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8年5月,国际民航组织(ICAO)为适应未来航空运输发展需要,针对现行系统的缺点和局限性,提出了新一代航行系统(FANS)的概念。新航行系统是以卫星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通信、导航、监视、空中交通管理(CNS/ATM)系统的简称。作为新航行系统三大技术之一的导航技术,其发展水平严重制约着飞行、管制的安全和效  相似文献   

2.
国际民航组织于1983年成立了未来航行系统(FANS)特别委员会,对现行使用的陆基系统的局限性与未来星基系统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与论证,并于1988年提出了以卫星技术为特征的通信、导航和监视(CNS)及空中交通管理(ATM)的新航行系统概念.  相似文献   

3.
新航行系统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民航组织(ICAO)于1988年公布了计划在25年内实施的新一代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即“未来航行系统”(FANS)的方案。此方案已于1991年9月由ICAO第10次航行会议采纳,并于1992年10月得到ICAO第29届大会批准。目前由于FANS方案已进入实施阶段,因此被改称为“国际民航组织的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系统(CNS/ATM)”,或简称为新航行系统。  相似文献   

4.
国际民航组织正在积极推动其通信、导航、监视与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即新航行系统)的实施。新航行系统是星基系统,是空间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将取代大部分地基系统。新航行系统的实施,可望提高经济效益、效率和航行安全水平。新航行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GNSS属于无线电导航系统,可以在飞机飞行过程中确定飞机的实时位置、到目的地  相似文献   

5.
一、综述随着国际民用航空空中交通流量的急剧增长和新的电信技术、卫星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加之民用航空现用的通信、导航、监视系统固有的能力方面的不足,国际民用航空界在80年代初期就开始研究如何改善现用系统以满足民用航空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此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于1983年成立了一个未来航行系统特别委员会来研究制订面向对世纪的国际民航新的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发展方案。1990年在国际民航组织第10次航行大会上,通过了由未来航行系统特别委员会制定的方案。该方案主要是应用卫星技术和其他的新技术来改善和提…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动全球未来空管系统的发展,国际民航组织先后制定了《全球空中交通管理运行概念》、《全球空中航行计划》、《全球空管系统需求手册》和《全球航行系统绩效手册》等纲领性文件,确定了未来全球空管系统的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细化未来全球空管系统在飞行和流量信息方面的运行和数据需求,国际民航组织航行委员会下辖的空中交通管理需求和绩效专家组(ATM RPP)经过数年的酝酿,提出了一个可替代现有国际民航组织飞行计划的机制——协作环境下飞行和流量信息(FF-ICE)概念。该概念对包括军民航在内的空中交通管理单位的需求作了通盘考虑,重点放在了飞行和流量信息的数据交换、数据共享、数据完整性和数据保密等  相似文献   

7.
新航行系统技术在空中交通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七十年代开始,国际民航组织未来航行系统(FANS)委员会就提出了基于星基技术的未来航行系统概念,并于1991年通过了未来航行系统方案。目前,许多国家与组织正在进行着积极而卓有成效的探索,部分技术已经投入到实际运行当中。中国民航总局也于1995年发布了《中国民航新航行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实施技术政策》等一些相关政策,提出在20-30年内建成既满足我国民航需要、又符合国际标准的新一代航行系统,促进新航行系统的应用,使中国民航的飞行保障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全球CNS/ATM系统已经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8.
1988年,国际民航组织下属的未来航行系统(FANS)委员会选择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作为未来民用航空导航系统。它可以在飞机飞行过程中确定飞机的实时位置、到目的地的航线距离以及与预定航线的偏差。此后,FNS委员会成立专门小组进行研究,并于1992年4月提出GNSS实质性模式及分阶段实施的意见,尔后,还多次召开会议予以完善、充实。GNSS的定义是:这是一个全球性的位置和时间的测定系统,包括一个或几个卫星星座、机载接收机和系统性完好监控。初步打算是以美、俄军方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1996年11月12日晚,一架沙特阿拉伯航空公司的波音747客机,与一架哈萨克斯坦航空公司的图-154客机在印度哈里亚那邦上空相撞,两架飞机上的349名乘客及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这次空前的空中两机相撞事件,再次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国际民航界专家强烈呼吁,各国共同努力,尽快实施国际民航组织推出的以卫星为基础的新航行系统方案,以克服现行地基航行系统的固有弊端,把一个更加安全有效的民用航空航行系统带进2王世纪。在国际民航组织推出的星基新航行系统中,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拟以典型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为了改变目前民航平面通信落后的状况,适应高速发展的民航事业对通信的要求,民航决定建设以卫星通信信道为主,其他通信手段(有线和短波通信)为辅的卫星平面专用通信网,这一系统工程目前在实施的进程中。民航卫星平面专用通信网(以下简称卫星通信网)建成后将担负起民航系统内各种业务电话、自动转报和其他数据传输业务。网络使用SCPCDAMA(每载波单路,按需分配)体制的话音系统;在话音内通信系统内安  相似文献   

11.
概述国际民航组织根据国际民航公约第44条“发展国际航行的原则和技术,促进国际航空运输的规划和发展,以保证全世界国际民用航空安全地和有秩序地增长”的职责,在未来航行系统(FANS)专门委员会中,经过从概念到技术方案的设计阶段(FANSI),从方案论证到发展全球过渡计划的定义规划阶段(FANS Ⅱ),认识到现行陆基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了以应用卫星技术为特征的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CNS/ATM)的全球系统方案,到目前已经进入CNS/ATM系  相似文献   

12.
国际民航组织是联合国系统中负责处理国际民航事务的专门机构,其宗旨是制定国际肮行的原则和技术,促进国际航空运输的规划和发展,目的在于保证世界民用航空安全和有秩序的发展;促进国际航行的飞行安全;满足世界人民对安全、正常、有效和经济的航空运输的需要等等。在航行技术领域内,国际民航组织通过制定、修订《芝加哥公约》的有关附件和各种技术规范,召开各种技术业务会议,逐步完善并统一标准与建议措施以及航行服务程序。一、国际民航组织的航行组织机制国际民航组织的航行技术活动通过其大会、理事会和秘书处三级框架的运作、各…  相似文献   

13.
2003年9月22日-10月3日,ICAO召开的第十一届航行会议的主题之一是审议和评估《全球空中交通管理运行概念》,并就未来的工作提出建议。由于历届航行会议决议在制作和修订国际民航公约附件、国际航行服务程序和各种技术手册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各缔约国对《全球空中交通管理运行概念》及其实施问题都表现出异常的关注。一、制定全球空中交通管理运行概念的目的和要求使用当代新技术改进航空运行环境是ICAO缔约国的长期共识和共同行动准则。1983年,ICAO成立了新航行系统委员会(FANS委员会),并制定出一套基于数字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14.
系统概要通信、导航和监视/空中交通管理(CNS/ATM)一体化的新航行系统,是建立在通信链路,卫星导航和自动相关监视(ADS)技术基础上的未来空中交通管理方案。1995年,国际民航组织通信专业大会提出,要求研究解决飞机航路导航,终端进近着陆和监视使用的数据链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对新航行系统方案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力求在全球范围内以最优的方案实现卫星、飞机、地面系统等方面技术的结台,并使得新航行系统的技术开发者和用户都能从该新航行系统中获益最大。这便要求新航行系统技术的成果(如:机载/地面系…  相似文献   

15.
“自动相关监视”这一名字是令人费解的。这一名字是国际民航组织未来航行系统委员会,根据卫星技术在空中文通管制服务中运用而命名的。“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简称 ADS)是英文翻译而来,也可译为“自动依赖监视”,也就是说,它是一种为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监视系统,它是自动的、要有依靠(或有依赖)才能完成监视服务的。所谓自动的,就是说飞机上的各种信息是自动发送、自动收集处理、自动显示的,无须人员操作;所谓依赖或相关,就是说这种系统须依靠飞机提供的各种飞行信息才能完成。因此,这种  相似文献   

16.
国际民航组织(ICAO)危险品专家组是国际民航组织空中航行委员会组织的专家技术群体,负责对国际民航组织的危险品航空运输管理工作指导文件进行不断更新,这些指导文件主要包括《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8、ICAO  相似文献   

17.
1991年召开的第10次航行会议批准建立全球通讯、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CNS/ATM)系统后,国际民航组织便立即开展工作,鼓励各缔约国制订规划实施这个新系统。国际民航组织技术合作局立即与各国政府进行联系并协助有关机构寻求和安排资金以向各国提供技术指导。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  相似文献   

18.
国际民航组织CNS/ATM系统正在全球逐步实施。CNS/ATM系统的技术已经成熟,剩下的问题就是制定完善的标准与建议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全球、地区和各国的实施过渡计划,着手实施过渡。国际民航组织航行委员会每年对CNS/ATM系统在技术和运行方面的进展进行审议。审议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标准与建议措施、航行服务程序及指导材料的制定情况;(2)各地区规划实施组的工作情况。标准与建议措施、航行服务程序及指导材料主要是由航委会下属专家组起草并提出具体修订意见。为促进CNS/ATM系统的实施,国际民航组织成立了CNS/…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初,国际民航组织(ICAO)认识到:由于现有系统传播距离的限制及其他系统的多变性在精度和可靠性上的影响,现在的通信、导航、监视系统很难在全世界范围内以统一的方式运行。另外,现行航行系统在空中和地面都存在着话音通信的限制,并缺少空一地数字数据交换系统。为此,ICAO 在1983年成立了与未来航行系统(FANS)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到1988年,提出了一个主要基于  相似文献   

20.
国际民航组织(ICAO)将采纳 GPS GLONASS INMARSAT 联合组成的 GNSS 系统供全球导航使用。对系统的增强和完好性监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介绍近年来提出的各种地面完好性监控通道(GIC)的方案,包括地面监测台网、地面数据传输的通信链路和卫星转发。重点阐述 INMARSAT 提出的静止卫星加发导航信号的重叠(IGO)概念和全球性完好性监测台网(IMN)。然后进行比较和讨论,并提出需进一步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