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空航天部609所研制成功的FF115型防爆电液伺服阀,是我国“七五”重点攻关“机器人开发研究”的配套项目,系国内首创。其性能达到美国同类产品80年代中期水平。该阀技术起点高,设计精巧合理,加工性好,性能稳定,使用可靠,标准化通用化程度高达77%,  相似文献   

2.
详细阐述了预浸料制备过程中纤维纱筒开卷、预浸料收卷张力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数学模型以及控制方法。并在所研制的预浸料制备设备中进行实践与验证。在纤维开卷过程中 ,研制出的“比例电磁铁 -机械制动装置”调节和控制开卷张力 ,为实现纤维粗纱张力恒定起到关键作用。并详细介绍了“比例电磁铁 -机械制动装置”的原理。在预浸料收卷过程中 ,采用三轴摆式松紧架装置 ,以线速度跟随控制和卷径补偿控制 ,实现了预浸料牵引辊和收卷辊快速跟随性和张力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我厂于一九七八年研制成功GG30型高度规。经全性能试验和使用考核,证明性能稳定、可靠,使用方便、快速。一九七九年底上海市航空工业办公室、上海市标准计量管理局组织了“GG30型高度规技术鉴定会”。会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最新研制成功的支 线客机“新舟”60飞机,于3月12日在北京南苑机场向国家领导人飞行进行汇报表演,展示了其优异的性能。“新舟”60飞机的研制成功是我国航空工业取得的又一巨大成就,标志着我国民用客机制造进入了新阶段。我国支线飞机的发展历史由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国产运七客机,于1986年4月29日正式进入客运市场,从而结束了中国民航青一色使用外国飞机的历史。 运七作为国产的第一代支线飞机,随着现代航空技术的日益发展,其不足之处逐渐显露出来。为了保持运七的生命力,西飞公司进行了不间…  相似文献   

5.
<正>DSCU-3A伺服DSCU系列数字交流伺服控制单元是北京航天数控系统有限公司研制开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交流进给伺服单元。产品技术先进、控制精确、使用灵活、性能可靠,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
V--22“鱼鹰”是目前唯一一型研制成功并投入实战使用的倾转旋翼机,虽然其单机采购价格高达数千万美元,但仍然有多个国家有意愿采购。美国军方对该机的改进工作也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7.
科技成果     
可发光充氢气物在南京问世一种被称之为“人造月亮”、“人造太阳”的可填充氢气的充气发光组合件日前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成功,从而结束了氢气充气物中不能安装使用发光部件的历史。 各式各样的充氢气物因其可飘浮于空中而被广泛地使用于庆典、广告等场合。但因氢气易燃易爆,迄今为止还不能在充气体内部放置有源发光部件,致使在夜空中黯然失色。而氦气虽不会爆燃,但其成本高昂,约为氢气的 20倍,制约了商业应用。为此,南航经过 3年多的研究试验,攻克了在氢气中安装发光部件的难题,研制成功分别以氢气、氦气、普通空气为填充气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通过配方选择试验,确定了D型伺服微电机和A型、B型自整角机的定子组件浇注环氧树脂工艺,并进行了产品性能试验,解决了电机“流油”、掉渣和“卡死”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微波空间定位系统”及其在飞行试验中的应用,该系统达到的定位和测速精度与电影经纬仪相近,比雷达高,便携式的KDCC系统,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维护简单,是一种具有高经济效益的飞机航迹测量系统。该系统可用于飞机性能,操稳和系统试飞的测试,也可推广用于某些制导武器的弹道测试。已成功地在飞机的飞行试验中应用。该系统的研制成功,将为提高校准精度,降低试飞成本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微处理机AC伺服驱动恒磁同步电动机本文介绍了伺服应用的全数字AC驱动,该设计基于32位嵌入式微处理机(Intel80960KB).出于其的高性能,硬件被大大减少,转化为软件功能。这是一个复杂的设计,并是一个很灵活的系统,此外,它还可轻易地实现最新控制算法。在这一实现中,具备快速运作现行向量控制器的可变构造伺服控制器被设计进软件中。实验结果证明电动机驱动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基于全数字AC伺服驱动的微处理机@刘娟  相似文献   

11.
陀螺伺服测试,由于能真实的模拟陀螺在平台式惯导系统中的工作状态,而被广泛的应用,对于惯性级平台式陀螺来讲,优为如此。陀螺伺服测试主要用来测试陀螺的长期漂移性能和漂移系数分离。本文在建立双轴陀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双轴陀螺在单轴伺服转台上进行漂移测试和极轴翻滚的试验方案;分析推导了双轴陀螺在单轴伺服条件下,陀螺漂移测试和漂移系数分离的数学模型方程。本文分析推导的结论,是进行陀螺伺服测试的理论基础。该结论也经过了单轴伺服漂移测试的实际验证,因此,在工程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YS110A电液压力伺阀装飞机使用,因故障返回后,经复测、分解、清理、试验分析,证明了系统油液污染是导致伺服阀工作可靠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本文根据试验、装机使用的结果,对系统油液污染,影响伺服阀工作可靠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中航所”研制生产电液伺服阀已有二十多年历史,早在六十年代,“中航所”就是国内研制电液伺服阀的主要厂家,1967年已向社会提供产品,用于三自由度模拟转台(如664A 和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汽油/空气两相PDE中的助爆装置,通过试验研究了助爆装置对爆震波触发特性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在锯齿型扰流器、环型扰流器、螺旋型扰流器、多管蒸发器和半球型激波反射器等助爆装置作用下爆震管内的火焰传播速度及压力变化历程,确定了助爆装置的助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锯齿型、环型及螺旋型三种扰流器中螺旋型扰流器的助爆性能最佳,环型扰流器最差;无论哪种扰流器下,改善燃油蒸发均有助于爆震波触发;使用激波反射器对提高火焰传播速度和爆震波压力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软件交流伺服系统的选用湖北省电工设备公司高级工程师洪水泉目前,市场上各类伺服系统较多,性能水平高低不一,价格相差甚远。数字化交流伺服系统比模拟交流伺服系统的价格高,许多人对模拟交流伺服和数字化交流伺服之间的差异不十分了解,简单比价,但行家选型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目前应用于角度测量中的几种典型倾角传感器的原理和性能特点,讨论了在飞机舵面偏角静态测量中倾角传感器的选用,以及动态测量中力平衡式伺服倾角传感器的使用。应用实践证明:用倾角传感器代替传统的角位移传感器,省去传感器的专用支座和连杆传动机构,简化了安装,提高了测量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7.
电液伺服阀用于力的控制远比位置控制少。本文作者花费了苦干年设计并完成了Caravelle位置伺服系统,现在又面临Concorde“应变”恢复装置的设计任务。当操纵方向舵和副翼要考虑到应力的配置并确保驾驶员保持伺服操纵控制器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国内首台高速线材精轧机组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45°高速线材精轧机组由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研制成功,并已在首都钢铁公司投入运行。专家们认为,这台精轧机组的性能质量达到了国外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高速线材精轧设备的研制...  相似文献   

19.
1970年8月,运10飞机研制的序幕在中华大地拉开。1980年9月26日运10飞机首飞上天,可谓“十年磨一剑,扬眉剑出鞘”,全国为之振奋,世界为之瞩目! 运10上天,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大型飞机的历史。运10飞机最大起飞重量110吨,最大商载25吨,按高密度经济舱布局可载客189名。运10成功上天,使我国一举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研制出100吨级飞机的国家。 运10飞机是中国人立足于国内条件,参照国际先进适航标准研制成功的。在研制飞机的同时,还同步研制成功了与JT3D—7性能相当的涡扇发动机…  相似文献   

20.
小型超级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被列入国家“八五”计划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的又一套小型超级计算机系统,通过研制者长达6年时间的艰苦奋战,于3月1日在上海研制成功并通过了国家鉴定。该成果的摘取,填补了我国在超级小型计算机与超级计算机之间的空白,又一次打破了某些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