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具有一些引进胶片成像技术所不具备的特点,本文介绍了几种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的技术特点和主要性能指标,并就其综合性能进行了比较;介绍了两种常见的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的应用情况;对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2.
复合材料的射线检测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方面一些通用的射线检测方法,并通过对胶片射线照相技术、射线实时成像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康普顿背散射成像技术等射线检测技术的系统介绍,展望了未来复合材料射线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针对脉冲星观测与计时导航等领域对空间X射线望远镜测试与标定的迫切需求,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基于同步辐射和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光源发展的多种高精度的反射式聚焦系统的面形检测、系统标定和反射率计量测量技术。着重介绍了细光束、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光栅干涉、近场散斑等面形测试方法在不同尺度和面形的反射镜在线测量中的应用,阐明了其在工程应用中的优劣。介绍了同步辐射装置在空间X射线望远镜的在线成像和校准以及反射率计量上已开展的卓有成效工作。期望通过相关综述介绍,可以推广空间X射线望远镜反射元件广泛利用同步辐射等大科学装置进行性能表征实验,以此促进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的建立和蓬勃发展为大尺度空间X射线望远镜的在线检测、校准和光学性能表征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4.
《航空计测技术》2010,(5):56-56
今后,病人做CT不仅有望更方便有效,而且辐射也可能会大大降低。记者近日从中国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取得了“近二十年来X射线成像的重大突破”,它弥补了传统x射线成像技术对轻元素材料不敏感的不足,为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以及医疗诊断等展现了美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X射线脉冲星导航真实运行场景的模拟验证手段尚不够完善,限制了导航和探测理论的发展及工程化应用的实现。提出了基于脉冲星辐射特性和航天器轨道模型的X射线脉冲星动态信号模拟方法,设计了能实现多种实验场景模拟的X射线脉冲星模拟源,并根据脉冲星辐射特性构建了“天枢Ⅱ号”X射线脉冲星导航地面实验系统,可以高质量复现脉冲星导航空间运行场景。设计了静态及动态不同类型的实验对实验系统的性能进行了验证测试,针对PSR B0531+21、PSR B1937+21两颗脉冲星,开展了静态模拟实验,获得的脉冲轮廓相似度分别为99.5%、99.1%;开展了200 km轨道高度的动态近地圆轨模拟实验,PSR B0531+21、PSR B1937+21的周期测试值和理论值的偏差分别为38 451、350 ps,还原到SSB(Solar System Barycenter)处的轮廓相似度分别为99.86%、99.99%。实现了椭圆轨道的超实时仿真实验,仿真时长可压缩50%,轮廓相似度为99.89%。实现了基于霍曼变轨模型的轨道机动模拟,周期变化的测试值与理论值的偏差标准差为637 ps。该地面实验系统性能稳定,可以满足不...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国内外X射线检验技术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射线照相检测理论,从缺陷检验方面对射线数字透射成像检验技术和射线照相检验技术的等价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X射线实时成象系统的检测能力,研制了XRICP-2N计算机实时成象及图象处理系统,实时预处理器每秒可完成8(1/3)幅图象积分,提高图象信噪功率比64倍;采用VLSI芯片使微机图象处理速受提高10~1000倍,软件功能及运算速度可以和VAXII 750+Model 75大型系统相比拟;钢、铝合金及焊缝的实验表明,线型象质计的指数平均提高1~2,20~110mm厚的铝合金的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优于1%;最后给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电子加速器在大型工业CT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大型工业CT 检测系统中的电子加速器 X 射线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驻波电子加速器在大型工业 CT 应用中遇到的能量选择、张角的大小、能量空间分布问题;并从理论上分析研究了高能 X 射线在探测器之间的相互窜扰的影响,给出了高能 X 射线窜扰的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型号卫星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其常见缺陷及其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运用射线实时成像技术进行在线动态检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射线实时成像检验技术对复合材料桨叶进行射线检测,与采用射线照相检测技术检测复合材料桨叶相比,采用实时成像检验技术检测复合材料桨叶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X射线成像的焊缝缺陷自动检测技术对提高工业射线检测的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焊缝缺陷在线连续检测的实时性要求较高,随着工件厚度的增加,其焊缝X射线实时图像的信噪比变得很低,使得已有的处理算法难以满足实时性以及有效处理缺陷误检与漏检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些问题,在分析了传统方法在厚壁工件X射线图像焊缝缺陷自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双阈值背景消除法和平行焊接方向波形分析法,然后利用所提出算法之间的冗余性和互补性,融合多种分割结果以解决缺陷误检与漏检之间的矛盾。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缺陷自动检测方法能够在满足实时性要求的同时,实现缺陷检出,有效避免误检。  相似文献   

12.
嵌套聚焦型X射线望远镜在脉冲星自主导航、X射线天文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需求。论文开展了紧凑型、大面积、嵌套聚焦型X射线望远镜的光学优化设计,成功探索出基于轻质平面玻璃的X射线掠入射反射镜热成型、镜面精密切割、嵌套同轴共焦装配等工艺流程,研制了一款轻量化、大面积、嵌套聚焦型X射线望远镜(NFXT)。NFXT镜面轴向长度300 mm,厚度0.3 mm,镜面溅射Ir金属膜,膜层厚度300 nm,镜面粗糙度优于0.3 nm(rms)。NFXT共计11层嵌套,每层圆周向等分3个扇区,内8层镜面为近似抛物面的锥形镜,外3层为抛物面镜,11层镜面同轴共焦装配。NFXT净几何面积175 cm2,有效探测面积130 cm2@1.5 keV,轴上视场聚焦光斑半径0.85 mm(EoE=50%),包络尺寸(直径×高度)为200 mm×326 mm,能谱响应范围0.2~12 keV,后工作距1300 mm,重量4.25 kg。NFXT技术突破,为国内开展脉冲星导航试验验证,以及研制先进的X射线天文卫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深空基准是进入、利用和控制太空的基础,X射线望远镜是构建脉冲星深空基准的重要观测设备。首先,论述了脉冲星计时在深空基准建立中的作用,定性分析了毫秒脉冲星空间观测对X射线望远镜的需求,系统总结了X射线望远镜的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其次,针对X射线毫秒脉冲星观测中脉冲信号弱而非脉冲信号及空间弥散本底较强的特点,提出了利用毫秒脉冲星高分辨率成像观测抑制非脉冲噪声的方法,并初步设计了一种高分辨率低噪声X射线望远镜;最后,分析了不同的脉冲信号流量、非脉冲信号流量、角分辨率及单次镜片反射效率分别对聚焦成像型、聚焦非成像型和准直非成像型X射线望远镜脉冲星观测信噪比的影响,发现聚焦成像型X射线望远镜在弱脉冲信号和强非脉冲信号流量下具有较好的探测能力。同时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聚焦成像型望远镜对5颗导航脉冲星的探测灵敏度,比美国中子星内部组成探测器(NICER)的X射线计时仪器(XTI)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见,设计的聚焦成像型X射线望远镜,能够有效地提高毫秒X射线脉冲星的观测能力,能为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及深空基准体系的建设提供硬件支持。  相似文献   

14.
针对聚变堆结构材料拟采用的新材料CLF-1(low-activated ferritic/martensitic steel)钢在进行射线检测过程中没有特定标准参考的问题,采用等效法在相同透照条件开展了不同厚度CLF-1钢和Q235钢的X数字射线等效透照实验研究。基于相同成像条件下两种材料对应的X射线图像具有相同灰度即透照系数相同,通过对比拥有相同图像灰度值的两种材料的厚度,得出CLF-1钢对应于Q235钢的等效透照系数。试验设计了4~20 mm,递增0.5 mm的阶梯厚度的CLF-1钢和Q235钢在100~400 kV(递增50 kV)管电压条件下进行了透照实验,获得了对应电压下CLF-1钢相对于Q235钢的X射线透照等效系数为1.10~1.13。该研究结果对CLF-1钢在进行X射线检测时的检测技术参数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白英铎 《航空发动机》2002,(4):22-24,32
综合介绍了高能X射线测试系统在航空发动机试验中的作用和基本组成以及国内外高能X射线测试技术开发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X射线脉冲星导航(XNAV)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航天器自主导航技术,是目前深空探测巡航段最有潜力的自主导航技术之一。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概念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该技术已逐渐从理论研究走向空间试验。介绍了近些年国内外完成的脉冲星导航空间试验,系统梳理和分析了当前脉冲星导航空间试验使用的信号处理方法、导航方法和X射线探测终端。根据国内外脉冲星导航空间试验的特点,总结了目前国内脉冲星导航试验在在轨解算和X射线探测终端方面的不足。最后,结合空间试验的现状及工程应用的实际需要,对未来脉冲星导航空间试验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复合材料具有设计性强、重量轻、硬度高、耐腐蚀、抗疲劳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越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建筑等领域.但复合材料制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缺陷,引起质量问题,因此对其进行无损检测非常必要.目前射线检测仍是复合材料无损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无损检测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直观、成本低等优点,已进人工业产品无损检测领域.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单晶叶片特点,应用X射线背射劳埃法在X射线应力分析仪上完成了对单晶叶片取向的测量,并提出了适合生产所需的、简便的衍射花样分析法和取向标定法。  相似文献   

19.
有限角度CT重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工业无损探伤以及安全检查等领域.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情况下并不能采集到完全角度下的投影数据,例如成像系统设计的限制等.利用有限角度下的投影数据进行图像重建被称为X射线成像有限角度重建.本文介绍了两种有限角度CT迭代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前X射线检测存在检测底片难于长时间保存、对操作人员依赖性强等不足,底片检测信息处理智能化水平较低。随着搅拌摩擦焊、激光焊等新方法的应用,制造业数字化车间的建设,对缺陷检测、质量检测信息的有效保存、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决轨道车辆车体焊接结构内部缺陷检测可视化、自动化的需求,研发高质量的X射线检测底片扫描技术、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开发X射线检测底片的数字化及自动化评定技术,实现底片有效信息的无损数字化,底片缺陷自动搜寻、测量与分类,研发国内首套高速列车射线底片智能化评定系统,提升X射线检测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实现底片自动化评定。相关技术可向航空航天产品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