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隙控制技术是保证波导裂缝阵列天线真空钎焊质量的重要技术,通过研究零件变形控制及零件尺寸稳定性处理方法,改善超差零件的形位公差,可以保证95%的零件满足钎焊要求;通过控制装配表面粗糙度、组装修配及焊接夹具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间隙补偿,保证真空钎焊的间隙要求,提高焊接质量,焊接后天线合格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2.
深低温阀门多为常温设计,低温服役。宽温域引起的结构变形将诱发阀门导向卡滞、密封泄漏等安全问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获取阀门导向副配合部位变形量,提出迭代镜像补偿方法解决深低温服役的阀门导向副变形超差问题。经分析,在深低温工况下阀门配合间隙均超出设计允许值,导向行程最大时配合间隙减小17.95%至16.41 μm;补偿后导向副配合间隙变形量控制在1 μm内,满足深低温工况下阀门形状设计要求,验证了迭代镜像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铝合金薄壁框类零件一般尺寸大而截面积较小,加工余量大但刚度较低,在加工中容易出现变形。本文针对此类零件的变形控制进行工艺研究,分析了此类零件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从加工工艺、零件装夹、加工参数、刀具选择等多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变形问题,对此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加工方法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壳体加工后需压入非金属脆性材料内衬,因此有较高精度要求,否则,内衬受力不均,容易脆裂,引发事故。但是,喷管壳体机加后,连接颈内圆易出现圆度、圆柱度超差,长时期来都认为是由于零件形状复杂,毛坯焊接、热处理的内应力未完全消除,机加后由于内应力出现新的平衡所导致的结果。新的观点认为,机加后变形的原因是由于机加夹具的定位装夹方式所致,根据这一观点设计新夹具,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5.
某型号喷管内壁为曲母线回转体零件,采用锥形坯料液压成形的工艺方法加工。成形后零件存在大端周圈起皱及小端喉部下方周向环状突起的缺陷,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为提高零件型面及尺寸精度,应用PAM-STAMP钣金数值模拟软件对零件的成形过程进行仿真,观察零件成形过程中坯料在模具型腔内的变形过程,并获得了坯料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分布状况。同时,结合材料塑性成形理论分析,找到了该零件成形缺陷产生的原因,即模具型面及间隙设计不合理。进而,根据分析得出的零件变形规律及应力应变分布状况对模具型面进行设计改进,生产出了满足设计图纸要求的零件。数值模拟得到的零件壁厚及型面间隙与实际零件一致。可见,准确掌握零件变形规律,合理设计模具型面及间隙,消除了零件成形缺陷。  相似文献   

6.
弯管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件属于起动点火结构的部件,管内要充满高温高压燃气,因此除表面不允许有裂纹、皱折外,还不允许出现椭圆。采用模具拉伸成型弯管的方法,克服了用热弯和冷弯的局限性,且不超过管材弯曲的极限变形程度。避免了当弯曲变形稍大时,管材外侧被拉裂;而弯曲变形达不利尺寸时,卸下后,回弹较大,零件趋于伸直。曾由于成型半径太小,管材内壁失稳起皱,致使零件废品率高达100%,严重影响质量。通过计算、模具设计、试验,证明用模具拉伸成型,成型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7.
在水冷环外套加工中,通过对零件材料、结构的工艺特点的分析。采用自制夹具及成形刀具,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法、切削用量及冷却润滑剂,很好地解决了零件加工中的变形及尖点尺寸的控制,保证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大尺寸、薄壁壳形框接头零件的结构和工艺特点,介绍了加工零件所采用的工艺流程、装夹方法和控制变形的措施。同时,还介绍了数控编程过程中所采用的CAD/CAM一体化方法。  相似文献   

9.
残余应力是引起零件加工变形和失效的重要因素,残余应力场的重构有助于消除和控制零件在设计、制造、评价和使用过程中的残余应力。针对已有方法难以准确重构残余应力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变形力数据实现零件残余应力场重构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了由于材料去除引起的应力重新分布带来的装夹力变化数据,即变形力。残余应力到变形力之间通过协方差矩阵自适应进化策略(CMA-ES算法)反复迭代求解出映射关系,从而构建出零件的残余应力场,最后在仿真环境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预测残余应力场,重构出的零件的初始残余应力场与原始施加的应力场平均误差值约0.38 MPa,为零件残余应力场的重构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石英挠性加速度计输入轴失准角容易超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加速度计失准角调平系统。首先,通过分析加速度计调平原理,从材料、结构等方面对失准角超差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然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以及环境试验验证,定位了失准角超差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失准角调平时,由于调平带来了表芯与表壳之间的调平应力,环境试验加速了表壳屈服,造成表芯空间位置发生变化,进而造成失准角超差。针对失准角超差的原因,颠覆性设计了一种非限制自由度的加速度计输出轴失准角调平系统,调平系统在满足微小装配间隙的情况下,表芯可以随着表芯进行随动,避免了挠性吊装螺杆因为变形而带来的应力。该系统可以进行任意方向的失准角调平,从根本上避免了输入轴失准角的超差问题。这种新型调平系统可以将加速度计失准调控制在极小范围内,而且表芯和表壳之间不存在任何调平应力。试验数据表明:新型调平系统可以使失准角趋近于零,且长期稳定性优于于5″。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一批18Cr2Ni4WA钢零件渗碳淬火后硬度达不到HRC58~64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工艺分析并做了试验。采用高频淬火提高了HRC3~5个值,探伤检查无裂纹,达到技术要求。高频淬火用于零件渗碳后淬火,不仅硬度高,而且变形小,对局部渗碳淬火零件有一定优越性。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是产品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扩压器为焊接结构,钎焊缝多达157处,产品生产过程中容易因焊缝缺陷导致超差和报废,因此保证焊缝质量、气流通道尺寸等成为产品的工艺难点。通过确定合理的钎焊工艺参数,设计焊接工装,控制零件精度、装配质量以及后续热处理等方法,满足了产品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航天器典型薄壁件的加工变形问题,结合金属切削理论,从增刚度工艺设计、小应力装卡、小切削力加工等方面,对薄壁零件的精密加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精密加工实践证明,可以利用工艺手段增加制造过程中的零件刚度,减小加工变形,实现薄壁零件的精密加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钛合金薄壁曲面缝隙天线零件加工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制定了详细的加工工艺方案,解决了零件加工中的变形控制和高精度尺寸保证难题,实现了零件的高效加工。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铸铝薄壁件在加工过程中切削力及初始进刀带来的影响,针对此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从零件材料性能,工艺方法、进退刀方式、切削参数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与应用,采取减小切削量增大进给值的方法及圆插补和斜坡进刀方式控制切削变形,利用压顶交叉的方式控制装夹变形,提高了零件加工的可靠性,保证了零件精确尺寸。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长筒薄壁零件加工中易变形和形位公差不易控制等难点,确定了最佳工艺方案,并在加工中采用特制软爪作为专用夹具,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某导弹弹体结构设计更改单和制造超差的统计分析中,发现了一些设计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减少更改和超差的措施,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汽车的制动器中主要零件制动鼓的热变形问题。用专业的有限元分析软件MSC.NASTRAN对制动鼓的热应力和热变形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分析计算的结果。该结果对确保制动性能的热稳定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开展了精密薄壁支架零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难点分析,通过对薄壁支架类零件结构加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加工工艺优化等技术研究,实现了弱刚性结构零件的高效防变形加工,提高了弱刚性结构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从而满足了高精度薄壁支架类零件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0.
高精度变形铝合金薄板(环)类零件的机械加工是比较困难的.其主要原因是装卡困难,零件易变形.这种薄形零件可分为四周有通孔和四周无通孔两大类.工艺路线:粗加工——人工时效(消除应力)——半精加工——循环稳定化处理——精加工.通过合理的设计胎具及选择合理的切削参数,保证了零件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