆一旦丧失,病人将丧失自我及与他人的联系。因此,如何发生记忆、如何储存记忆,是脑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预定在1993年4月中旬进行的一次飞行试验中,美空军空间司令部打算转发来自太空智能卫星的数据,用模拟敌方雷达跟踪战术战斗机发射的导弹。据准备这次试验的官员们说,如果试验成功,1993年4月22日在加州海军空战中心武器部靶场进行的演习将是第一次根据来自空基敏感器的信息而进行的逼真的杀伤演习。支持者们希望这次演习能证明,空中资源和太空资源之间的更直接的联系,在削减预算的情况下,怎样才能经济地提高战斗机的效能。这次试验是一项称为Talon Sword计  相似文献   

16.
正鹳嘴长颌鱼的大脑重量占其全身重量的比例大于人类大脑占全身的比例。为了满足大脑的能量需求,鹳嘴长颌鱼进化出了特殊的口鼻器官——一个覆盖着电接收器的附属下颌。这个附属下颌可以帮助鹳嘴长颌鱼定位猎物。作为地球上的物种之一,人类一直对自己的大脑充满信心,大多数人并不会质疑我们的大脑是否有缺陷,也不会去探究我们的大脑在认知方面有  相似文献   

17.
何宁 《飞碟探索》2000,(5):29-30
超过 95万人将他们的电脑投入到对外星智能生命的搜索中,以下就是该计划的实施过程。这一计划绝对是奇妙的:让你的电脑从事一项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科学探索工作(当你的电脑闲置时),你可能有机会由于历史上最重大的发现而分享诺贝尔奖。你将用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深入银河系搜索外星文明的信号。从我们对天文学和生物学的了解可以判断,很有可能来自其他智慧生物的无线电信号,正等着我们从堆积如山的微弱的宇宙噪音中查找出来,人类也许有一线成功的机会。目前,大约有 100万左右的人已下载软件加入了外星人搜索之家 (SETI@home)-…  相似文献   

18.
空间遥感器用环路热管瞬态数值模拟与在轨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空间遥感器环路热管(LHP)在轨应用需求,建立了高分九号卫星电荷耦合器件(CCD)用LHP瞬态数值模型。模型采用了节点-网络法和流动与传热关系式耦合的方法,考虑了蒸发器与储液器之间的传热传质过程。通过仿真与在轨数据的对比,发现LHP内部组件温度偏差为0.2~0.4℃,冷凝器测点温度偏差为0.5~2.0℃;预热器通过干度的变化调节了冷凝器外热流和热源工作模式的影响;热源的工作模式对蒸发器向储液器漏热、回路流阻及两相段长度均有影响。所提模型可用于不同轨道外热流及热源工作模式下,研究LHP内部各参数的变化规律,预测LHP系统的瞬态工作特性,并指导后续产品的设计与研发。   相似文献   

19.
千百年来,人类始终没有放弃对自身,特别是对大脑奥秘的探索。在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记忆只能储存在大脑的细胞里,但随着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的观念已产生了动摇。美国亚利桑纳州大学的著名心理学教授盖里·希瓦兹在历经20余年调查研究后认为:人类的个性完全可以通过器官移植转移到他人身  相似文献   

20.
美欧日的小型卫星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舒 《国际太空》1998,(12):14-17
1美国的目标是1kg重的小型卫星□□美国航宇局(NASA)正在开发一系列新技术,如自动操作、微型遥感器和结构紧凑的小推力推进系统等,其目标是使卫星实现微型化。目前,空间科学任务大多采用单颗大型卫星来完成,未来,这类任务将采用一大批互有联系的微型卫星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