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越 《中国航天》2000,(4):29-30
美国航宇局的近地小行星交会 ( NEAR,简称“尼尔”)探测器 2月 1 4日在茫茫太空中多游荡了一年后 ,终于进入了围绕爱神星小行星运行的轨道。这是人类制造和发射的航天器首次成功地进入围绕小行星运行的轨道。在此之前 ,人造航天器已进入过6个太阳系内天体的轨道。这 6个天体分别是地球、月球、太阳、火星、金星和木星。尼尔的成功入轨 ,使爱神星成了第 7个有人造航天器环绕其飞行的天体。首次尝试尼尔是美国航宇局在其低成本行星科学探测计划——发现计划下发射的第一颗探测器 ,重80 5公斤 ,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学实验室设计和建…  相似文献   

2.
序言航天飞机由可重复使用的载人轨道级、推进剂氢/氧外贮箱和两个可回收重复使用的固体火箭助推器组成。它有三台液体火箭主发动机、轨道机动系统和一个货舱。该舱长18.3米米,直径4.6米,可负载29.5吨。航天飞机发射时,两台固体火箭助推器和轨道级液体火箭发动机同时燃烧。当飞行高度到达约50公里时,固体火箭助推器与飞行器分离,以后从海洋中回收。在轨道级进入轨道以前拋下外贮箱,然后利用轨道机动系统达到所要求的轨道。轨道级及其乘员和载荷将留在轨道上执行任务,一般在轨道上停留约七天,需要时,可以延至30天。当任务完成后,轨道级  相似文献   

3.
美日空间碎片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毅麟 《中国航天》1994,(10):12-16
美日空间碎片研究新进展朱毅麟随着航天活动的日益频繁,人类每年射入外层空间的人造天体数以百计,这种人造天体到一定时间以后就变成了空间垃圾,也即空间碎片(美国习惯用“轨道碎片”一词)。它们的存在,严重地威胁到在轨运行航天器的安全,特别是,在地球静止轨道(...  相似文献   

4.
美国研制航天飞机的目的是:1.作为永久性载人空间站的运输系统,往返于地球和空间站之间,接送人员、设备及进行补给。在初期,运送空间站组件和人员进入轨道,组装空间站。2.在近地轨道释放、维修和回收各种  相似文献   

5.
空间探测器是除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外的又一种航天器,它的目标是对深空中的天体(如恒星、行星、卫星、彗星等)进行探测。空间探测器离开地球时,必须获得足够大的速度才能摆脱地球引力,实现深空飞行。探测器沿着与地球轨道和目标行星轨道都相切的日心椭圆轨道(双切轨道)  相似文献   

6.
<正>一、引言2011年7月21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划破长空降落到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圆满完成了它的最后一次太空飞行,标志着美国30年航天飞机时代的结束。航天飞机是人类航天历史上第一种重复使用的载人航天器,可以实现向近地轨道运送人员和货物(包括卫星),并对在轨卫星进行维修和回收。航天飞  相似文献   

7.
法国宇航公司正在对空间转运器和通用飞行器进行一系列研究,用于巩固欧洲在空间、特别是在载人空间站设施方面的地位。其中一项研究工作是对阿里安转运器(AT-V)进行评价。阿里安转运器可把由阿里安5发射的有效载荷送到与空间站或其它平台的最终会合点。阿里安转运器的直径为3米,高1.3米(见图1)。它可用来代替阿里安5火箭上的 L-5上面级,与要推到轨道会合点的有效载荷一起在轨道上运行。阿里安转运器在完成任务后能够放在“使神号”航天飞机的货舱内送回地面,以便再次使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简要介绍系统仿真基本概念之后,相继以“仿真和导弹”,“仿真和人造天体”,“仿真和航天飞机”为标题,用大量典型事例,阐明仿真技术是航天领域系统设计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仿真不仅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段贯穿导弹和空间往返系统设计的全过程,而且是确保飞行试验成功的关键。本文还阐述仿真技术的发展,除了受仿真计算机发展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仿真对象的发展而发展。文中并指出,飞行仿真水平集中表现在半实物仿真/载人飞行仿真和环境模拟两个方面。全文分上下两篇发表。上篇包括系统仿真概述,仿真和导弹;下篇包括仿真和人造天体,仿真和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9.
航天飞机是指可以重复使用的、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运送人员和货物的交通系统。它集航空技术、火箭技术和空间技术于一身,既能作为运载工具,发射各类航天器,又能像普通飞机一样绕地球轨道运行后返回地面,并经过维修再次发射。它在轨道上运行时,可在机载有效载荷和乘员的配合下完成多种任务。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供了一种近地航天器受照角系数的计算方法。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近地航天器空间外热流的计算,可归结为计算三个辐射角系数。太阳直接辐照角系数、地球红外辐射角系数和地球反照的太阳辐射角系数。计算公式是采用矢量分析和坐标变换的方法推导出来的,并且用航天器的轨道和姿态参数来表示,这些参数可以是已知的或由测量获得。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变轨和不变轨的近地航天器的空间外热流的实时计算,而且也可以用于近地空间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尹怀勤 《航天》2010,(6):34-38
2010年4月25日,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共同迎来了哈勃空间望远镜的20岁生日。这个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带来了巨大变化的近地轨道望远镜,其所以能够工作这么长的时间,是与航天飞机多次载人上天在太空对其进行维修密不可分的。尤其是2009年5月,"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运载航天员在太空完成对哈勃望远镜的第五次维修任务,才使它"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日本提出了研制小型载人航天飞机方案。这种小型航天飞机,机身长度约14米,全部装备重量约11吨。它准备装备在大型火箭的头部,利用火箭发射入轨。机上最多装载4人,有效载荷500公斤左右(见图)。在轨道上使用轨道修正发动机,与其它人造卫星或空间站实现接近和对接,以便进行人员、物资的补给、回收或舱外活动。还可以作小规模的空间实验和观测。但这种小型航天飞机上不能配备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异面气动力辅助变轨大气飞行段的最优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航天器利用气动力辅助变轨实现由远地轨道向近地轨道异面转移问题,就航天器利用大气飞行实现减速及轨道平面机动提出了一种考虑过程约束存在时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方案设计将函数优化问题转换成参数优化问题,并利用美国航天飞机数据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4.
近二十年来,人马座计划开辟了采用液氢液氧高能火箭的新途径,该火箭与宇宙神助推器组合后,能将有效载荷送入绕地轨道、同步轨道,以及飞往月球和行星的轨道。大力神ⅢE 运载火箭系航天飞机出现之前美国航宇局研制的“一次性使用”的新型运载火箭。它由人马座的改进级、空军研制的大力神Ⅲ助推级和一种直径为4.27米的新式整流罩组成。大力神ⅢE 运载火箭全长  相似文献   

15.
苏联在1989年宇航联年会上披露了50-50空天运输机项目和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缩比模型Bor 4和Bor 5试验性空间飞行器的内幕。这些至今鲜为人知的项目和试验性飞行器是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前身。 50-50项目 代号为50-50的空天运输机是米高扬设计局于1962年设计的。这种飞行器有两级,第一级是一架高超音速飞机,它能达到M5.5~6的速度。驮在其上面的航天飞机50与其分离后由常规的火箭级推入轨道。50-50空天运输机(见封二)的起飞重量为140吨,其中单座航天飞机重10.3吨,它不带任何有效  相似文献   

16.
由航天运载器携带、从航天发射场升空并在航天测控网站的跟踪测量控制下进入特定太空轨道运动的航天器,称为太空中的人造天体。这种人造天体在太空中的运动基本上遵循天体力学的规律,这是它的一个特点。但仅具有这个特点还成不了“器”(器具)。航天器必须具有满足地面特定需求的功能,才可成为在太空中探测研究太空环境和开发利用太空资源来为人类造福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一、离子推力器美空军的“野鸭红宝石”红外敏感航天器,计划于1983年11月用航天飞机送入近地轨道,届时,将要对航宇局的两台离子推力器进行试验。这种离子辅助推进系统能使同步轨道航天器的工作寿命提高一倍,而重量  相似文献   

18.
IRIS(即意大利研制的临时级)航天发动机,是意大利国家航天规划局的研制项目。它可把600-950公斤的有效载荷从航天飞机的低轨道(300公里)送入同步转移轨道(远地点36000公里),是为了进一步完善美国航天飞机的上面级系统(SSUS,IUS,Centaur)而研制的。IRIS 计划负责人估计,有可能用 IRIS 把15—20个有效载荷从美国航天飞机上送入轨道。此外,欧州阿里安运载火箭系列的3和4已预定用 IRIS 作为火箭的第4级。  相似文献   

19.
光谱红移自主导航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提出了一种基于太阳系天体光谱红移测量的自主导航新方法.以太阳系天体作为光源和信息源,由实时光谱红移测量值获得航天器在惯性坐标系中的飞行速度,实现航天器的自主导航.与现有自主导航方法相比,该法不依赖地面无线电信息,无需引入航天器轨道动力学,具有高度自主、简单易行、无时延等优势,在深空探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可为近地卫星的自主导航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用典型事例阐明仿真技术是航天领域系统设计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段而且是确保飞行试验成功的关键。全文分上、下两篇发表。上篇包括系统仿真概述、仿真和导弹,本文为下篇包括仿真和人造天体、仿真和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