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装备保障系统分解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装备保障系统分解结构建立过程中的配置管理需求,抽象出了装备保障系统配置管理的范树模型,根据保障系统数据结构的特点建立了信息模型,利用统一建模语言(UML)中的活动图建立了保障系统配置管理的过程模型,并给出了基于飞机装备保障系统配置管理的实际简化案例,可以为保障系统自上而下的设计过程提供建模指导,对保障系统设计过程中多系列、多方案、多视图的繁杂产品数据配置过程进行有效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PDM系统中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描述了PDM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和结构与配置管理在产品信息管理中的作用 ;分析了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的功能特点 ;根据管理数据的类型 ,实行了数据分类管理方法 ,采用了结构分层管理模型 ;建立了结构与配置管理模块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3.
尹善胜 《洪都科技》2003,9(2):47-54
针对目前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rlagement)系统中的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模块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类产品的结构模型,即产品类属模型,并以其相应的类层次为基础,实现一种面向对象的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方法,为企业解决片梭织机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4.
配置管理是PDM的核心业务基础,本文从论述实现PDM应用中配置管理功能的重要性出发,介绍分析了国际上多种标准对配置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软件配置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CMMI配置管理要求以及航天测控软件配置管理实际需求,建立配置管理实施框架,实现了一个一体化的配置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辅助开发人员和配置管理人员便捷地制定配置管理计划,进行配置标识、建立和发布基线、跟踪和控制更改、执行配置审核和报告的自动生成,实现了CMMI对软件配置管理的要求,提高了配置管理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和易用性。  相似文献   

6.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结构和配置管理系统构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叙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产品结构和配置管理的概念、产品结构和配置管理系统的对象关系逻辑模型及其物理实现构架。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由于对软件配置管理的认识偏差存在的几个误区,同时也澄清了对配置管理的几个错误认识.并对正确开展军用软件的配置管理工作提供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传统配置管理模型的特点,针对其管理分散、难于在数据以及数据版本间建立关联等问题,对基于任务的软件配置管理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模型在传统的配置管理模型中增加任务层,以功能要求为目标驱动,创建任务结点,通过任务的完成建立起上层目标与所有相关的配置项及配置项版本的关联,从而实现了目标与基本管理单元的自动追踪.  相似文献   

9.
航空软件配置管理系统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晖  王泉 《航空计算技术》2010,40(4):69-71,75
从军工软件配置管理的需求出发,结合国军标的开发库、受控库和产品库的三库配置管理体系,阐述某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软件配置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指出该配置管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为软件配置库的存储设计方法和文件的增量存储和差异比较技术。说明系统软件配置库的存储设计思路和方案,采用编辑图和贪心算法实现文件的增量存储和差异比较技术的解决方案。总结系统的特点和优点,说明系统下一步发展及扩充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配置管理和技术状态管理之间的关系,明确了两者内涵,提出GJB5000A-2008《军用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模型》中配置审核的实施建议,对有效开展软件配置审核和充分发挥配置管理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遥测体制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飞行试验需求,新型TmNS(Telemetry Network System,遥测网系统)需要RF(Radio Frequency,射频)网络管理来协调资源分配,以满足性能要求.首先介绍了TmNS的总体架构,其RF链路除传统下行遥测链路外,新增了一条双向数据链路,实现多个试验对象和多个地面站的组网.随后讨论了该网络系统RF链路管理的原理和流程.由于链路管理器根据网络容量来分配TxOp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传输机会),故重点研究和比较了2种动态容量分配算法——B-LM算法和E-LM算法,ELM算法较B-LM算法略复杂,但可以减小系统延时,二者可以在链路管理器中共存,依据网络情况进行配置或切换.最后简要分析了链路管理器的软件结构.RF网络管理是TmNS的一项关键技术,该研究将促进我国新一代遥测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PDM系统中权限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PDM权限管理特点,重点讨论了PDM中权限的集合定义和用户权限判定的函数表示,在分析产品数据分类、企业用户组织模式和权限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品数据分类的权限管理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应用实例.该模型较好地协调了产品数据共享和保护两方面的需求,并且权限控制逻辑条理清楚,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3.
构型管理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型管理是两位元素的项目管理工具,它的管理对象是产品的技术状态和功能;构型管理要素是对管理对象进行识别、判断和应对的决策程序,而不是对象本身的技术处理流程,它本身并不参与、也不会产生新的技术状态或变化;构型管理是对技术状态细节以及可实现功能的符合性评价,而不仅限于传统的产品宏观进展和符合性的审视;构型管理也是一种跟踪和记录的过程,警示和推动对各个阶段形成的产品的技术状态进行评估、调整,从而提高项目管理的预见性和有效性;构型管理与数据管理两者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后者是基础,它必须支持构型管理的需求,而前者是应用,它并不对数据源建设负责;客户服务构型管理的第一任务是对客服产品的构型管理,而在役飞机构型管理的主体在用户。  相似文献   

14.
以顾客价值为导向的成本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企业都在不断地探索改进企业成本管理的手段和模式。但是,大部分企业主要还是从产品的生产成本角度出发,解决企业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或者如何降低供应商的原料成本,而很少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如何优化企业的成本管理。文章试图从顾客价值角度来研究成本管理,这并非是对以前成本管理理论的否定,而是在其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以使其更加适应经济发展对成本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高超声速飞机热管理系统控制模型构建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高超声速飞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相流体回路的热管理系统(TMS)模型,通过热控制策略与热沉调度模型实现热沉制冷能力最大化目标,解决新型高速飞机日益彰显的冷源不足问题。热控制策略利用系统辨识与热载荷预测算法,提出基于能量平衡与温度反馈配合的热控制模型,解决热惯性带来的控制延迟问题。基于热沉冷却能力评估与热载荷匹配提出热沉调度模型,旨在合理利用各种冷源,解决飞行后期冷源不足的问题。研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模型及算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TMS能够满足高超声速飞机长时间飞行需求;考虑能量平衡的控制模型在超调量及衰减比方面均优于温度反馈控制模型;基于热沉调度策略能够降低冷源消耗速率,更充分地利用各种机载热沉。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航空发动机机载健康管理系统正向设计流程不清晰、设计需求不明确、需求设计对应及追溯不规范的问题,在对 比国内外现有健康管理功能架构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正向设计中需求捕获、需求分析和功能分配,研究了由上到下的航空发动机 健康管理系统正向设计基本流程,开发了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正向设计流程平台,实现了机载功能架构的设计。引入基于模型的 系统工程思想,采用面向对象的工程设计思路,建立功能目标量化、功能描述、模块定义等图形化设计方法,验证了该设计方法在 硬件设计中的可用性。通过研究航空发动机机载健康管理系统设计方法并分析机载功能组成,建立了可扩展的流程平台,基于模 型设计方法建立了可用的硬件设计模型,可为航空发动机机载健康管理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航空发动机产品结构复杂、工程更改频繁,采用传统的产品结构分解和目录管理模式,或者简单地以EBOM 代替目录,很难实现设计构型的实时准确定义。本文系统地总结WZ16 发动机和EC175 传动系统的构型管理对外合作经验,研究Teamcenter 系统的有效性配置功能;从便于型号系列化发展和构型管理的角度,提出基于EBOM 的设计构型单台管理方法,并对某型民用涡轴发动机构型管理进行初步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设计构型的管控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飞翼飞行器多操纵面气动布局的结构特点与当前控制分配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多操纵面协调控制的综合效果尽量接近期望单操纵面控制的效果为优化目标,得到了多操纵面控制分配的连续多变量目标函数,并给出基于分布估计算法的控制分配求解策略,完成了飞翼飞行器多操纵面的优化分配。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现代企业管理技术--PDM,重点论述了PDM对企业产品数据管理,生产过程管理以及产品结构管理的特殊功能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