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复杂曲面的B样条拟合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B样条函数对复杂曲面进行数据拟合。利用B样条曲线、曲面的重顶点技术,对具有折痕、或坑洼的特殊情况进行了强约束条件的曲面逼近。  相似文献   

2.
离散点曲面构建算法采用平行网格构造曲面,利用三次样条函数和参数样条对列表点进行行列两个方向的插补,采用局部回弹法进行曲线光顺,构造出适于数控加工的网格曲面。  相似文献   

3.
采用光学傅立叶函数分析法,论述了面外云纹法和相位法曲面三维测量的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了二者之间的本质联系,分析了这两种方法在曲面全场、无接触三维测量过程中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4.
徐超  胡皓  彭小强  李信磊  林之凡 《航空学报》2021,42(10):524914-524914
采用超精密车削加工的复杂曲面铝反射镜只能满足红外光学系统的应用需求,若要满足更高需求的应用场合,需要进一步提升反射镜面形精度。磁流变抛光能够进行确定性修形,在复杂曲面加工中具有独特优势,但是复杂曲面连续变化的面形特征,在磁流变抛光时会导致去除函数不稳定,影响误差收敛效率和加工精度。从高精度复杂曲面铝反射镜的应用需求出发,提出了复杂曲面局部区域磁流变抛光去除函数的动态建模方法,给出了驻留时间求解算法,以平均曲率变化最小为原则,设计了抛光路径优化算法,针对该算法计算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最终加工的复杂曲面铝反射镜的面形误差为0.216λ PV、0.033λ RMS (λ=632.8 nm)。  相似文献   

5.
由南京航空学院机械系周儒荣教授主持研究的国防科工委和航空航天部“七五”重点科研课题“交互式曲面造型系统BSURF—GI”最近在南京通过了部级技术鉴定。鉴定表明,该系统在32位计算机工作站曲面造型领域中居国内领先地位,其主要功能达到了同类软件80年代末期国际先进水平。 该系统是一个计算机辅助曲面造型的应用软件,它具有非常强的曲面造型功能,可完成曲面求交、曲面过渡、曲面裁剪、曲线曲面光顺、曲线曲面延伸,曲线曲面混合、修改、分析等。  相似文献   

6.
高级曲面设计功能的算法原理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国产化软件BSURF-GI交互式曲面造型系统中高级曲面设计功能的算法原理及其实现途径。提出了一种能沿曲面与曲面交线和过渡曲面边界线进行曲面裁剪的算法,指出了该系统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及与实体造型系统集成的途径。为解决曲面与曲面求交算法中自动给出Newton-Raphson迭代法初值的优选难问题,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自动优选初值的方法——面积映射法。最后给出了一些高级曲面功能图例。  相似文献   

7.
涡轮叶片流固耦合协作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结构和流场相互影响的流固耦合多学科设计问题,提出一种耦合量曲面拟合的协作优化方法。其特点是用曲面函数拟合结构-流场界面耦合量(温度、气压和变形)的空间分布,并用曲面拟合参数的一致性代替原有耦合量界面分布的学科一致性。涡轮叶片的算例表明:曲面拟合函数可以表征结构和流场界面的耦合量;用拟合参数的一致性代替界面直接耦合是可行的;该协作优化方法是可以用来解决流固耦合多学科优化设计问题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物理光学近似,针对NURBS曲面建模技术,提出一种电大尺寸导体目标单站雷达散射截面的计算方法。B样条基函数用多项式表示。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面可以用等参线划分为若干分片连接的多项式参数曲面片。使用一种改进的Ludwig积分方法,可以在每个多项式参数曲面片的参数域上计算物理光学积分。目标散射总场可由每个曲面片各自的散射场叠加得到。数值计算实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由于叶片在沿叶高方向上截面内的截线不是单值函数,所以需要用参数样条的方式构造整个叶片曲面。在分析叶片沿叶高方向上截面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将笛卡儿坐标系下的截面数据转换到柱坐标系下,并以极角和叶高为参数构造了双三次插值B样条曲面。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斯曲率评估曲面的可展程度,基于复合材料构件的CATIA三维数模,提取三维数模中的铺层信息,生成曲面展开所需要的单层曲面,在CATIA复合材料模块下对铺层曲面进行产品性能分析,确定曲面的不可展性,通过CATIA的"分析与仿真"功能中的高级网格划分模块对单层曲面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出三角网格曲面模型上各点的离散高斯曲率,根据离散高斯曲面曲率最大值所在点,生成将曲面分开的剪口路径,最终将曲面进行展开.  相似文献   

11.
陆山  高鹏 《推进技术》2009,30(3):352-354,384
提出了考虑材料蠕变应变模型参数分散性及应力松弛效应的涡轮盘蠕变-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建立蠕变应变概率模型;然后采用响应面法分别回归蠕变和疲劳损伤函数;通过蒙特卡洛法模拟总损伤分布及寿命可靠度。同时提出给定可靠度的寿命计算方法和两种考虑应力松弛的涡轮盘蠕变-疲劳寿命可靠度分析简化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贾贝熙  吕震宙  雷婧宇 《航空学报》2021,42(12):224747-224747
目前,涡轮冷却叶片等复杂结构的多模式寿命可靠性分析中存在各功能模块的集成与管理不成体系、参数化联合调用技术不完善的工程应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完善了随机不确定性下涡轮冷却叶片多模式寿命可靠性分析的工程化方法,搭建了多模式寿命可靠性分析的参数化、多软件联合仿真平台,为某型号叶片寿命可靠性分析提供合理的工程化方法及高效便捷的自动化实现工具。主要工作包括:一建立了不确定性环境下含孔、肋及空腔复杂结构网格划分和结构有限元仿真的参数化方法,实现了随机变量不同取值下仿真的自动执行,解决了可靠性理论方法应用至复杂工程结构的瓶颈问题;二在经回归处理的概率寿命曲线中考虑温度插值及多失效模式串联系统,拓展了概率寿命曲线的应用范围,使得所建涡轮叶片寿命可靠性模型更符合实际;三提出了可靠性分析数字模拟过程中嵌入包括有限元结构分析和疲劳寿命极限状态面两方面的双层自适应代理模型方法,该自适应策略可在保证寿命可靠性分析精度的基础上提高效率。通过所建平台在某型号叶片上的算例分析及与蒙特卡洛法参考解的对比,验证了所提多模式系统寿命可靠性分析工程化方法的高效和准确性及仿真平台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涡轮盘蠕变可靠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ADINA程序计算的涡轮盘盘缘蠕变位移量的有限个结果对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Monte-Carlo法对基本随机变量进行随机抽样,并基于随机有限元方法思想用人工神经网络代替有限元程序计算涡轮盘盘缘蠕变位移量,进而分析涡轮盘蠕变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随机环境下涡轮盘-片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随机有限元方法, 针对某燃气涡轮盘-片进行了热流固耦合及接触热弹塑性分析, 得到了随机应力应变响应;基于概率Miner损伤准则和应变场强法, 运用K.N.Smith疲劳损伤公式及Manson-Succop形式热强综合参数蠕变方程计算了涡轮盘-片的疲劳蠕变寿命;据此分析了影响疲劳和蠕变损伤的各种因素, 提出了装置使用和维护方面的建议.分析结果接近实际, 证明该方法不失为目前为止较好的预测涡轮盘-片剩余寿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定向凝固涡轮叶片的晶体热粘塑性变形与损伤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一种考虑损伤的单晶体热—粘塑性变形本构模型和迭代求解数值方法,可以描述单晶在变温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还可以描述单晶在晶体滑移机制控制下的蠕变变形和孔洞型损伤;考虑定向凝固高温涡轮叶片的柱晶结构,应用本文模型和算法对包含若干个柱晶晶粒的定向凝固气冷涡轮叶片进行不均匀温度场下的变温热粘塑性蠕变和损伤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涡轮叶片在本文考虑条件下处于较低的应力水平,500小时叶尖蠕变伸长低于0.006mm。   相似文献   

16.
单晶材料涡轮叶片的循环蠕变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DD3材料单晶涡轮叶片进行了应力循环和应力、温度同时循环下蠕变计算,得到了叶片在两种情况下的循环蠕变结果,并对两种结果和静态蠕变作了对比分析,从而为了解叶片在实际变工况下的循环蠕变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完整描述构件3个阶段的蠕变变形计算,结合所发展的各向同性材料的归一化参数蠕变模型,进一步拓展到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归一化参数蠕变模型并进行适用性验证。应用所编制的子程序对高温材料涡轮盘和定向结晶材料涡轮叶片结构,进行了蠕变变形及应力松弛效应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一定时间的蠕变变形,涡轮盘和涡轮叶片的高应力区会出现应力松弛。总体上轮盘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静力分析得到的轮盘中心孔、螺栓孔边和轮缘辐板过渡段处高应力区,由于存在蠕变变形,均出现较明显的应力松弛,但是盘中心孔处的应力松弛幅度较小,可能长时间处于高应力状态,应作为结构设计的危险部位重点考查;涡轮叶片也具有同样的应力松弛蠕变效应,特别是随着蠕变变形的增大,叶尖径向变形(位移)逐渐增大,在结构设计中,应考虑叶片叶尖与机匣长期工作径向碰摩而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疲劳—蠕变寿命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涡轮叶片是航空发动机工作环境最恶劣,结构最复杂的零件之一,也是发动机断裂故障多发件之一。由于发动机工作时涡轮叶片始终在高温下承受复合载荷的作用,因此在涡轮叶片定寿中,不能将叶片的蠕变和疲劳寿命割裂开,而必须充分考虑疲劳—蠕变交互作用的影响。目前理论上对结构疲劳—蠕变寿命的预测方法还很不完善,故对涡轮叶片开展疲劳—蠕变寿命试验研究是叶片设计和定寿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涡轮叶片疲劳—蠕变试验技术进行了综合论述。文中特别强调了试验载荷谱确定和叶片模拟试验件设计的关键技术环节,同时还介绍了一种专门适用于叶片疲劳—蠕变试验的基于机电伺服加载系统的疲劳蠕变综合试验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清晰地反映涡轮叶片的疲劳-蠕变交互作用,提高寿命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并改善涡轮叶片疲劳寿命对随机变量的敏感程度,分别采用Manson-Coffin公式和Larson-Miller方程计算了涡轮叶片的低循环疲劳寿命和蠕变持久寿命,利用修正的时间-寿命分数法计算了涡轮叶片疲劳-蠕变损伤,在此基础上,将响应面法(RSM)与果蝇优化算法(FFOA)相结合,考虑载荷、材料参数、疲劳-蠕变交互程度的不确定性,对涡轮叶片疲劳寿命进行了稳健性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涡轮叶片疲劳-蠕变小时寿命的概率区间减小了8.48%,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工程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穆霞英  刘西瑞 《航空动力学报》1988,3(4):347-350,385-386
本文简介所编制的TEPCAB程序,并着重研究涡轮盘在多种加载方案下的应力应变分析。分别考虑了蠕变、材质变化、温度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及残余应力,得蓟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