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舵机反应时间是徇控制舱动态反应特性的关键参数,本文以影响舵机反应时间因素之一的气缸动作延迟时间,进行了分析与气动计算,推导了延迟时间计算公式,并由此了提出了改进反应时间的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试验的电动舵机模型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电动舵机模型的建立基本上是基于理论的数学推导,所建立的舵机模型与实际舵机模型存在一定的误差。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试验实测数据建立舵机模型的方法,搭建自动数据采集试验平台,采用组合窗法对实测数据进行频域转换,得到舵机的频率响应函数并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辨识舵机模型。对辨识得到的数学仿真结果与实际舵机响应比较,在频域,整个频段内幅频特性最大绝对误差1.9 dB;在时域,仿真模型跟踪实际舵机角度的最大误差1.5°,延迟时间10 ms。结果表明,基于试验数据建立的舵机仿真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实际舵机。  相似文献   

3.
针对飞行器的速度和机动性不断增加,对舵机的高功率和小型化等要求越来越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功率密度电动舵机.从一体化本体结构设计、高功率伺服电机设计和轻质化材料选用等方面对电动舵机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对该电动舵机进行了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电动舵机能够承载8000N·m弯矩,并且输出功率密度比常规电动舵机提高了50%以上.  相似文献   

4.
分析某型燃气舵机的基本原理和起动布局,按照舵机模拟器的设计要求和设计原理进行该型舵机模拟器的电路设计。实际验证表明,设计的舵机模拟器能够真实模拟该型燃气舵机的测试、模拟、仿真,可为同类电动舵机模拟器的测试、模拟、仿真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80年代末,按美国海军武器中心的合同要求,液压研究公司在F/A-18原副翼舵机基础上研制了F/A-18副翼复合材料舵机。该舵机具有容弹击能力,满足了美国海军的格斗生存力要求。舵机克服弹丸击穿引起的活塞卡死所需的开启力比常规金属舵机小73%,同时大大减轻了重量。发展背景根据飞行安全性要求,关键飞行操纵面的液压舵机至少应为二余度,由两个独立的液压源供压。一般采用双腔舵机或两个并列的舵机。由于二余度舵机的活塞杆在机械上连成一体,在可靠性设计中,活塞或活塞杆卡死是单点  相似文献   

6.
朱纪洪  和阳  黄志毅 《航空学报》2015,36(2):640-650
舵机故障诊断对于提高飞行安全十分重要,传统方法面临着载荷时变不确定及自身存在速率饱和非线性等难题,往往会给诊断结果带来影响,导致虚警。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舵机特征模型及其故障检测方法。首先根据舵机通频带和饱和速率2个外特性建立诊断用特征模型,然后采用状态观测器计算舵机转速和位置的响应参考值,最后根据转速和位置实际值与参考值的残差是否超过预设阈值来判断舵机的电机和驱动器是否发生故障。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因舵机载荷不确定及自身速率饱和所引起的虚警,同时,由于特征模型仅与通频带及饱和速率有关,故该方法具有简单、实用性强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某型空空导弹舵机的修理成本,针对舵机传动机构反馈电位计的深度修理进行了研究,从传动机构工作原理入手,确定了反馈电位计更换后的阻值调整范围,设计了专用工装和工具,梳理了拆装工艺。测试表明,该修理方法实现了舵机传动机构元器件级修复。  相似文献   

8.
随着导弹性能的不断提升,电动舵机系统的功率越来越高,研制风险也随之提高,因此对大功率电动舵机系统的精确仿真也日趋重要.基于Matlab及ADAMS仿真工具建立了某大功率电动舵机系统的机电联合仿真模型,并对系统的动态响应进行了仿真.与实测结果相比,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仿真实际舵系统,对提高大功率电动舵机系统仿真结果的可信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弯扭复合大负载工况下电动舵机快速性与稳定性匹配的问题,在分析有限空间质量约束下舵机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核心部件与系统仿真及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手段,提出了一种高刚度高功率密度的抗弯扭复合大负载电动舵机设计方法。详细阐述了高功率密度伺服电机和高刚度传动机构的设计过程,并研制了工程样机。试验结果表明:该电动舵机伺服刚度与功率密度得到显著提升,在复合大负载工况下能够实现高动态高可靠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型电动舵机不归零故障,分析其结构及工作原理,采用逐项排除法,快速定位故障件,为该型电动舵机的维修提供排故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付观礼 《飞行试验》1995,11(2):46-48
本文对J8Ⅱ飞机KJ-12自动驾驶仪系统在03架飞机上装机调试工作中所出现的副翼舵机无规律零位飘移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引起舵机飘移的原因,可对该型飞机装备部队后自动驾驶仪系统的使用和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高灵敏、分体式小型电动舵机系统。首先分析了电动舵机的组成与功能,并分别从舵机结构、控制算法两方面对舵机系统的性能设计进行了分析和阐述。针对舵机高灵敏度的性能要求,对控制算法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相应仿真。最后经过试验验证,电动舵机满足了高灵敏度的指标要求,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1概述 DCD-14电动操纵舵机是某型飞控系统的组成部件之一,保证自动驾驶仪总距通道的功能.该舵机的成功设计,填补了国内空白,可用于其他各类直升机器的总距配平.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现有导弹舵机故障诊断的现状和不足,建立了电动舵机系统各组成部分及整个舵机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利用LAV算法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及各系数。通过比较传递函数的正常值与估计值,从而得出系统是参数超调性故障或损坏性故障。利用传递函数中各系数与元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故障的范围。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确定故障的部位,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电动舵机常用的几类典型结构,分析了电动舵机组成及设计流程,并对电动舵机各类零件形状特征信息进行分类,得到了尺寸关系模型.采用VB对CATIA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建立电动舵机各个典型零件的建模函数,并利用ACCESS建立了电动舵机零件数据库,实现了舵机产品零件的数字化快速设计.  相似文献   

16.
文章建立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故障观测器模型,提出了一种将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与正则化正交最小二乘法(ROLS)相结合的2级RBF学习方法,并将该RBF网络观测器应用于导弹舵机系统的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RBF神经网络的故障观测器能够有效地实现导弹舵机系统的故障检测.  相似文献   

17.
基于FPGA的谐波式电动舵机滑模控制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谐波式电动舵机工作原理,推导了其数学模型;并针对谐波式电动舵机的特殊结构,在建模时充分考虑了摩擦和间隙非线性对舵机系统性能的影响.针对舵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滑模控制(SMC)算法;进一步为了解决滑模控制固有的抖阵问题,采用边界层与低通滤波器技术共同消除控制量的抖阵,并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最终,采用数字芯片FP GA实现了该控制算法,并加以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 ID)控制相比,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电动舵机的抗干扰和鲁棒性等有较大改善;且在偏转小角度时,由摩擦和间隙非线性导致的空回和时间延迟问题也得到了较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8.
舵机控制系统存在响应速度慢、抗干扰能力差、系统参数不易整定、现有控制技术与设计方法的局限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舵机的性能。为了提高制导火箭弹舵机伺服控制系统的性能,文章从舵机智能控制技术出发,研究了舵机的智能控制算法和Simulink系统仿真模型,采用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器来提高舵机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相比其他控制器进一步提升了舵机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RP-3航空煤油模拟替代燃料的化学反应详细机理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在化学激波管中对RP-3航空煤油的着火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获得了多工况下RP-3航空煤油的着火延迟时间.根据RP-3航空煤油的化学组成及物理特性,提出了由体积分数分别为0.65,0.1,0.25的正癸烷、甲苯与丙基环己烷3种组分组成的模拟替代燃料,并形成了该模拟替代燃料的化学反应详细机理.采用该化学反应详细机理对该模拟替代燃料在化学激波管中多工况下的着火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压力与当量比下,RP-3航空煤油着火延迟时间的对数与着火温度的倒数呈线性关系,并且随着火温度与压力的升高以及当量比的降低,着火延迟时间逐渐缩短;同时,在各工况下采用该化学反应机理计算得到的该模拟替代燃料着火延迟时间与RP-3航空煤油着火延迟时间的实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0.
面向故障仿真的舵机系统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基于传递函数和非线性微分方程的舵机系统模型无法直接描述舵机组件的物理参数,而这些参数直接反应组件的健康状况。专业的电路仿真软件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方法。针对舵机系统故障仿真的需求,设计舵机模型原理框图;选用电路仿真软件Proteus搭建舵机的电路模型,设计单片机程序,实现舵机位置随动功能;分析模型的时域响应和频域响应特性,验证舵机系统电路仿真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以直流电机线圈电阻的故障模式为例,进行了故障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