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动的星带     
《飞碟探索》杂志2003年第2期登载了目击实录《会移动的星带》。我读过后认为描述准确。因为我也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见到了这一现象,因此我可以为这篇目击记作续。顺便声明,本人并不认识《会移动的星带》的作者。  相似文献   

2.
众议院     
旋浪行侠:你好!我想问一下贵刊2009年第2期的猜图秀答案为什么是地磁的北极啊?我看好像是加拿大的遥感图啊!在这儿我想了解清楚一点,麻烦你了!  相似文献   

3.
UF0信箱     
《飞碟探索》2005,(1):42-42
我是《飞碟探索》的热心读者,在读完贵刊2002年第3期董玉华的《它们仍将保持沉默》一文后,我觉得文中有几个观点不妥,下面提出我个人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4.
在《飞碟探索》2007年第12期上,我对发生在2007年11月3日的济南UFO目击事件进行了首度报道.消息一经批露,受到了广大UFO爱好者的强烈关注.现在,我就当期所提的六个问题做进一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步出误区对《走出误区》一文的一点意见汪波《飞碟探索》1997年第4期刊登了雷欧同志的《走出误区》一文。我注意到,在文章的后面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广义相对论可能仅仅在观测意义上才是正确的。”引力时间膨胀“只是一个物理过程,就像一块磁铁会影响钟表一样,...  相似文献   

6.
UFO信箱     
山东吕坤:我是一位《飞碟探索》杂志的忠实读者,我觉得贵刊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很有阅读价值,它能让我们开阔眼界,放眼未来,了解一些高科技知识与未解之谜,这无疑将对我们高中生的生活与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我读了贵刊 2000年第 5期的《人类史前文明破译》一文,觉得其中有些观点不太科学,我就此文的一个观点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诞生已经 46亿年了,而人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300万年之前 (有化石证明 )。以作者的观点来说,生物周期为 140万年,那在这 300万年中已经有一轮回了,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并不是一些…  相似文献   

7.
UFO信箱     
《飞碟探索》2005,(4):41-41
编辑同志,你好!读了贵刊:2003年第5期魏雷先生的《如果火星真的存在生命》一文后,我觉得有些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8.
UFO信箱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介绍UFO,我刊多年来一直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刊物的结构进行着及时的调整,从1996年第6期开始,增设了“目击报告集萃”即现在的“目击传真”一栏,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比较重要的UFO目击事件进行报道,很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但由于受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许多来稿不尽确切,甚至也有虚假的报道出现。贺伟林先生的认真态度很值得赞许,现将其来信刊登如下。北京贺伟林:贵刊刊出的对北京西郊上空不明飞行物的报道(1998年第6期,总第108期第45页,《北京目击不明飞行物》),其中所载一处目击地点…  相似文献   

9.
UFO信箱     
合肥王光远:《飞碟探索》杂志作为我的新朋友,认识它已有1年了,现在6本杂志在手,我不禁为宇宙的神秘而赞叹,为作者的巧思而折服,但当我拿到1998年第6期并细细品味每一篇文章后便发现《外星人的新据点——银河系边界》一文的可读性值得探讨。该文作者孙丛集同...  相似文献   

10.
UFO信箱     
云南田振志:我是在1996年结识《飞碟探索》的。近来读王中纲先生《UFO可能是地球人所为》(《飞碟探索》2001年第4期)一文,对于王先生能有幸在黄河岸上一睹“没有光亮,没有声响,个头有轿车那么大,速度和轿车差不多”的飞碟,我是羡慕不已。但是,对于王先生文中称UFO“倒像是地球人驾驶的一种新型飞行器”的观点和其下的几点理由,我却不敢苟同。在此不揣浅陋,谈谈我对飞碟及王先生文章的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与更多有识的朋友来一起探讨关于飞碟的问题。关于飞碟是否客观存在、在地球上频繁出没的众多的UFO其实质是…  相似文献   

11.
众议院     
《飞碟探索》2011,(5):28-28
胜利之航:最近我购买贵社一本飞碟探索杂志,2011年第2期,其中一篇文章《太阳系十大极端之地》中的一段话是这样叙述的:火星火山奥林帕斯山的高度达到44千米,是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3倍。我认为文中数据有问题,请处理!还望您处理后告知我正确数据,谢谢!  相似文献   

12.
投诉站     
最近有不少读者反映38期的招贴图注有误,我们仔细观看才发现那架Su-33UB高耸着减速板,再看图注说是他要起飞,看过之后小编咧嘴了,哎,怎么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明明是降落嘛。看看老板能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别在难为我那点薪水了。  相似文献   

13.
UFO信箱     
辽宁王永宽:贵刊在 2000年第 6期的“ UFO信箱”中刊登了湖南江上夫先生的来信, 看过之后,我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江上夫先生、刘海江先生及广大读者朋友指 正。   首先,我同意江先生关于“大爆炸理论存在着很多缺陷”这一看法,但是如果加上了“ 致命”一词就有些不大恰当了。残余辐射的非均匀性达到何种程度 ?这种辐射在天体上的强 度分布是怎样的 ?解决了这类问题,天体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对宇宙中一些独立结构的发展 过程以及早期宇宙的了解就多了一些。尽管理论和实际观测之间还不吻合,但是“大爆炸” 理论的确预言…  相似文献   

14.
读者心声     
我今天翻阅了贵刊2000年第12期,其中《太空垃圾,离地球有多远?》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第42页至第43页)。巧的是,我最近对空间碎片的研究颇感兴趣。对于这篇文章,我有一些看法,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5.
记忆探源     
许多相信人有灵魂并可以投胎转世的人们根据有临死经验者在临死时会看见另一个世界(奇妙无比),且这些有临死经验者重新活过来后所描述的情形都近乎相同的现象声称:人(包括动物)都有灵魂,在人死后会进入另一个世界(天堂或地狱)。我对此持不同看法,我认为人在临死时会看到一个从未见过的奇妙世界,这只是人所共有的一种精神现象,决不是真的进入了另一世界,其实质是人在临死时唤起了在婴儿期甚至胎儿期的记忆。至于这些记忆为什么那么奇妙且又基本相同,又为什么要到临死时才出现,我认为是这样的———无数研究证明,人在婴儿期和…  相似文献   

16.
UFO信箱     
北京台宁:看过贵刊124期《UFO可能是地球人所为》这篇文章后,我想很多和我一样的UFO迷都会发出持不同观点的啧啧声。王先生所言之亲身经历很值得我们研究,但所做出的结论并无实质说服力。理由如下:不管是人造飞行物或是非人造飞行物都可分为两种基本模式,即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先谈有人驾驶,王先生是个摩托车驾驶员,走的是一条近路,显然王先生对这条路的地形也很是熟悉。这是因为不是第一次走这条路了,如果说那个飞行器的驾驶员对地形和王先生同样熟悉,那么可以假设这个飞行器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那里,是否有过类似的目击…  相似文献   

17.
UFO信箱     
山东刘阳:读完贵刊2001年第4期王中纲先生的《UFO可能是地球人所为》一文之后,我觉得文中有几个观点不妥,下面就这篇文章提一些个人的意见:第一,作者认为只有熟知地理环境的地球人才能驾驶飞碟自由飞翔而不出事故。对此,我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蝙蝠视力很弱,当然对地理环境不可能熟知,但它为什么能在傍晚觅食时自由飞翔而不出事故?这是因为蝙蝠能够发出一种超声波,遇到障碍而传回自身,从而躲开障碍。由此我们可以设想:飞碟中安装了一种能够收发超声波的仪器,从而使不熟悉地球环境的外星人能够自由飞翔而不出事故。…  相似文献   

18.
UFO信箱     
陕西 贾炜:读了《飞碟探索》 2000年第 4期傅民杰先生所写《三星状 UFO调查实录》一文,我激动不已,期待着看到专家们研究的高论。然而近来读贵刊 2001年第 1期“ UFO信箱”中吕继飞先生的文章,却大失所望。笔者以为其文所论,先是以自己之“不明白”对“傅文”误解或曲解,继而则以此为理论依据,以并不相符的“一直未投入实际应用的”前苏联喷气式飞机为事实依据,企图解释“傅文”所述之“三星状 UFO”,未免太省力气了点。这样的研究未免会轻易地抹煞了傅先生“此三星状 UFO是世界 UFO案例史上极为罕见的,值得认真研究”的认…  相似文献   

19.
《飞碟探索》2010,(6):29-29
备注:“2004年1月29日,在我去幼儿园接6岁的孩子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天空中有个东西,我抓过车上的一次性相机透过挡风玻璃拍下了一张,我又跳下车拍了第二张,然后物体就不见了。我一共拍了两张照片。对我来说它可能是UFO,或者还可能有其他解释?  相似文献   

20.
UFO信箱     
山东品继飞:近日,我看了贵刊2000年第4期上傅民杰先生撰写的《三星状UFO调查实录》一文,有些不同看法,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作者声称见到三个在空中排列为非对称三角形的三星状UFO,一个大的,两个小的,小的紧挨着大的左右两边,并拖出半环形状的尾迹。而作者又说这个飞行物一直呈直线运动。这点我就不明白了:既然直线飞行,又何以拉出半环形尾迹?作者还称,该物体速度很快,高度却只有80米~100米。我认为:该物体既然会拉线,就必有其道理,它一定是一种喷气飞行物,而不是作者后边说的是靠反重力飞行。即使它靠反重力飞行,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