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INS快速传递对准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间武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动基座快速、精确初始对准问题,建立了空间环境下武器SINS的动基座误差模型,并考虑武器SINS的惯性器件误差.根据姿态传递对准原理,推导了姿态匹配方式下卫星与武器SINS姿态角之差的量测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空间武器SINS传递对准的数学模型,设计一种快速对准卡尔曼滤波器.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在10s时间内,可获得与卫星姿态测量系统姿态精度相当的对准精度,同时还能实现武器SINS惯性器件误差的准确标定.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美苏两国在空间定向能束武器(即激光武器和粒子束武器的总称,又名“死光”武器)领域的研究工作中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双方都投入了巨额资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目前国外对这类武器在军事上的潜在用途,特别是在空间激光反导弹和反卫星方面看法比较一致。但是,对于这类武器在技术上实现的可能性以及何时在空间实际应用等问题上看法不一,分歧较大。为使读者对这一问题有所了解,本刊在这一期里刊登了一组两种不同观点的文章,供大家研究与参考。文内标题是本刊加的。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在1983年关于《苏联军事力量》的报告中说:“苏联空间武器计划的一个目标是研制和部署一个空基激光系统。苏联在80年代末期或90年代初期就能发射其第一个初样型的空基激光反卫星系统。到90年代初期,它还可能拥有在几千公里的范围内进攻敌方卫星的能力。而空基反弹道导弹系统将在90年代进行试验,但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个系统是不会进入实用阶段的。”美国防部除了对苏联激光反卫星研究表示关注外,它还关心其常规反卫星武器的研制,这种常规反卫星武器将用质子号大型运  相似文献   

4.
今年四月底,美国召开了第20届空间会议,会上对美国的军事空间活动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会的有关专家认为,苏联在空间的威胁正从数量上和质量上不断地增加。主要的威胁将是苏联的反卫星武器和类似于美国土星5的大型运载火箭。反卫星武器对低轨道上的卫星将是一个严重的威胁,而在本世纪末就能投入使用的相当于美国土星5的大型运载  相似文献   

5.
苏联1983年4期《外国军事评论》综合介绍了美国正在研制的反卫星武器进展概况。现择译如下: 美国军国主义集团把宇宙空间作为军事行动的竞技场,正在加紧研制空间武器。卡特政府还就限制或禁止反卫星武器举行过会谈,而里根政府则要占据空间领域。里根声称:它的政府将准备进行空间战争。据《华  相似文献   

6.
随着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美苏两国在空间的角逐也日趋激烈。为了争夺空间霸权,双方都在加紧空间战的各项准备,一方面研制进攻性的反卫星武器,一方面加强防御性的防天(Space Defense)能力。本文将简单介绍美国的防天现状。在苏联拦截卫星获得成功之时,这种反卫星武器就构成了对美国C~3系统工作网的威胁,美国卫星的生存能力就开始遇到了难题。为此,  相似文献   

7.
吴勤 《国际太空》2007,(10):19-23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力量作为未来战争的一个重要角色正出现在战争舞台上.对卫星的破坏与反破坏、干扰与反干扰将成为未来空间对抗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反卫星武器不仅是破坏各种军用卫星的必要手段,也将成为对抗天基反导系统的重要手段,是争夺太空优势的基础.美国一直致力于反卫星武器装备的研究,其独霸太空的野心不言而喻.今后美国仍将继续推行这一策略,加紧发展各种反卫星武器,这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和长期关注.  相似文献   

8.
美国反卫星武器纵队准备在反卫星武器(麦克唐纳·道格拉斯F-15飞机发射的沃特小型寻的飞行器)进行飞行试验之后,在弗吉尼亚州的兰利空军基地及华盛顿州的麦克考特空军基地建立反卫星基地。反卫星武器首次飞行试验计划在今年进行。在这两个基地部署反卫星力量,主要是考虑苏联卫星的轨道倾角能与F-15的基本试验计划相“吻合”,还能满足试验时产生的助推器碎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一份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无人武器与打击办公室发布的信息征询书显示,AGM-88E先进反辐射制导导弹的远距程型(AARGM-ER)必须能够满足联合攻击战斗机的内埋需要。因为现有武器不能装入JSF的武器舱,因此这是一项重大变化,此外海军还要求射程加倍。海军希望AARGM-ER最好在2021年,不晩于2022年进入服役。尽管也对可以提高  相似文献   

10.
2004年2月,美国空军在互联网上发布了其2003年11月制定的《美国空军转型飞行计划》。该计划内容相当丰富,包括美军转型的背景、美空军转型的目标、部队编成、作战理论与作战概念、武器装备与技术等诸多方面。引人注目的是,《美国空军转型飞行计划》十分突出地强调发展空间攻防武器,第一次公开地、正式地列出了美国空军在研和计划研制的空间攻防武器清单。同时明确指出,空间攻防武器已被视作美国未来武器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实现空间攻防武器的各种技术正在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作为世界航天第一大国,近年来虽然表面宣称反对反卫星武器试验和太空军备竞赛,但一直致力于空间对抗武器装备的研制,其独霸太空的野心不言而喻。今后美国仍将继续推行这一策略,加紧发展各种空间对抗武器。空间对抗有防御性空间对抗和进攻性空间对抗两种作战样式,都依赖于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12.
美国加紧打造天基激光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毅麟 《国际太空》2001,(10):19-23
1 激光武器概述□□太空武器包括“太空攻击的武器”和“攻击太空的武器”两类 ,前者指在太空部署、使用和发射的武器 ,无论其攻击目标是太空的、大气层的还是地面的 ;后者指攻击在太空运行或途经太空的目标的武器 ,无论其是从陆上、海上还是从空中 (大气层内 )发射的。太空武器目前采用的杀伤手段有动能和定向能两种。动能杀伤是依靠高速运动物体的能量破坏目标 ,定向能杀伤是通过高能激光束、粒子束或微波波束直接照射破坏目标。在以定向能为杀伤手段的太空武器中 ,激光武器是首选对象 ,因为激光器不仅业已发展多年 ,技术上比较成熟 ,而…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争夺空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在加紧研制反卫星武器,本文简单介绍美国的反卫星计划,是根据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1978年9月3日和美国《空军杂志》1979年6月的两篇文章编辑整理的。美国当局已决定优先发展反卫星武器,以加强空间防御能力。目  相似文献   

14.
死光武器正在以光的速度摧毁一枚枚来袭导弹;带电粒子束武器穿透大气层袭击卫星,使一颗颗卫星失灵;装备着激光炮的空间战舰巡航在地球轨道上空。这就是当今科学家在密室里谋划的有关未来空间战争的一些幻影。这些幻影不断地在扰乱着东西方的防御体制。目前东西方对有关激光武器在空间应用的研制工作好象都已趋于完成。但在具有更大潜  相似文献   

15.
二战题材是许多军事爱好者趋之若骛的内容.而在诸多国家的武器装备中,德国的武器受欢迎程度最高。说来奇怪.其实仔细想想也有其中的道理,德国虽然发动了一场非正义的战争,然而它的武器技术的确是很先进的。他们有一整套非常完备的军工体系,还有一批出色的武器专家,当时战场上出现了多种非常经典乃至对后来军事工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德国武器。战后,盟军的武器专家们整理德国没有完成的武器发展计划时吃惊地发现,德国有许多没有曝光的“秘密武器”还在研发之中,有的甚至已经接近尾声。  相似文献   

16.
美海军空间司令部于1983年10月1日正式成立。宇航员理查德·特鲁利为第一任司令。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的达尔格林,海军地面武器中心的地面空间监视系统也设在那里,该司令部的前身是1981年1月份成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世界军事格局发生深刻变革,战争日益由传统以人为主体的作战模式转换到无人参与的作战模式,因此各国均把速度更快、机动能力更强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研究方向。近年,国外临近空间飞行器技术发展迅速,美国X-51A计划和"兵力运用与本土发射"(FALCON)高超声速飞行器计划取得显著成果1引言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作为新一代进攻型武器,是美国全球快速打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临近空间武器为代表的全球快速打击武器成为支撑美国新"三位一体"战略中"非核远程打击"的重要选择。临近空间武器将在未来作战中充当"开路先  相似文献   

18.
联合防区外武器(JSOWC-1)是联合防区外武器的最新型,今年3月8BJSOwC-1完成了计划进行的三次系留飞行试验的第二次。它除了具有热成像末制导,还增加了Link-16武器数据链和移动海上目标打击能力。JSOWC-1可在明显降低风险的条件下提供最优的精度。对于这型武器,还将继续对其进行改进和提高,以更好地满足战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张美国空军反卫星武器的剖面图(上)。该反卫星武器将以苏联的电子侦察卫星和海洋监视卫星为主要攻击目标。航天司令部的空间防御操作巾心将协调美国反卫星攻击工作。图中牵牛星第二级发动机用美国空军的标志示出。近程攻击导弹第一级发动机在尾部。  相似文献   

20.
美国反卫星武器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美国一直致力于空间对抗武器装备的研制,其独霸太空的野心不言而喻.从目前该领域的发展来看,重点是提高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和发展反卫星武器,以保持美国在空间的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